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花園裡:《交換心人生》

改編自法國美第奇文學大獎暢銷小說,《交換心人生》描述捐贈家屬與器官接受者的困難。

 

 

  少年西蒙正值青春年華,談著純真甜美的戀愛,擁有一起衝浪冒險的朋友,卻因為一場車禍被宣判腦死,只是,他的心臟依然強而有力地跳動著。西蒙的父母親經過一番椎心痛苦,答應捐贈愛子的器官,最後這顆年輕的心移植給了深受心疾威脅的陌生女子克萊兒,她是一位放不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不願拖累愛人而獨自面對病魔的堅強女性。

 

  這部改編自法國美第奇文學大獎暢銷小說的電影,清晰刻劃生死的抉擇、家人(情人)間的羈絆、器官捐贈的客觀呈現,與醫病關係各自的難處,《交換心人生》(Réparer les vivants)的劇情實在很有「本錢」賺人熱淚。但導演卡黛兒基耶維黑(Katell Quillévéré)選擇了更俐落、冷靜的視角,不利用感動人心的題材優勢大灑狗血、或刻意使觀眾揪心,光是這點就非常值得肯定,畢竟看電影前我最怕的煽情弊病在《交換心人生》裡完全被避免了。

 

  在車禍後的醫院片段中,藉大量的手持運鏡彷彿紀錄片般忠實交代各方情緒,包括西蒙父母的心急如焚與無力,看著還有呼吸心跳的兒子熟睡似的靜靜躺著,很難接受必須永別的事實。當然醫護人員的專業反應也令人印象深刻,如何在通知家屬噩耗的當下,詢問器官捐贈的意願,甚至還要摻雜鼓勵的成分,每一句都得小心翼翼的拿捏分寸,這是多麼艱鉅的任務。而後半段心臟移植的過程,雖然經過後製特效輔助,但由於是以真實手術為基礎,畫面簡直達到醫療紀錄片的寫實程度,這樣的安排讓觀眾必須投入在心臟取出、置入的每一秒,然後徹底感受生命終止與甦醒的力道。

 

還有呼吸心跳的西蒙熟睡似的靜靜躺著,永別卻已成為事實。

 

  《交換心人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避諱人們的現實反應,毋須為達動人目的而「截彎取直」營造特定氛圍,例如西蒙的母親與其他家長在醫院相遇時關心彼此兒子的情況,雖然三名年輕人都因同一場車禍而受傷,但只有西蒙狀況最為嚴重,他的朋友們接受骨折治療即可。得到這個答案的那一刻,西蒙母親似乎更挫折了,她立刻掩面離場,這是多麼真實的人性,因為當你知道不幸的只有自己時,他人的「幸運」就會如此刺耳。

 

  又或者,移植協調師托馬斯因器捐可能成立而露出的一抹微笑、得知西蒙心臟狀況良好的喜悅、器捐後醫師彼此擊掌,這些反應一點也不「冷漠」,因為對他們而言,在最短的時間內促成生命的延續是專業,也是功德。

 

  不過任何心臟跳動的畫面、移植的過程,都還是平面的刻畫,真正使捐贈者西蒙與受贈者克萊兒這兩條生命更加立體且有溫度的,要仰賴電影對他們生活的勾勒。《交換心人生》選擇從「愛情」層面作為共通點切入,讓我們看著和煦陽光下,懵懂單純的西蒙以自己的方式耍浪漫,賣力騎著單車,只為在心儀女孩下車時,能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存在;而心臟機能嚴重退化的克萊兒,這些年是多麼用力壓抑對愛人的情感,才在對方人生中銷聲匿跡,最終卻又忍不住靠近,這也成為她改念想活下去的轉機。所以「愛」的重量能使即將畫下句點的生命精彩,也讓還有一絲重生機會的人因留戀而更加堅定,這不是老套的理由,而是發光的色彩。

 

  至於小說和電影皆有著墨的元素:海水,則與生命的意象緊扣。濃烈如藍墨的海洋,襲捲而來時像羊水般包覆著軀體,彷彿重回子宮。而衝破海面躍升出水的那一瞬,即是重生,氧氣輸進、肺部再次鼓起、光線流入瞳孔,甦醒。海浪給了生命往前游動的能量,同時也可能將生命打回無形,在水中,脆弱的存在被強烈提醒著。

 

克萊兒已經病入膏肓,但她一開始卻仍無法接受必須移植他人心臟。

 

  導演卡黛兒受訪時曾說過已經決定以後會捐贈自己的器官,但她並不是要透過這部電影「告訴」觀眾應該怎麼選擇,因為這是很私人的決定,《交換心人生》的價值在於引發大家思考,如何看待器官捐贈這件事情。

 

  生命的起始、休止以及終點,幾乎沒有能由自己掌握的比例,在這座生命花園裡,可以做到的只是讓花朵開得更美、盡量更久,只是雖然不能避免花凋、花謝,但歸塵的養分是可以延續的。《交換心人生》接觸的議題或許嚴肅,但畫面充滿詩意、情感自然而飽滿,花開、花謝終有時,或許該看淡,也該期待。

 

 

 

 

電影資訊

《交換心人生》(Réparer les vivants)-Katell Quillévéré,2017 [台灣]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