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與大螢幕:3K黨的形成

《白袍與大銀幕:3K黨電影的形成》講述了3K黨從過去到今日,在「形象」上的宣傳力究竟有多麼強大;關於它的標誌、白袍頭套和熾熱如火的十字架。

 

 

  3K黨(Ku Klux Klan)最早於1866年由美國南北戰爭戰敗的南方邦聯退伍軍人所組成,經歷數次的崛起和沒落後,至今仍零星散布在各地。

 

  在湯姆‧萊斯(Tom Rice)撰寫的新書《白袍與大銀幕:3K黨電影的形成》(White Robes, Silver Screens: Movi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Ku Klux Klan)中,講述了3K黨從過去到今日,在「形象」上的宣傳力究竟有多麼強大;關於它的標誌、白袍頭套和熾熱如火的十字架。

 

1915年,美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上映,這很可能是3K黨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形象塑造。

 

  1915年,美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上映,這很可能是3K黨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形象塑造。這部描繪內戰前的電影,就像是一種從沒見過的矛盾嵌合體:極具創造性的天才,以及對種族主義的若無其事。而當代對3K黨的形象「白色頭套與長袍、燃燒的十字架」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它們正是製作該劇的導演大衛·格里菲斯(DW Griffith)憑空想像的發明。

 

  但他創造出來的形象卻是如此強大,更激起新一代的3K黨員復甦。當這部電影在亞特蘭大發行後,有數十人爬上了郊外的石頭山,將自己打扮成電影裡的形象。他們戴著頭套身著長袍,點燃了16英尺高的十字架發下各種誓言,並揮舞著南北戰爭後邦聯所留下的軍刀。

 

1925年3K黨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特區舉行大遊行,3K黨一度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意識。

 

  藝術驅動了現實,但很快地又扭轉過來。在3K黨員使用《一個國家的誕生》作為招募工具的之後幾年,他們從原本在山頂上的少數黨員,爆炸性成長到全國各地擁有五百萬左右的黨員,一度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後來他們試圖重新打造像《一個國家的誕生》一樣的宣傳機器,但都以失敗告終;由於做不到這一點,他們也曾嘗試說服導演大衛·格里菲斯再製一部類似的電影,但被格里菲斯拒絕了。

 

  不久之後,3K黨看見許多他們所憎惡的猶太人和天主教徒活躍於好萊塢,因此開始將焦點轉為醜化好萊塢。據估計當時的3K黨在16個州內擁有24家報紙印刷廠,他們便藉著承攬報紙印刷,大規模批評特定族裔的所作所為,其中包括像卓別林在1923年拍攝的電影《朝聖者》(The Pilgrim)就深受其害。

 

  但是,3K黨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隨後的幾年,主流媒體開始將3K黨描繪為兇猛危險,但做起事來笨手笨腳的愚蠢模樣。包括像1937年上映的《黑暗軍團》(Black Legion),擔任主角的是當年還默默無名的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近期的例子則有2000年上映的喜劇片《霹靂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以及《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

 

3K黨最早於1866年由美國南北戰爭戰敗的南方邦聯退伍軍人所組成,經歷數次的崛起和沒落後,至今仍零星散布在各地。

 

  萊斯在書中介紹了這類激進組織是如何利用媒體策略塑造形象,而且現在可能比1920年代還多。最明顯的例子是當今激進的伊斯蘭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就如3K黨的策略,他們似乎知道打造形象是很重要的,因此他們拍攝了一系列可怕的影片,將恐怖的形象傳達給世人:黑色的口罩、黑色的橫幅標語。

 

 

書籍資訊

書名:《白袍與大銀幕:3K黨電影的形成》(White Robes, Silver Screens: Movi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Ku Klux Klan

作者:Tom Rice

出版: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日期:2016

 

 

圖片出處

KFORNPRGuardian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