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提起念博士的這種代價

 

學術界始終瀰漫著「適者生存」文化,且有許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心理問題是弱者才有的煩惱。

 

編譯|Mumu Dyaln

 

  2015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發現,47%的碩博士研究生有憂鬱症傾向。該校更早於2005年的研究甚至顯示,10%的研究生曾考慮過自殺;根據2003年《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發表的澳洲研究指出,學術人員患精神疾病的比率比普通人高出三至四倍。同篇文章還提到,英國學術人員患精神疾病的比例約佔了53%。

 

  然而,在學術的象牙塔裡,多數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通常盡力掩飾自己的情況,有的則直接地認為「做學術得憂鬱症是意料之中的事」。由於博士畢業生面對著稀少學術專業職位的激烈競爭,使學術界始終瀰漫著「適者生存」文化,且有許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心理問題是弱者才有的煩惱。

 

  「我原本以為單純服用抗憂鬱藥,然後『努力做事』就會有所幫助;但當情況沒有立即改善時,這反而更加影響我的情緒。」一名被確診為焦慮和抑鬱的生物學博士生琳達(Linda,化名)說道。

 

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和茫然,例如能不能持續獲得研究資金,以及拿到博士學位後又該何去何從。普遍的孤立和隔離感,也能壓垮博士研究或畢業生。

 

  基本上,大多數博士生都擁有勤奮和自律心態,因此他們習慣將這種態度放在處理憂鬱症上,鞭策自己努力締造完美結果,但現實經常不是如此。「影響普通學生的問題同時也會影響博士生,那就是獨立地生活和自主作業。」英國公益組織「學生思想」(Student Minds)的計劃和公關主任邦維克(Anoushka Bonwick)說道。

 

  此外,同樣備感壓力的是博士生也面對著更嚴峻的挑戰,邦維克繼續說:「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和茫然,例如能不能持續獲得研究資金,以及拿到博士學位後又該何去何從。普遍的孤立和隔離感,也能壓垮博士研究或畢業生。」種種問題對於缺乏旁人指點的學生,產生了更嚴重的影響。

 

  前物理學博士生安德魯(Andrew,化名)說:「我最主要的困難在於感覺到自己像是被隔絕、沒有依靠,而指導教授並沒有關心或伸出援手。如果他們能更深地介入,或許能夠改變一些事。」安德魯在取得學位的幾個月前,自行提出了休學申請。

 

  其他還沒產生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博士生,也經常飽受「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的心態困擾。許多在學術領域小有成就的博士畢業生,時常感覺自己是僥倖才擁有現在的事業,例如認為大學和碩士時期拿到好成績,或許是因為行政和制度的問題。事實上,這種心態經常引發焦慮,進而演變為憂鬱症。

 

  紐澤西的一名匿名的社會學教授表示:「我們經常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欺騙行為,而且往往會認為只有自己是這樣。」事實上,「冒牌者症候群」是部份有所成就的畢業生經常遇到的問題,他們周遭的人也可能出現這種心態。但這種心態往往會引發焦慮,進而演變為憂鬱症。

 

繁瑣的心理問題不應成為攻讀博士學位的阻礙,但研究生確實應該做好對抗心理健康問題的準備,就像面對知識上的挑戰。

 

  繁瑣的心理問題不應成為攻讀博士學位的阻礙,但研究生確實應該做好對抗心理健康問題的準備,就像面對知識上的挑戰。而邦維克建議說:「我認為首先是大學應該在校園內提供完善的支援服務。」這包括從校園的諮商服務乃至學生互助團體。

 

  歐美有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正在努力做更多事來幫助學生,還有許多學生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像英國的「學生思想」以及美國的「積極思想」(Active Minds)和「傑德與克林頓的健康問題校園計劃」(Jed & Clinton Health Matters Campus Program)。其目的都在於讓學生更認識心理健康問題,並建立起校園的互助網絡。琳達說:「學術界能理解這些,但也許更需要的是接納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

 

 

參考報導:QZ

 

圖片credit:[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