你知道《異形》和《大白鯊》是同樣的電影嗎:《先讓英雄救貓咪2》

 

你知道異形跟大白鯊是同一種電影嗎? 

 

文|布萊克‧史奈德

譯|黃婉華

 

 

電影類型:「屋裡有怪物」

 

  歡迎來到十大電影類型的美麗新世界!你問什麼是類型?類型就是擁有類似情節模式和角色設定的電影作品,其中「屋裡有怪物」可說是最源遠流長也是最原始的一種類型。

 

  它是我最早的一個發現,或者說,是別人告訴我的第一個類型,這得歸功於我的編劇好夥伴吉姆.哈金。有一次,我們劇本寫到一半決定休息一下,就跑到我爸工作室附近的停車場透個氣。吉姆當時一邊抽菸,一邊隨口問我:「你知道《異形》和《大白鯊》是同樣的電影嗎?」

 

  這可新奇了!由於吉姆是個電影行家,我便開始思考這句話的箇中深意。《大白鯊》講的是鯊魚吃人的故事,而《異形》則是一部科幻片,我還真看不出來它們哪裡相同。

 

  偉大的吉姆繼續開示,他指出,兩部電影都有一隻強大的怪物企圖吃光所有角色,而場景也剛好都是密閉空間,讓怪物可以大開殺戒。兩者還有一個共同的元素是「罪惡」:同樣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大白鯊和異形才會出現在主角的世界中。吉姆特別強調,「罪惡」這個元素決定了一部怪物電影好不好看。因為光看怪物吃人沒什麼了不起,但如果一切都是主角自作自受, 驚悚加上罪惡就會讓電影變成一場恐怖饗宴。

 

  哇!這個發現讓我從此踏上了找尋故事類型的冒險旅程。

 

  我發現「屋裡有怪物」的類型電影並不是照抄《大白鯊》這麼簡單而已,它的來源可以回溯到希臘神話中牛頭人身怪的故事,以及中世紀的屠龍傳說。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讓怪物跑進屋子裡了,或是反過來跑去怪物的老巢搞破壞。

 

  儘管如此,我們永遠有辦法老調新彈,玩出新花招。

 

  但是講這些對你有什麼幫助?你現在可能已經想到一個超棒的點子,故事可能是關於一隻怪物、一個瘋狂的連續殺人魔,或是一群陰魂不散的惡靈,但這樣就算是「屋裡有怪物」嗎?

 

  這就是你需要閱讀本書的原因,你必須把自己的點子套入類型電影的架構裡,才能搞清楚它們到底屬於哪種類型。若想確定你的故事是否屬於「屋裡有怪物」,你就得先看看它是否涵蓋前面提到的三大元素:(1)怪物、(2)屋子、(3)罪惡。

 

  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一下。

 

以《致命的吸引力》為例,「家」就是困住男主角麥克.道格拉斯的「屋子」。

 

  「屋裡有怪物」的「怪物」通常都擁有超自然力量。不管是《大白鯊》和《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裡的「純種怪物」,還是《推動搖籃的手》(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和《地獄來的房客》(Pacific Heights)裡的「居家怪物」,或是虐殺片中那些手持利刃到處殺人的「連環殺手怪物」, 統統都有超自然力量。以《大白鯊》來說,這條魚可不是普通的鯊魚,牠是一條超級大鯊魚,而且牠的目標並不單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衝著怕水又怕鯊魚的布羅迪警長(羅伊.謝德飾演)而來。大白鯊可說是所有邪惡怪物的最佳代表。

 

  而在「屋裡有怪物」的類型電影中,有時候受到威脅的不只是人的性命,還包括人的靈魂,所以《大法師》(The Exorcist)和受到它影響的《鬼哭神號》(Poltergeist) 和《七夜怪談西洋篇》(The Ring)等電影看起來才會如此駭人。這類怪物我稱之為「超自然怪物」,它們代表了一股超乎我們理解的未知力量,如果我們不設法逃出生天, 就有可能失去珍貴的靈魂。這也同時說明了為什麼有些怪物實在讓人提不起勁,像是《小魔星》(Arachnophobia)裡面的小蜘蛛、《靈異象限》(Signs)裡面那些用球棒就可以趕跑的外星人,或是《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裡面人類打個噴嚏就會死掉的火星人。

 

  結論就是,「怪物不恐怖」等於「電影不刺激」。

 

  至於「屋裡有怪物」的「屋子」又為什麼重要?想想前面提到的牛頭人身怪神話,要面對一隻半人半牛的怪物固然很嚇人,但是和這隻怪物一起困在迷宮裡才真正讓人嚇破膽。所以這裡的「屋子」可以是《鬼店》(The Shining)中那間讓人毛骨悚然的旅館、《無底洞》(The Abyss)中的深海無底洞,也可以是《奪魂鋸》(Saw)中凱瑞.艾文斯醒過來的地下室。只要空間愈狹小,主角愈孤立無援,電影就會愈恐怖。

 

  以《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為例,「家」就是困住男主角麥克.道格拉斯的「屋子」;對片中的「怪物」來說(也就是男主角外遇的對象),這個空間是雙方一決勝負的最佳地點。至於《驚聲尖叫》(Scream)這種標榜連環殺手在小鎮裡到處殺人的電影,由於恐怖氣氛在整個城鎮中漫延,到了晚上家家戶戶大門深鎖,小鎮正好成為怪物得以四處橫行的「屋子」。然而,密閉空間還是首選,《異形》裡面的太空船就是一例,因為當屋裡有怪物卻無路可逃,電影才會更加刺激。

 

  最後再來談「罪惡」這個元素,你只要看看《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和《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這類青少年虐殺片就會有些頭緒。《驚聲尖叫》甚至講出了角色的生存公式「做愛者必須死」,同時也說明了罪惡的重要性。在以青少年觀眾為主的恐怖電影裡,罪惡元素通常就是「性愛」,因為對青少年來說,這是一種既新鮮又恐怖的經驗。以成人觀眾為主的電影,則是常以「工作重於家庭」做為罪惡元素,《大法師》和《七夜怪談西洋篇》都是很好的例子。「貪婪」也是常見的罪惡元素,前面提過的《大白鯊》就是一例,劇中小鎮的行政階層為了想賺觀光客的錢而罔顧人命,堅持繼續對外開放海灘;或是像黑色喜劇《王牌特派員》(The Cable Guy)中的馬修.鮑德瑞克,為了看免費電視而惹上一堆麻煩,這些都是大家司空見慣的罪惡元素。

 

《驚聲尖叫》的公式是「做愛者必須死」。 

 

  所以你一定要記住,只要沒有罪惡就不是一部合格的「屋裡有怪物」電影,因為有一部分的恐怖感就來自觀眾眼睜睜地看著主角去回應陌生人的門鈴,甚至還邀請對方進到屋子裡。

 

  後來受到《咒怨》這類日本恐怖電影的影響,我們還多了一種「虛無怪物」,讓這些電影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罪惡元素。《奪魂鋸》、《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和《血肉森林》(Cabin Fever)都屬於這種類型,片中都有一股超現實的氛圍以及非常健忘的角色──這就是問題所在,「無知」正是這些電影的罪惡元素。劇中主角原本和你我一樣過著平凡的日子,突然間被捲入一個他們長久以來視而不見的邪惡世界,被迫處理其中的問題。以《奪魂鋸》來說,就是要趕快找出自己的錯誤,或是趕快避開危險。

 

  「屋裡有怪物」的類型電影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都會出現一個被我稱為「半人」的角色。他們以前可能遇過同一隻怪物,雖然當時僥倖逃過一劫,卻在生理或心理上留下無法彌補的創傷。《大白鯊》的捕鯊人昆特和《鬼店》的廚師迪克都是典型的半人,而《異形》的隨船科學官艾許不只是一個半人,還是半個機器人!在電影中,半人負責揭開怪物的神祕面紗,並會暗示主角最好不要招惹眼前的怪物。有很多半人會在電影「一敗塗地」的階段死掉,他們也身兼主角的反面教材,以自己的死來警告大家前面會有怎樣的危險在等著。

 

  你不覺得半人這樣很酷嗎?

 

  如果你正在寫一部「屋裡有怪物」的劇本,現在你可能已經迫不及待想衝到電腦前面,構思如何加入一個半人的角色。

 

  但是等一下,先別急著跑掉。我們的第一個電影類型是吉姆帶給我的啟發,不過好戲還在後面,你千萬不要走開。

 

 

「屋裡有怪物」類型檢驗表

 

  如果你的劇本具有以下元素,恭喜你離成功不遠了(如果沒有,看在老天的分上你最好再努力一點):

 

1. 怪物:擁有超自然力量(出於瘋狂也算),而且本性邪惡。
2. 屋子:可以是一個封閉的空間,也可以是家庭、城鎮甚至是全世界。
3. 罪惡:某個角色由於心術不正而把怪物引進屋子裡。

 

  在接下來的架構分析中,我們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屋裡有怪物」類型電影,也會看到這三個元素不斷重複出現。

 

 

 (本文為《先讓英雄救貓咪(2):好萊塢賣座電影劇本大解密》部分書摘)

 

 

《先讓英雄救貓咪2》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先讓英雄救貓咪(2):好萊塢賣座電影劇本大解密

作者:布萊克‧史奈德(Blake Snyder)

出版:雲夢千里

日期:2016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