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傳訊息給朋友不會解決你的焦慮

嚴重依賴科技反而影響我們調節情緒的方法,即時通訊的副作用導致人們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減弱。 

 

  智慧型手機的發明使人類文化與行為產生巨大改變:現在人們遇到問題只要傳訊息給朋友就能迅速得到回應,或者在社群媒體發文從「讚」獲得認同感。但是,嚴重依賴科技反而影響我們調節情緒的方法,即時通訊的副作用導致人們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減弱。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已經被證明是許多心理障礙的源頭,心理學家將過度依賴手機視為一種「尋找安全感行為」,減輕當下產生的焦慮。但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尋求安全感行為反而會加劇焦慮,因為它阻礙人們發現自己其實不用害怕,或者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的意識。

 

  澳洲臨床心理學家丹妮爾‧愛因斯坦(Danielle Einstein)建議,人們應該重新訓練自我和教育下一代,勇於面對「害怕錯過症候群」(Fear of Missing Out)以及被拒絕的恐懼。學習忍受不確定性,有助於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狀態。

 

人們應該重新訓練自我和教育下一代,勇於面對「害怕錯過症候群」以及被拒絕的恐懼。

 

  研究發現,患有精神疾病的群體相比之下較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而一個人對不確定性的忍受度越低,也越可能診斷出多種心理健康問題。這種關聯已經從成年受試者身上觀察得知,而根據丹妮爾與研究團隊尚未發表的研究表明,兒童也是如此。

 

  我們知道不確定性具有積極層面,例如展開新的戀愛關係、閱讀令人興奮的書籍,或是享受慢慢拆開禮物的驚喜,這些不確定性皆有助於提振情緒。同樣地,手機通知也發揮類似作用:想像一下,當你收到一個好朋友發來溫暖的訊息時,手機就會發出鈴聲震動提醒你。手機通知便利用這種期望心理干擾我們的心思,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手機上。

 

 

  不確定性也會造成多數人的情緒不安,例如害怕失業、考試失敗,或者擔心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這導致我們產生想快速消除不確定性的慾望,手機便成為許多人解決焦慮的方法。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的存在意味著,當遇到煩惱的情況時,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聯繫別人取得安全感,而不用靠自己應對情緒。

 

  因此每當狀況出現時,人們下意識地以為自己應對情緒的能力是從別人的安慰得到,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能妥善處理。於是他們開始相信,自己「需要」隨時把手機帶在身邊才能面對種種狀況。

 

每當狀況出現時,人們下意識地以為自己應對情緒的能力是從別人的安慰得到,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能妥善處理。

 

  當然,如果發生不愉快的事(尤其是當這件事非常重要的時候),與人交談並反思內心不安確實有益心理健康,但若把這種方法當作應對所有困難的第一選擇,其實是不健康的做法。心理學家指出,過度擔憂只會招來更多的焦慮,而且反復談論問題也不能改變結果。

 

  丹妮爾表示,從容自在地面對不確定性,能夠提高一個人解決煩惱的能力。人們應該以平常心面對狀況,而不是急著從親朋好友身上得到安慰,透過手機將自己的煩惱轉嫁至朋友身上,只會妨礙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已。

 

  我們經常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等待時間過去或分散注意力,你不安的感覺便會自然消失。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等待過後大部分的恐懼並不會成真,或還是能忍受的範圍。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耐心等待並放掉想掌控所有情況的慾望,才是克服焦慮的關鍵。

 

 

圖片出處:[email protected]pan [email protected]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