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不小心寫大了的詩:《空的記憶》(2013)

劇場導演周東彥以《空的記憶》獲得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大展獎項,本書記錄了長達三年的創作過程。

 

撰文|洪瑞薇

 

  一直要到非常後來我才明白,為何每當誰要東彥講講《空的記憶》的創作出發點的時候,他總會露出那種有點為難的表情(而且給的答案還都不太相同)。這不是做為一個導演最擅長回答的基本題嗎?《空的記憶》的開始在哪裡?如果要這麼問的話,好像真的很難具體指出某一個靈光閃現的魔幻時刻。花了一段時間我才終於弄清楚,東彥的表情,是屬於「不知道該挑哪個說」、「不知道該從哪裡講起」的那種為難,因為這作品的因由實在有很多重,一層層朦朦的、就像記憶一樣,或稀或稠的交疊在一起。

 

  遠一點或許可以推至東彥初到英國留學時,那種研究學院式的鄉愁。後來,加上了莒哈絲、村上春樹那些謎樣故事的催化,作為一位始終文藝的青年,東彥開始涉入「記憶」這樣的主題,愈走愈深。

 

  而留學後期在室友書架上偶然碰見的西班牙詩人羅卡的詩作〈給空的空間的夜曲〉,則重重地撞了他一下,撬開了他對「空的空間」的想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空了下來的地方」,裡頭有著低微騷動的草地、嗑了一半的蘋果、來自大象肺的氣息、純粹而交摺的廣場、白色空間中藍色的馬等,種種極為絢爛又極為虛空的意象。東彥想,一個裝載記憶的空間,就該長成這樣吧:極空又極滿,極有又極無。

 

收錄了專文、創作故事與攝影記錄,《空的記憶》轉化為紙上電影。

 

  這個被詩打動了的、主修劇場與多媒體創作的研究生進一步想像,這樣的一種空間,該用什麼樣的材料來搭蓋?影像恐怕是最適合的了。一方面,影像擁有虛實並存的特性,適合作為「記憶」的載體;另一方面,影像是東彥最為熟悉的創作媒材,從很青春的時候,他便擁有一台自己的攝影機,開始學著和影像相處,尤其喜歡拍攝隧道、長廊一類具有空間縱深的畫面,並且著迷於在剪輯軟體中疊加、擦洗影格的樂趣。

 

  把想要用影像打造一個「記憶盒子」的願望惦在心裡,返台以後,東彥展開了名曰劇場影像設計的工作,陸續在不同的劇場作品中,實現他對於影像空間的各種思考,而關於「記憶盒子」的模糊想像,也隨著創作經驗的累積逐漸拉拔成形。2011年,文建會(現文化部)的「表演藝術團隊創作科技跨界作品」補助,讓暗養多年的創作懸想有了具體實踐的可能。

 

  若把東彥過去的創作依序攤開來,那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追尋「記憶」的進程。他持續用各種角度去探近這個主題,而《空的記憶》是前所未見的豪華版本,在各種層次進行著大量的探索。為了構築一座立體的「記憶」空間,後來,這件作品有了環景攝影、有了可移動的巨型紗幕、有了即時影像處理和互動感測器……

 

  在東彥向屬意的合作對象書毅發出第一封E-mail的時候,他還不知道會有這麼一段漫長捏塑的後來。

 

 

【空的記憶】精華短片

 

 

書籍資料

書名:《空的記憶》(Emptied Memories

作者:周東彥

出版:狠主流

年份:2013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