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方城市》:與孩子探討種族與特權

《動物方城市》真正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是它用史詩般的寓言故事來探討種族和兩性差異,那些就存在於我們生活週遭的敏感議題。 

 

  大多數時候,我們接收值得讚賞的流行文化,但不一定是我們所需要的。而這也顯得迪士尼動畫最新出品的劇情長片《動物方城市》(Zootopia)格外重要。這部目前最熱門的動畫,在上映首週便打破了迪士尼的票房紀錄,以7400萬美元的佳績榮登迪士尼最賣座動畫影片。但是,《動物方城市》真正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是它用史詩般的寓言故事來探討種族和兩性差異,那些就存在於我們生活週遭的敏感議題。

 

  在這個孩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清楚明白身份認同議題的時代,家長們經常得面對兒女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然而,大多數人試圖保護孩子把偏見和不平等的現實掩蓋,反而沒有保護到他們。事實上,逃避這類敏感議題將可能讓孩子從缺乏同理心的同儕身上,得到更加殘酷的啟示。而《動物方城市》給予了家長們一個途徑,教導兒女該如何面對和抵抗此類事件帶來的衝擊。

 

《動物方城市》的世界裡,雖然掠食者和獵物看似平和地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實際上充滿了緊張氛圍。

 

  該片將多元文化認同這個複雜的政治性議題,轉化為孩童更熟悉的動物王國。在《動物方城市》的世界裡,掠食者和獵物、肉食性和草食性動物、巨型動物與小型動物,安穩平和地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這個看似和平的世界裡,其實充滿了緊張氛圍,包括各物種之間相互厭惡的悠久歷史。

 

  儘管多數時候的動物世界運作正常,但這只是因為它建立在隔離和社會不平等的基礎下。當然有些作法是合宜的,譬如說叢林貓本來就不是在終年零度以下的極地環境棲息,所以牠們和其他熱帶物種另外生活在氣候受控的叢林裡。囓齒目動物被分配在一處有圍牆的小市鎮裡,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利爪攻擊。

 

  而《動物方城市》裡的社會氛圍也隱含了過往的文化淵源。比如說電影裡的中小型哺乳動物狐狸尼克,試圖在一間專門服務大象和其它大型動物的商店內購買冰淇淋的場景,這個景像很可能就曾發生在過去實施《吉姆·克勞法》的美國南方黑人身上。

 

體型大小也限定了政治權力,《動物方城市》的執法部門完全由面帶令人生畏表情和態度的壯碩野獸負責。

 

  此外,體型大小也限定了政治權力,使「動物烏托邦」變成像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動物種族隔離世界。市長是一頭嘶啞的雄獅,執法部門完全由面帶令人生畏表情和態度的壯碩野獸負責。但是,由於獵物的數量遠比掠食者多上九倍,百般困擾的市長助理(母綿羊)便說服上司推行「哺乳動物包容計劃」,藉此安撫草食性動物選民。而這項類似平權行動的計劃,便成功招募到兔子茱蒂,使她成為第一隻在動物方城市警局(ZPD)裡擔任警官的小型哺乳動物。

 

  在努力跟上和融入這個專為大型動物和聲音響亮的生物環境,茱蒂發現自己不得不付出更多才能克服現實和壓迫性的障礙。這包括在警察學校不屑一顧的培訓人員、暗中嘲笑她的同仁,甚至是警局內的超大型家具。但這些面臨的挑戰都不能阻撓她,即使茱蒂體格矮小,她會迅速地糾正那些試圖貶低或想「以大欺小」的動物;當她被形容為「可愛」時,她回應說:「只有一隻兔子能叫另一隻兔子可愛。」然而,茱蒂體格矮小、雌性和草食動物的三種邊緣化地位,正是刻劃這個角色的核心。

 

  所有因素都使《動物方城市》顯得異常出色和存有盼望。已經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能用如此坦率和開放方式來探討種族、性別、仇外心理和偏見等敏感議題,而且仍然對孩童保有吸引力和容易理解的劇情。歸根結底來看,《動物方城市》確實是流行文化中「我們需要」的動畫電影,它為這個日趨複雜的時代,帶來真誠友善的寓言。

 

 

 

 

電影資訊

《動物方城市》(Zootopia)- Byron Howard & Rich Moore,2016

 

圖片出處

Indie WireComing SoonZootopia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