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所相信的世界中:《私人採購》(Personal Shopper )

 

莫琳白天騎著車穿梭於精品華服間,為巴黎名媛採購打點各式時尚行頭,夜裡回到家卻深受屋裏各種靈異徵兆困擾。

 

  身處巴黎的美國女孩莫琳一直想要跟亡兄的鬼魂接觸。某天,她收到匿名者的手機簡訊,因為懷疑是亡兄試圖與她對話,便開始和對方頻繁地互傳訊息。直到一件兇殺案的發生,真相才逐漸明朗……

 

  整部電影中,莫琳不斷地嘗試運用自己的通靈能力去感受亡兄可能傳給她的「信號」。然而到了影片結尾,觀眾才驚覺原來莫琳並沒有如亡兄生前所擁有的那種通靈能力──那只是她自己的想像。這裏並不是指她精神錯亂,不過是個誤判、加上潛意識中的渴望,莫琳相信自己能夠和亡兄的鬼魂搭上線。畢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所相信的世界當中,其中或多或少會有不正確的認知。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是個「全知者」,我相信那只是一種想像。

 

  事實上,相信雙方擁有同樣的能力,也讓莫琳感覺跟亡兄更加親近。因為是雙胞胎,亡兄又是死於莫琳也有的先天性心臟病,觀眾在電影開頭便被邀請進入莫琳的世界,相信她的通靈體質,感受其中的神秘連結。因為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莫琳安排醫生做心臟檢查,這兩場裸露上半身的戲可說是個線索:女性胸部性徵的展現向觀眾明顯區隔了她與亡兄的不同,直指她和亡兄雖然是雙胞胎,但並非彼此的「分身」,同時也暗示莫琳的想像是錯誤的。

 

觀眾在電影開頭便被邀請進入莫琳的世界,相信她的通靈體質,感受其中的神秘連結。

 

  雖然能夠與亡兄聯繫的想法帶給莫琳一定程度的安慰,然而苦等不到對方的訊息,也讓她的焦慮越發無止盡。

 

  為了留在亡兄的病逝地巴黎,莫琳受僱於女明星凱雅,提供私人採購的服務,負責時尚行頭的搭配與採買。這份工作時常挑起莫琳對物質的慾望,與她對「另一個世界」精神性的關注形成對比;現實與幻想、理性與瘋狂、俗世的吸引力與對冥界的注視總是強烈拉扯著莫琳的心靈。導演對於這部分的處理相當好,帶領觀眾和莫琳一同踩在那條並不怎麼涇渭分明的分界線上。

 

  匿名者的簡訊讓莫琳內心十分糾結。一方面無法確認對方是否為亡兄的鬼魂,另一方面也害怕確認:如果不是呢?與逝者聯繫的執著猶如雙面刃,一方面支撐著莫琳,同時也折磨著她。被思念之情逼至精神崩潰邊緣的莫琳變得特別脆弱。終於,受到匿名簡訊的「鼓勵」,趁凱雅不在家時,莫琳穿上她替凱雅挑選的美麗衣物,躺上凱雅的床……想像自己變成凱雅。

 

「變成別人」是個禁忌,因為那表示她所變成的那個人的本體已經消失。

 

  「變成別人」是個禁忌,因為那表示她所變成的那個人的本體消失/死亡。然而對莫琳而言,那是遺忘傷痛的一種方法。至少,當她想像自己變成凱雅,也就暫時遺忘身為莫琳的痛苦。這種幻想也許可以說是逃避,但至少讓身心俱疲的莫琳在凱雅床上睡了一頓好覺。

 

  電影《私人採購》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少見在女主角不哭不鬧不墮落的情況之下,創作者依然拍出了極為深刻的喪親之痛。直至片末,莫琳才開始慢慢正視幻想與現實之別。幻想世界的崩壞,也象徵了她已逐漸能接受亡兄不在身邊的事實。

 

 

 

 

電影資訊

 《私人採購》(Personal Shopper )-Olivier Assayas,2016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