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火或者龍之血:紅色顏料的歷史

鮑里斯‧格里戈里耶夫(Boris Grigoriev)於1913年繪製的作品《Entrez!》。 

 

  紅色具有許多意義:生命力、神聖、愛情、慾望和憤怒。對大多數文化來說,紅色不僅只是顏色的一種,還是唯一一種值得用來彰顯社會目的的顏色。在某些語言裡,紅色等同顏色的代名詞。它是第一種用於繪畫和染色的顏色,並經常與遠古的戰爭、財富和權力相關。

 

  到中世紀時期,紅色被賦予了宗教意義,代表基督的血和地獄之火;而在世俗意義上,它是愛情、榮耀和美麗的象徵。然而,在新教改革期間,紅色逐漸失去了魅力:它被視為不雅和不道德,並與奢侈和天主教會的狂熱連結,至此暫時失去了地位。但在法國大革命後,紅色被當作進步運動和激進左派的代表色彩,再度贏得世人目光。

 

  從舊石器時代到近現代,紅色總是受到畫家的青睞。很久以前開始,調色盤上的紅色就擁有許多色調,比其他顏色來得更多樣和細微。藝術家運用它來構建畫面空間,區別不同的區域和層次,創造出畫面的色階、律動和突顯一個人或物。紅色在各種媒介也有不同的表現,包括牆壁、帆布、木材和羊皮紙上,而它始終比其他顏色更具生動鮮活的吸引力。

 

畫家Félix Vallaton於1898年繪製的作品《La Chambre Rouge》。

 

  無論是對畫家、彩飾師,染料工,或是醫生、藥劑師、廚師和煉金術士而言,長久以來紅色的調製配方都是一門學問。從製作時間長短、容器的要求(黏土、鐵或錫)、存放狀態(開放或密閉)、容器樣式(窄、寬或其他形狀),所有細節都極為重要。

 

  在材料方面的選擇也很多樣,所有製作紅色顏料的人都必須注意混合和材料使用的問題,他們為此對材料的性質下定義:礦物不同於植物,而植物也不同於動物;植物更為純粹、動物較多雜質,礦物則是死的無機物。對於製作顏料的操作核心原則是,要讓一件性質是「活」的材料對一件性質是「死」的東西起作用。例如讓爐火作用於鋼鐵;茜草和胭脂作用於鋁鹽;醋或尿液作用於銅。

 

法國畫家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於1894年繪製的作品《The Box with the Golden Mask》。

 

  調製紅色的配方列表非常長,在礦物方面常見的有:天然硃砂(cinnabar,天然硫化汞,稀有且昂貴)、雄黃(realgar,天然硫化砷,不穩定也更罕見)、鉛丹(minium,人工加熱的白鉛,經常使用),以及壁畫上富含氧化鐵的黏土。而植物或動物來源方面:染料工喜歡的漆(茜草、胭脂蟲和巴西紅木),因為它們像粘土材料一樣非常地耐光,還有山達脂(sandarac)和從亞洲棕櫚獲得的紅色樹脂。

 

  到後來中世紀時這份清單還多出了一種色調:朱紅。透過人工合成的汞硫化合物,像天然硃砂一樣是種含有劇毒的色素。它最早起源於中國,並被阿拉伯煉金術士所熟悉,大約在八至十一世紀間傳到歐洲。它能呈現出美麗的紅橙色,但其致命缺點是經長久日照後會逐漸變得黯淡。

 

  中世紀末和現代許多偉大畫家為人們留下了美麗的作品,特別是他們廣泛運用紅色的風格:范‧艾克(Van Eyck)、保羅‧烏切洛(Paolo Uccello)、卡巴喬(Carpaccio)、拉斐爾(Raphael),以及後來的魯本斯(Rubens)和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除了上述畫家以外,幾乎所有藝術家都喜歡紅色,並試圖繪出不同的色調。他們選擇紅色不僅是考慮其物理化學性質、覆蓋和製成不透明色彩的能力、對光的耐受性,還包括它們容易與其它顏料調合,以及最為重要的部分:合理且能負擔的價格。

 

工作中的染料工,出自十三世紀的《Le Livres des Propriétés des Choses》,圖為1482年複製的手稿和畫作。

 

  從中世紀末的木板畫可以看出,紅色經常還有負面象徵:地獄之火、魔鬼的臉、地獄生物的皮膚或羽毛,以及不潔淨的血。而這種紅色幾乎都使用了相同的顏料:山達脂,一種樹脂漆,更常被稱為「印度硃砂」或「龍血」。當時社會流傳著各種關於這種顏料的傳說,或許是因為它是一種相對昂貴,且必須從遠方進口的顏料。

 

  傳說認為它並非來自植物樹脂,而是龍的血。這些紅色顏料是龍被死敵「大象」攻擊後所流出的血液。根據中世紀寓言(通常是取自普林尼和其他古代作家)表示,龍的身體充滿了血和火焰;而在激烈的戰鬥後,當大象用尖銳象牙刺穿龍的腹部,很快地流出了一種厚實且骯髒的紅色液體,並被人們拿來製成了顏料。它被視為邪惡化身的紅色,在這種情況下傳說故事蓋過常理,畫家開始優先考慮使用山達脂製成的紅色,來繪製具象徵意義的物件。

 

  畫家與染料工不同,他們幾乎沒有從「發現新大陸」或歐洲人移民美洲之中獲益。這些事件並沒有產生真正的新色調,反倒是墨西哥胭脂蟲製成的漆,使他們獲得更完善、微妙和細膩的紅色,優於早期從巴西紅木或茜草製成的漆。而從十六世紀開始朱紅色的熱度穩定上升,其生產製造成為了新興產業,最初在歐洲顏料製作之都威尼斯,接著是荷蘭和德國。它開始能夠在藥房、五金店和繪畫用品店買到,儘管它仍比鉛丹製的紅色顏料更昂貴且更不穩定,但這股熱潮最終使其價格開始下降。

 

 

圖片出處:Paris Review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