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以人類當主角,小朋友才能學會道德教訓

如果將擬人化動物換成人類角色,這些故事或許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小朋友從《伊索寓言》裡的兔子、烏龜、狐狸或烏鴉身上學到了道德教訓,但如果將擬人化動物換成人類角色,這些故事或許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至少根據多倫多安大略教育研究所(OISE)的研究結果是這樣。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四至六歲的小朋友分成三組,分別給他們閱讀不同的故事書:瑪麗‧帕卡德(Mary Packard)童書繪本《Little Raccoon Learns to Share》,該書主角為擬人化的小浣熊,旨在告訴讀者「分享的快樂」;第二本故事內容與第一本故事內容相同,差別在於研究人員將原版的動物插圖替換成人類角色;第三本則是與分享無關的書,一本關於種子的故事作為對照組。

 

 

  研究者在小朋友閱讀故事書的前後,設定了兩次「捐贈貼紙」的環節:孩子閱讀故事前,研究人員讓他們挑選十張貼紙帶回家,並告訴他們有些小朋友沒有拿到貼紙,如果想捐贈貼紙給他們,可以把貼紙放進信封裡;閱讀完故事以後,小朋友還能再挑選另外十張貼紙,同樣也會告訴他們可以捐贈給其他沒有貼紙的小朋友。

 

  這項發表在《發展科學》(Developmental 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閱讀含有人類角色書籍的孩子變得更慷慨;與此相反的是,另外兩組(閱讀擬人化動物角色和毫無關聯的種子故事)孩子的慷慨程度沒有差異:兩者的分享行為都有所減少。

 

閱讀有人類角色的故事後,兒童變得更加慷慨;相比之下,讀完相同故事但角色為擬人化動物時,孩子卻變得更自私。

 

  主導研究的安大略教育研究所早期認知發展副教授派翠西亞‧加內亞(Patricia Ganea)指出,過去使用相同方法的研究已經表明「六歲前的孩子,幾乎不會與朋友分享貼紙;而過了六歲以後,孩子仍會替自己保留大多數貼紙」。因此該實驗設定的任務提供很大的空間,讓孩子在閱讀故事後改變他們的分享行為。

 

  研究者發現,閱讀一本關於分享的書能「對兒童的利社會行為立即產生影響」。她補充說:「然而,故事角色類型對兒童增加或減少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影響。閱讀有人類角色的故事後,兒童變得更加慷慨;相比之下,讀完相同故事但角色為擬人化動物或毫無關聯的故事,孩子卻變得更加自私。」

 

  加內亞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兒童更容易不加思索地將故事裡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現實生活。這項發現令人驚訝,因為大多數的兒童讀物含有擬人化動物角色。」從古老的《伊索寓言》到現代的小熊維尼,動物在兒童文學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2002年的資料顯示,約1,000本的兒童讀物裡有超過一半的書是以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軸,其中描繪真實動物的故事少於2%,這代表大部分故事裡的動物是擬人化的角色。

 

  加內亞認為兒童文學作者應該注意到這項研究結果,她表示:「我們向兒童講故事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目標是教導他們學會道德教訓,那麼讓孩子更容易聽進去的方式之一就是讓故事以人類為主角。沒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故事角色的多樣性,以及他們被描寫的樣子。」

 

 

圖片出處:Youtube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