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個超級名模,孤獨老死於精神病院

被譽為「美國第一個超級名模」的奧黛莉‧夢森。

 

  或許你從沒聽說過奧黛莉‧夢森(Audrey Munson)的名字,但很有可能看過她:她是廣場飯店外的噴泉雕像、曼哈頓橋上和紐約公共圖書館外的雕像原型,以她為靈感的雕塑共超過60座,而紐約市內就有15座以上。夢森是「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的超級名模,曾被譽為「美國第一個超級名模」、「曼哈頓小姐」、「巴拿馬太平洋女孩」、「博覽會女孩」和「美國維納斯」,並主演了美國最早的裸體電影和啟發無數的藝術作品。

 

  然而,夢森的故事卻已經消失在美國人的記憶中,但英國文學記者詹姆斯‧博恩(James Bone)為她撰寫了名為《美麗的詛咒》(The Curse of Beauty)的新傳記,首次向世人鉅細靡遺地介紹這位傳奇名模的一生。他在一封寄給媒體的電子郵件裡寫道:「奧黛莉是美國名流的原型。她身兼模特兒、演員和電影明星,也是最早的好萊塢寵兒。」

 

以夢森為靈感的雕塑:曼哈頓市政大樓塔頂的鍍金雕塑《市政之光》(Civic Fame,左);曼哈頓橋上的《Spirit of Commerce》(中);紐約公共圖書館外的《Beauty》(右)。

 

  博恩是個在《泰晤士報》紐約分部工作22年的「歸化紐約客」,偶然得知一名早期模特兒竟然啟發絕大部分的「鍍金時代」著名雕像後,讓他開始對夢森的生平感到好奇。博恩發揮身為記者的調查精神和報導技巧,挖掘出夢森的新故事。他在歷史文獻中發現許多資料,並依《資訊自由法》提出請求,最終成功解開了塵封已久的審核文件。

 

  博恩說:「我非常驚訝竟然還能找到如此多的資料,畢竟夢森的巔峰時期距今已有百年之久。探尋奧黛莉的故事使我以全新的眼光看見紐約,而我也想讓其他人重新審視這座城市。」

 

夢森與當時最紅的貓明星「Buzzer」。

 

  1891年,奧黛莉‧夢森出生於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八歲時雙親離異,夢森便跟母親「凱蒂」(Kittie)搬到羅德島州的普羅維登斯。1909年,她與母親搬到紐約市,凱蒂希望女兒能成為性感女神(當然,主要是希望藉由女兒賺錢),於是17歲的夢森開始在百老匯出演擔任女演員和合唱女郎。

 

  某天,夢森與母親在第五大道逛街時被攝影師菲利克斯‧赫佐格(Felix Benedict Herzog)相中,他邀請夢森至工作室擔任模特兒。隨後也將夢森推薦給他的藝術界朋友,讓她為更多藝術家擔任模特兒。

 

偶然的遭遇使夢森踏上名模之路,成為眾多攝影師和雕塑家的繆斯女神。

 

  偶然的遭遇使夢森踏上名模之路,並成為眾多攝影師和雕塑家的繆斯女神。她也開始社交和不停地參加聚會派對,甚至曾與美國千萬富翁赫曼‧奧里奇斯(Hermann Oelrichs Jr.)約會過。

 

  《美麗的詛咒》一書提到,當雕塑家薩爾瓦多‧斯卡皮塔(Salvatore Cartaino Scarpitta)發現夢森擁有腰窩時,對此感到著迷與震驚。但夢森甚至不知道自己擁有腰窩,於是斯卡皮塔對她說:「你不知道嗎?腰窩在你的背上,只有少數女性擁有它們,它們是天生罕見且最具吸引力的美麗標記。」並繼續告誡她說:「我的女孩,你應守住這些腰窩。如果你看到它們將要消失,就別再吃蘋果派了。」

 

夢森褪去衣物完全地裸露身體,成為美國第一位在電影中裸體演出的女主角。圖為電影《Inspiration》劇照。

 

  1915年於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上,夢森成為風靡全場的焦點。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她是會場上六成雕像的靈感原型。同年,夢森主演一部名為《Inspiration》的電影,劇情源自她的個人經歷。其中關鍵的一幕場景,她褪去衣物完全裸露出身體,成為美國第一位在電影中裸體演出的女主角。儘管評論兩極,但夢森主演的電影票房極為成功。

 

  雖然夢森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但裸露並沒有為她帶來豐厚收入。博恩指出,主演電影僅為她掙得450美元收入,即使在當時這筆金額也非常少。而作為藝術模特兒,每次最多也只能賺到30美元而已。諷刺的是,她所啟發的眾多雕像現在都座落於紐約超過百萬美元的地段。

 

雖然夢森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卻沒有為她帶來豐厚收入。

 

  1919年,夢森隨筆寫了一封信給美國國務院,內容誹謗赫曼‧奧里奇斯是親德組織的成員,這個舉動導致她被踢出電影圈。她曾宣稱自己計劃放棄美國市場,重新在英國開始新的電影事業,但這個計畫從未實現。

 

  當時,夢森與母親寄宿在沃爾特‧威爾金斯博士(Walter Wilkins)位於曼哈頓的房子,但威爾金斯博士卻愛上了夢森。為了讓自己能與夢森結婚,他居然狠心地謀殺了妻子茱莉亞。夢森與母親提供的口供內容從未曝光,但夢森強烈否認自己與威爾金斯博士有過戀愛關係。最終,威爾金斯被判處電椅死刑,並在行刑前於牢房上吊自殺。

 

那些以她為靈感的雕像將繼續屹立在城市角落,散發著這位「美國維納斯」的光芒。圖為史特勞斯公園內的《Ida Straus and Isidor Straus Memorial》。

 

  時間邁入1920年代,美國的主流審美觀發生轉變,夢森瞬間失寵找不到任何工作。博恩解釋說,她是一個鍍金時代的明星,但當現代主義接管美國主流文化後,她的美貌似乎顯得過時。

 

  窮困潦倒的夢森與母親搬到紐約州雪城外的墨西哥村,母親挨家挨戶地賣起廚房用具,夢森則找了一份薪水低廉的女服務生工作。住在墨西哥村期間,失意的夢森開始出現精神疾病的徵兆,她不但稱自己是「奧黛莉‧瑪莉‧夢森男爵夫人」,並在1922年企圖服毒自殺。她將自己的問題歸咎於猶太人,並要求美國眾議院制定法律以防止她被「希伯來人」襲擊。

 

  就在夢森過完40歲生日的三天後,她的母親再也忍受不了女兒不穩定的精神狀態,央求法官強制將她送到紐約州的聖勞倫斯州立醫院,治療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進醫院後,她依然把自己當作明星。夢森這一去就是65年再也沒有出來,直到1996年孤獨地老死於醫院,享年104歲。而那些以她為靈感的雕像將繼續屹立在城市角落,散發著這位「美國維納斯」的光芒。

 

 

圖片出處

BroadwayWikipediaWally [email protected]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