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幸福喔!」強迫表現快樂已經成了沈重的負荷

人們被強制要「擁有幸福」根本是一種思想控制。

 

  每個人都想幸福快樂,也希望他人能夠快樂。擁有幸福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權。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丹麥奧爾堡大學心理學教授斯文‧布林克曼(Svend Brinkmann)表示,這種積極樂觀的社會文化其實存在負面影響:「幸福根本不是對生活中許多情況的適當反應,更糟糕的是假裝快樂會使我們情緒上受阻礙。」

 

  布林克曼指出,那些天性樂觀、或者喜愛詭異的心靈成長書籍人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幸福已經變成了生活必需品。在工作場所,評估績效的條件往往以是否積極進取為標準,人們也花大把時間煩惱如何停止擔憂、提升幸福感和趕走消極想法。

 

  他說道:「我們的想法和情緒反映了整個世界,發生壞事時我們應該有權擁有負面想法和感受,因為這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生活雖有美好,但同時也是一樁悲劇。如果我們習慣於積極想法,當身旁的人從我們的生命裡消失,這些現實將會更強烈地打擊我們。」

 

負面情緒對人們理解和回應世界扮演著重要且健康的作用。

 

  布林克曼認為,人們被強制要「擁有幸福」根本是一種思想控制。2016年5月,強制性的幸福成為一項職場議題:美國國家勞工檢查委員會針對電信企業「 T-Mobile」於正式工作場合的管理方式裁定:雇主不能強迫員工一直很樂觀正向。

 

  儘管如此,許多公司仍花費巨額資金確保員工幸福,而且並非出於利他行為。布林克曼說:「當你與人交往或與團隊合作時,樂觀的人格特質變得更加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強調幸福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希望利用人們與他們的情緒。這便是積極正向的黑暗面:當感覺變成商品,意味著人們將容易失去和疏遠自身的真實感受。」

 

  社會期望我們表現出快樂積極的態度,就像當有人向你問候時,禮貌的回應「我很好,謝謝。」是基本禮儀。而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刻意表現「快樂」已經成沉重的負荷。這種緊張的社會壓力掀起了一股自我幫助熱潮,自助書籍旨在協助人們找到鼓舞情緒的方式,但是當大多數人都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時,也意味著那些不開心的人將因為自身不幸而受到責備。

 

  幸福快樂不該是一種社會規範,負面情緒對人們理解和回應世界扮演著重要且健康的作用:罪惡感和羞恥心促進了道德意識,憤怒是對不公不義做出的合理反應,悲傷則幫助人們度過難關。幸福當然同等重要,但不能佔據我們的所有感受。

 

 

圖片出處:UT Physicians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