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殺死羅賓!美漫史上最著名的謀害角色事件

 

蝙蝠俠的助手真的不好當,不僅經常改朝換代,有時也得死上一兩次。

 

文|格倫.威爾登
譯|劉維人

 

  1982年《周末夜現場》這個電視節目裡出現過一個點子。艾迪.墨菲在節目高潮時拉來了一隻活龍蝦,讓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打電話投票,決定要現場把龍蝦煮熟,還是饒它一命,結果參與投票的人數接近五十萬人,這集更引起了數百萬人的討論。在票數些微的差距下,龍蝦拉瑞活了下來,不過下禮拜還是進了艾迪‧ 墨菲的五臟廟。

 

  DC漫畫的發行人珍娜‧卡恩(Jenette Kahn)喜歡這招。「不過,我們不想把這招浪費在小事上,例如火風暴(Firestorm)的鞋子要是紅色還黃色之類。」歐尼爾說:「這招要玩,就要玩大的。例如:角色該不該死?」

 

  編輯歐尼爾(Dennis O'Neil)跟當時的編劇吉姆‧史達林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討論讓二代羅賓傑森‧托特淡出故事的方法:不然就給他一個新身分,不然就讓他以羅賓的身分安詳地去。最後,他們決定用龍蝦那招來處理這件事:羅賓的生死,交給讀者投票決定。

 

  於是,小丑在《蝙蝠俠》第四百二十七期(1988年十一月)的結尾用炸彈炸了傑森,當期的刊物封底附帶了這一行標語:「羅賓將死於小丑的復仇行動之中。如果想要他活下去,就打電話來吧!

 

「你也可以救羅賓!」可惜想殺羅賓的讀者多了那麼一點。

 

  就像龍蝦秀一樣,標語旁邊附帶兩支分別希望羅賓生或死的電話,開放36小時電話投票,從美國東岸時間九月十六日上午八點,到九月十七日晚上八點。DC公司同時也準備了兩個版本的《蝙蝠俠》第四百二十八期。最後在一萬零六十四通來電投票的結果中,決定讓羅賓領便當下場──跟他說掰掰的讀者勝出了。生死兩派最後只差72票。說到這,本書的作者本人我,則是決定讓那個蠻橫小子死的五千三百四十三人之一。

 

  附帶一提,編輯歐尼爾覺得蝙蝠俠身邊還是需要一個羅賓,而且也害怕羅賓的消失會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問題,結果他自己也打了讓羅賓活下來那通電話 。但即使是他也擋不住既成事實。第四百二十八期送印,二代羅賓傑森.托特就此確定退場。

 

  事情原本可以就這麼結束。畢竟漫畫人物被編輯部賜死不是第一次,漫威在大受歡迎的《X戰警》裡面就殺過「鳳凰」(Phoenix)這角色,米勒(Frank Miller)也在《夜魔俠》裡殺過自己親手創造的幻影殺手伊蕾莎(Elektra)。這兩件事發生的時候,歐尼爾都是當時漫威的編輯,很清楚讀者在遭遇這種事之後隨之而來的憤怒,於是這次他鐵了心,早有準備。但二代羅賓傑森的死截然不同。

 

  「鳳凰」跟伊蕾莎都是在漫畫界轉為專注經營漫迷市場的時候紅起來的。這兩人的死對漫畫界以外的人毫無影響,但蝙蝠俠和羅賓可不一樣,大家都知道,還有成堆人記得六○年代電視上那些「POW」跟「ZAP」的效果音吧?

 

編輯歐尼爾並不想讓羅賓死,不過哈囉這是DC耶。

 

  主流媒體對於《黑暗騎士歸來》、《蝙蝠俠:元年》、〈致命玩笑〉的報導(雖然後兩者篇幅較小),重新引起了一般民眾對蝙蝠俠的關注。於是《蝙蝠俠》第四百二十八期一出刊,之前那些報導《黑暗騎士歸來》的記者全都打了電話要DC官方針對事件作解釋。

 

  以前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歐尼爾回憶說:「我們花了整整三天半來想怎麼處理,最後(DC的政策部門)決定先暫停一切活動。在這期間我一個個通知媒體;報紙、電台DJ、廣播記者、電視記者……等等。範圍橫跨海內外。」

 

  關於這件事最初的系列報導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例如:《今日美國》寫了:「蝙蝠俠粉絲欽點,神奇小子身亡。」同時,《路透社》則是以嘲諷的口吻說:「漫畫家與編劇們,成功地做出了百年內最邪惡的角色也未能完成的壯舉。

 

  許多令人喘不過氣的媒體報導,全都集中在羅賓之死的這段故事上(而且有很多文章完全沒注意到死掉的羅賓並不是初代羅賓)。歐尼爾和DC公司的高層們大為震驚,沒想到這件事在大眾心中震盪的深度與廣度,讓他們這麼始料未及。但這件事也讓他們學到另一個技巧,那就是知道怎麼將影響力伸到粉絲群和收藏家以外的世界;幾年後,他們就會用類似的招數,更精巧、更算計、更虛情假意地掀起一波波類似的大眾話題。

 

  在當時,米勒認為羅賓之死:「應該是(整個DC)做過最憤世嫉俗的事了。讓粉絲們用一支免費電話,來決定要不要砍掉小男孩的頭 。」(事實上,每通電話要價五十美分。然後小丑是用鐵橇敲死傑森的,沒砍他的頭。)

 

然後羅賓就被小丑打死了。

 

  雖然這時候的故事不是出自米勒之手,但對傑森的死,米勒多多少少得負點責任,畢竟他在《黑暗騎士歸來》裡先讓羅賓死了。雖然DC堅稱《黑暗騎士》是平行時空的故事,但粉絲們從那之後就希望在月刊正史裡,能再看到那個反烏托邦般恐怖高譚市的蛛絲馬跡。因此當DC官方把決定故事方向的機會交到粉絲們手上的時候,大部分的人(至少有五千三百四十三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想把原本人畜無害的蝙蝠俠,變成《黑暗騎士歸來》裡面那個血脈賁張的硬漢。

 

  蝙蝠俠這個漫畫人物以及蝙蝠俠這個文化概念,就這樣在1989年一起走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路線,同時,也再次變得孤獨了。

 

  DC之前就曾經用過斷尾求生的方式處理羅賓這個穿著精靈鞋的小鬼,而且這樣的情況日後還會一再重演,只不過,這次的斷尾求生把羅賓斷進了九泉之下。不過,羅賓終究還是會回來,反倒是這時候的蝙蝠俠,卻即將走進一個六○年代後就再也沒涉足的世界級舞台。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這個現實世界的舞台已經變得越來越黑暗、不祥,就像現在的蝙蝠俠一樣。

 

  羅賓的消失只是剛好而已:在這樣的世界,羅賓這孩子只會砸了蝙蝠俠的招牌風格。

 

(本文為《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部分書摘)

 

 

《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THE CAPED CRUSADE: BATMAN AND THE RISE OF NERD CULTURE

作者: 格倫.威爾登(GLEN WELDON)

出版:新樂園

日期:2017

[TAAZE] [博客來]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