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影像爆炸了你的大腦

 

總是在接收和回應數位科技的我們,變得越來越難以意識到周遭環境。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有24%的美國青少年認為自己幾乎是「不停歇地上網」;而他們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花在不斷彙集和瀏覽過量的影像。

 

  2014年的一項調查指出,照片分享應用程式Instagram已經取代了Twitter,成為美國青少年心目中「最重要」的社群媒體平台。調查結果到了2015年仍然不變,分享和瀏覽影像已經成為年輕人每天必備的網路經驗。

 

  事實上,人與影像的關係正在急遽地改變。隨著人們自己拍攝、儲存照片,以及在電腦和手機裡成千上萬的圖像交流,許多研究人員和理論學家也點出了一些可能因「影像氾濫」造成的意外後果,其中包括高度焦慮和記憶障礙。「圖片和影像的產出和商品化,正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大眾化和流傳。」社會學家馬丁‧漢(Martin Hand)在著作《無所不在的攝影》(Ubiquitous Photography)裡說道。

 

  影像氾濫與視覺感受飽和息息相關:由於有太多的視覺素材能看見,因此要個別記住一張影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種感受的特點是普遍使人感到挫折、低度焦慮和耗盡精力的疲勞。現代人經常將數千張影像積累在手機和數位相機裡,而整理、編修和刪除則成了艱鉅的任務,同時也喚起恐懼的感受。根據2015年的報告顯示,智慧型手機用戶平均在設備上儲存約630張照片。

 

漢高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對單純用眼睛欣賞的作品較有印象,而多數人則不太記得他們究竟拍了什麼。

 

  巨量的影像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焦慮和擔憂,馬丁‧漢接著提到:「除了擔心影像的意外刪除或是不可回復的遺失,人們也經常表示沒辦法整理和分類,甚至是欣賞那些對他們有意義的數位圖像。」換句話說,總是在接收和回應數位科技的我們,變得越來越難以意識到周遭環境;我們的目光和焦點開始容易被不重要的事物引開,集中力也受到影響。

 

  而心理學家瑪麗安娜‧加里(Maryanne Garry)則指出,數位影像的氾濫將會損害記憶的形成。她認為數位圖像如洪水般地湧入世界,並不能主動激發大腦記憶或產生理解,因為敘述才是記憶形成的重要因素。當瀏覽一連串圖片時,除非有某種時間軸、語境或強烈特點,否則大腦很難將圖像放進一個總體故事裡,而維持圖像記憶將變得更加困難。

 

  另一位心理學家琳達‧漢高(Linda Henkel)也遇到了加里所描述的「拍攝損害效應」,這個理論認為,拍照很可能會妨礙大腦記憶。在漢高的研究中,她對帶著相機參觀美術館的學生詢問參觀後的記憶。其結果顯示,學生對單純用眼睛欣賞的作品較有印象,而多數人則不太記得他們究竟拍了什麼。即使他們記得曾拍攝過哪些作品,也不太能回憶起它的具體細節。

 

  不過,另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學生花時間仔細地觀賞相機裡的作品,他們的記憶並不會減弱:這種跡象表示,提高注意力和認知參與能抵銷所謂的「拍攝損害效應」。因此在這個大量且持續產出影像的時代,刻意放慢腳步、提高注意力和投入更多的自我意識,才能讓大腦有效抵禦被淹沒的感受。

 

 

圖片出處

Keoni [email protected]Museum Musings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