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爭了,抗憂鬱藥物真的有效

憂鬱症是我們面臨的全球疾病中,最主要的單一疾病,也是全人類的巨大挑戰。

 

  最近刊登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的突破性研究指出:抗憂鬱藥物真的有效,並期盼藉此終結人們對抗憂鬱藥物的疑慮。主導研究的牛津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安德烈‧奇普里亞尼(Andrea Cipriani)說:「抗憂鬱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有效工具。憂鬱症未治療所造成的社會負擔將形成巨大問題。」

 

  研究團隊提到,全球數百萬人應採取服藥或進行談話療法,也同樣適用於中度和重度憂鬱症患者。此外,富裕國家只有將近17%的患者得到妥善治療,而在發展中國家則不到4%。倘若癌症或心臟病患者遭受如此低落的治療水準,社會大眾肯定會對這種現象表達強烈不滿。

 

  牛津大學精神流行病學教授約翰‧蓋德斯(John Geddes)表示:「憂鬱症是我們面臨的全球疾病中,最主要的單一疾病,也是全人類的巨大挑戰。它影響全球約3.5億人,從2005年至2015年實質增長將近20%。」

 

  蓋德斯接著說:「在英國,每年至少有100萬人接受憂鬱症的有效治療,無論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而這個選擇必須由醫生和病患共同達成。」

 

抗憂鬱藥物很不幸經常淪為意識形態之爭。

 

  奇普里亞尼提到,抗憂鬱藥物不幸經常淪為意識形態之爭。某些醫生和病患對藥物是否奏效感到疑慮,並認為藥物大部分只是給予患者心理層面的安慰。這種疑慮始於部分受試者在試藥階段服用安慰劑,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某些人開始懷疑製藥公司操控試驗結果,而某些病患純粹不想使用藥物治療精神疾病。

 

  這項研究耗費六年時間,整合了所有可以找到的已發表與未發表試驗數據,並由各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負責。他們觀察超過500項藥物與安慰劑或比較兩種不同藥物的八週試驗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最著名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Prozac)效果雖然較差,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藥物試驗中的停藥率和已知副作用較少。而最有效的藥物則為「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藥物耐受性排在第六。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薩格‧帕瑞克(Sagar Parikh)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西尼‧甘迺迪(Sidney Kennedy)在期刊的評論提到,其中三種藥物在療效和耐受性方面的得分最高: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艾司西酞普蘭(escitalopram)和沃替西汀(vortioxetine);而得分特別差的三種藥物分別為:氟伏沙明(fluvoxamine)、瑞波西汀(reboxetine)和曲唑酮(trazodone)。他們指出,儘管最具療效的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venlafaxine)仍是醫師治療重度憂鬱症的首選,但上述三種得分最高的抗憂鬱藥可能會是「醫師評估後的選擇」。

 

抗憂鬱藥物和心理治療具有相似的成功率,約60%的人在服用藥物約兩個月後症狀減輕了一半,包括情緒改善、睡眠品質更好等。

 

  奇普里亞尼則表示,其他抗憂鬱藥物可能還是有個別用處,因為試驗數據無法顯示何種藥物對誰最有效。抗憂鬱藥物和心理治療(其中最常用的是認知行為治療)也具有相似的成功率,約60%的人在服用藥物約兩個月後症狀減輕了一半,包括情緒改善、睡眠品質更好等。奇普里亞尼說:「但是,約80%的人在一個月內就停止服用抗憂鬱藥。」

 

  其他專家也認同研究結果的重要性。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發言人卡米尼‧帕里安提(Carmine Pariante)教授表示,研究分析「終結人們對抗憂鬱藥物的爭論,清楚表明這些藥物確實有助於提振情緒,並幫助大多數憂鬱症患者緩解症狀。更重要的是,該研究分析了製藥公司未公開的數據,並顯示這些公司的研究資助沒有影響試驗結果,從而證實藥物的臨床性並未受資金贊助影響。」

 

  倫敦帝國學院的精神病學講師詹姆斯‧華納(James Warner)博士說:「這項嚴謹的研究證實,抗憂鬱藥物在治療憂鬱症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得到憂鬱症,而研究為現有的有效治療方法提供了證據。」

 

 

圖片出處:Lili [email protected]Michael [email protected]Philippa [email protected]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