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在腦海中描繪圖像的人也比較不會被恐怖故事嚇到

患有心盲症的人比較難被恐怖故事嚇到。 

 

  聽鬼故事為什麼會嚇到人呢?雖然情節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不是故事內容本身,而是聽的人如何在腦內重建故事場景,以及如何有效地用自己重建的場景來嚇自己。有鑑於此,新南威爾士大學雪梨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患有心盲症(aphantasia,沒辦法在腦中想像圖像)的人比較難被恐怖故事嚇到。

 

  這項發表在《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測試了心盲症患者在閱讀可怕場景(例如被鯊魚追、從懸崖摔下來或搭乘即將墜毀的飛機)時的反應。

 

  科學家透過監測皮膚導電程度的變化,實際衡量每位參與者的恐懼反應──換句話說,恐怖故事能讓一個人流多少汗。這類型的實驗通常用於心理學研究,測量身體對於情緒的物理表現。根據研究結果,當讀者無法想像恐怖故事場景時,恐懼的因素就消失了──表明圖像與情緒的連結可能比科學家先前認為的更緊密。

 

  該研究資深作者、新南威爾士大學未來心理實驗室主任喬爾‧皮爾森(Joel Pearson)教授說:「我們發現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心理意象在連結思想和情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在目前的所有研究中,這是我們發現心盲症患者與普通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當一個人感受到強烈的情緒(例如恐懼)時,皮膚會變得更容易導電。

 

  為了測試視覺想像對恐懼的影響,科學家將46名參與者(其中22名患有心盲症)帶進一間全黑的房間,然後將電極貼片貼在他們的皮膚上。當一個人感受到強烈的情緒(例如恐懼)時,皮膚會變得更容易導電。

 

  然後,科學家關燈離開房間,讓參與者獨自一人,文字敘述的故事開始顯示在參與者面前的螢幕。剛開始,這些故事都很平常,例如在海灘、在水裡或者在飛機的靠窗座位。但隨著故事進展,詭譎的氛圍也慢慢浮現:海浪遠處的一道暗光、海灘上的人們指著遠方,或是機艙燈光隨著飛機搖晃而變暗。

 

  當故事講得越多時,一般人的皮膚反應就越強烈,皮爾森教授說:「那些能在腦中想像故事情節的人來說,皮膚導電程度開始迅速提高。但心盲症患者的皮膚導電程度幾乎維持平穩。」

 

  為了證明這不是因為參與者對恐懼的個體反應差異,科學家用一系列的可怕圖片(例如屍體照或帶有尖牙的毒蛇)代替文字,重複進行相同的實驗。但這次無論是心盲症患者還是普通人,都出現同樣的皮膚反應(即導電程度變高)。

 

  皮爾森教授說:「兩組實驗結果表明,心盲症與一般的情緒減弱無關,而是特定於他們用文字閱讀恐怖故事時。當參與者親眼看見恐怖素材在眼前展示,他們也會產生情緒上的恐懼反應。研究結果表明,意象能『放大』情緒思想。我們思考著各種事情,但如果沒有意象,我們的腦袋就不會產生情緒『暴漲』。」根據估計,心盲症約影響2%至5%的人口,但科學家對心盲症的瞭解仍然很少。

 

意象能放大情緒思想。我們思考各種事情,但如果沒有意象,腦袋就不會產生情緒「暴漲」。

 

  新南威爾士大學於2020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心盲症與其他認知過程的普遍變化模式相關,例如記憶、夢境和想像。先前對心盲症的多數研究都集中在行為方面,而新研究採取衡量客觀的皮膚導電程度,該研究共同作者麗貝卡‧基奧(Rebecca Keogh)博士說:「研究證據進一步證明了心盲症是一種特殊且可證實的現象。研究提出了一種潛在且客觀的新工具,未來或許能用於協助確認與診斷心盲症。」

 

  實驗概念源自於研究團隊注意到心盲症討論區反覆出現的一個現象,即許多心盲症患者並不喜歡閱讀小說。研究結果表明,閱讀對心盲症患者的情緒影響可能沒那麼大,但皮爾森教授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研究結果都是基於「平均值」來斷定,並不是每一個心盲症患者都有相同的閱讀體驗。此外,該研究只聚焦在恐懼情緒,參與者對小說情節的其他情緒反應也可能不同。

 

  皮爾森教授說:「心盲症具有情況與程度的差異,有些人沒有視覺意象,有些人可能是某種或所有其他感官都沒有意象。有些人會做夢,而有些人不會。所以,如果你患有心盲症,不符合上述情況也不用擔心,因為心盲症有各種變體,科學家才剛開始瞭解這種現象。」

 

  皮爾遜教授和研究團隊接下來計畫觀察焦慮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障礙對心盲症患者有何不同的感受,他說:「心盲症就是神經多樣性。這是一個很棒的例子,說明人類的大腦和思想究竟能有多麼不同。」

 

 

原文出處:Science Daily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