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電影沒有告訴你的事

電影版《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高度精簡書本版的旁枝細節,由演員克蘿伊摩蕾茲飾演蘇珊娜.卡哈蘭。

 

  以真人經歷為基礎的作品,由於因為取材自實際生活,往往會在其真實性上吸引到閱聽觀眾。特別在這些真人經歷的獨特性與勵志性越高,越能展現出效果。舉例而言,從天生罹患海豹肢症而無四肢的力克.胡哲(Nick Vujicic)、患有慢發性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或者是因先天性四肢切斷症聞名的乙武洋匡,不僅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名人,其傳記與故事等作品更是被用來視為人生戰場上的精神典範。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Brain on Fire: My Month of Madness)也是取自於真人真事的作品。由任職《紐約郵報》的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親筆描繪罹患「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的經歷,於2012年出版成冊(繁體中文版由行路出版社於2015年發行),電影則在2016年於美國、加拿大等地上映。

 

  本作原以書寫方式呈現,獲得美國2012年「美好人生書獎」與《紐約時報》自傳類暢銷榜冠軍,並受到眾多好評,如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便稱讚作者為「天生才華型的散文體作者」(a naturally talented prose stylist)。在書中主要由三章所構成,描述發病前情形的「瘋狂」、診療時狀態的「時鐘」與復健時情況的「追憶似水年華」。作者以其同時身為記者與患者的身份上,刻劃近年來才發現的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疾病,以及用淺白方式描寫相關醫學領域上的症狀與知識,運用並呈現就醫時相關影音或紀錄文獻等,也都使此書更添可觀之處。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由任職《紐約郵報》的蘇珊娜.卡哈蘭親筆描繪罹患「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的經歷。

 

  相較於書籍,或許是為避免在有限時間內不必要的繁冗,電影版《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大幅度刪減許多內容與情節。如書本版主要以前述提及的三章為結構,電影版的部分主要的心力則放置在前兩章,關於復健後的部分則輕輕帶過。此外,原本書本版尚有許多人物,電影版則刪除去作者與兩位弟弟的互動與情節,也刪除了如書本中特意獨立成一節的「穿紫色衣服的小姐」的相關描述。

 

  電影版《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高度精簡書本版的旁枝細節,影片基本上為單主線順敘結構,且推進起、承、轉、合的情節清楚,敘事感也不失流暢。本片以患者遇到病徵為主軸,帶到發病後在工作、家庭與愛情上的變化與因應,以及遍尋各科醫師的相關診療過程。本片雖由自傳所改編,仍有突顯劇情張力的部分,如片中與上司理查的互動、採訪參議員時的異常,乃至於在辦公室內失控的忽怒忽哭忽笑,飾演蘇珊娜.卡哈蘭的演員克蘿伊摩蕾茲(Chloe Grace Moretz)在各種抽蓄與僵直等病徵、跌宕起伏的情緒之間,表現也能恰如其分地呈現而不顯違和,亦是片中的可觀之處。

 

  與之相對,或許是自傳式作品的限制,影片版《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又將情節精簡,幾乎省略泰半書本版尾章的部分,使此單主線結構在敘事上雖更為單純清楚,但也在情節上有略顯單調之感。影片恍若童話故事般環繞著明確的主線前進,在病徵、求診、尋醫中推動,敘事並無太過繁冗之處,卻似乎同時也少了真正觸動觀者深處的有機性關聯。因此在覓得病因並確切治療後,影片便迅速進入尾聲,貌似童話「從此王子和公主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般嘎然而止的結局,或許皆大歡喜,但似乎也少了一些餘韻可令人反覆回味咀嚼。

 

 

電影資訊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Brain on Fire)-Gerard Barrett,2017

 

圖片出處:Hollywood ReporterSarah's Book Shelves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