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霧靄裡,起因是暖化

 

一個日漸暖化的世界,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更加朦朧充滿霧靄的世界。

 

編譯|Gerda

 

  PM2.5讓台灣街頭霧茫茫,可能引發的健康危機,也讓人心裡發慌。但究竟為何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越來越多呢?新的電腦模型發現,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暖化,同時也增加了空氣中懸浮的氣溶膠。一個日漸暖化的世界,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更加朦朧充滿霧靄的世界。

 

  氣溶膠是一批微小的固態或液態懸浮微粒,漂浮在大氣中。它會影響空氣品質,並且程度不等地改變地球輻射平衡。溫室氣體引發的氣候變遷,對於每單位垂直空氣中氣溶膠的負荷量,究竟有什麼影響呢?

 

  過去的氣候模型對此未有共識,有些做出增加的結論,有些卻做出減少的結論。但最新的研究,運用最前瞻的電腦模型,顯示溫室效應會引發氣溶膠種類暴增,從而在可見的未來危及空氣品質。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氣候學者羅伯特‧艾倫(Robert J. Allen)表示,依照他們的模擬結果,幾乎所有類型的氣溶膠在溫室效應之下都會增加。包括天然氣溶膠:灰塵、海鹽,以及人為氣溶膠:硫酸鹽、黑碳與有機質。21世紀空氣品質的挑戰,將來自對氣溶膠排放的更嚴格限制。

 

  溫室氣體不僅會讓地球暖化,也會導致其他氣候改變,譬如水循環,以及鉅觀規模的大氣循環。空氣品質與氣溶膠的分佈也因此受到影響,不管氣溶膠排放是否有所增加。

 

  水循環和大氣循環的變化非常複雜,與氣溶膠分佈變化息息相關。模型顯示,暖化導致全球平均降水量上升,這將減少氣溶膠的負荷量,因為氣溶膠被雨水帶下來了。但是,暖化也導致特定地區雨雪量減少,以及全球降水頻率下降。後兩種變化,可能增加氣溶膠的負荷量,影響超過前者。結論就是,氣溶膠總量還是增加了。

 

  原本北半球夏季六到八月的降雨,可以自動掃清不少空氣中的氣溶膠。但隨著氣候變遷,北半球夏季降雨量減少了,因此不管利用哪種模型,都發現氣溶膠增多的趨勢。艾倫團隊的下一步,將是研究為何模型會導出北半球夏季總降雨量減少的結論。

 

 

研究出處:

Robert J. Allen, William Landuyt, Steven T. Rumbold. An increase in aerosol burden and radiative effects in a warmer world . Nature Climate Change , 2015

 

圖片credit:

x76882@flick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