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還不是個嚴肅鬍子老頭──《馬克思:時代青年》

勞爾‧貝克的電影《馬克思:時代青年》一反常態描寫年輕馬克思,而且意外的好看。

 

文|Bruno Leipold

譯|Gerda

 

  一小群農民小心翼翼地在森林裡撿柴,貧困與絕望溢於言表。旁白提醒我們法律已經禁止他們為了生存收集木柴,否則就是竊盜。農民察覺到狀況有異,緊張環視周遭。騎馬的人不懷好意地自遠方出現。

 

  這時旁白引用孟德斯鳩的話,告訴我們腐敗有兩種:一種是人民不遵守法律,另一種則是法律迫使人們墮落。騎馬者向農民討錢,而且殘忍地砍殺他們。

 

  我們也許期待一部以馬克思為主題的電影會用受剝削的工廠工人開頭,輾轉於19世紀工業化的悲劇之中。然而勞爾‧貝克的電影《馬克思:時代青年》反其道而行,引入田園風光以更符合傳記的精神。馬克思對於新聞報導的首度嘗試之一,便是針對萊茵地區木柴竊盜的調查,這也是旁白內容的來源。對於一個哲學研究生來說無疑是個「尷尬的狀況」,「一切能討論的不過只是物質利益」,後來他這麼回憶道。

 

  對歷史細節的關注表現了整部電影的特徵,並且證明了拍攝之前的研究工作絕對少不了。《馬克思:時代青年》意外的具有娛樂價值,而且呈現出了有趣的年輕馬克思肖像。一位讀過馬克思但對其生平和性格知之甚少的朋友形容,看這部電影是就像是你有個很喜歡的樂團,但第一次去聽他們現場表演一樣。

 

重要角色大集合:燕妮、馬克思、恩格斯。

 

  本片描述馬克思1843至1848年的生活,當時他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普魯士審查官關閉了他在科隆的報社之後,馬克思把握機會前往巴黎建立新的新聞事業。他和新婚妻子燕妮(Jenny von Westphalen)一起抵達巴黎,投身於這個城市的社會主義環境中。

 

  很快地他遇到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電影的精采劇情中,我們看到這兩人如何克服一開始對彼此的敵意,成為結盟戰友走上巴黎的街頭。這部電影也描繪了他們如何頑抗當代其他社會主義領導人,最終合作催生〈共產黨宣言〉。

 

  令人意外的是,《馬克思:時代青年》與其他海量的傳記、電影完全不同,描繪的並不是一個「老人」馬克思,僅僅描繪出馬克思人生的一小段時光。從歷史學家的角度看來,馬克思實際上過著非常有意思的生活。他參加過一場革命,三家報紙都被關掉,四次遭到強制流放。他與燕妮有過七個孩子,其中四個早夭,以及馬克思(可能的)外遇出軌故事,都很適合改編成愛情電影。編劇完全不缺材料。

 

馬克思與恩格斯一開始互相看不順眼,最後卻成為革命夥伴。

 

  據我所知,關於馬克思的生活目前為止僅有三部長篇電影。在1940年代早期,蘇聯雙導演果戈理·米哈伊洛維奇·科津采夫和列昂尼德·伯格嘗試製作史上第一部馬克思的電影,然而製作遭到硬生生取消,因為未能「充分尊重地」描寫馬克思與恩格斯。

 

  1965年,第一部馬克思傳記電影才真正問世。這部電影分上下兩部分,名為《God kak zhizn》(一年宛如一生),描述馬克思1848至1849年經歷歐洲革命時期的生活。這部片眾星雲集,包括了當時蘇俄最受歡迎的演員,安德烈·米羅諾夫飾演恩格斯,伊格爾·克瓦沙飾演馬克思,配上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然而,儘管啟用了夢幻團隊,本片卻沒有產生持久的影響,甚至淪落為肖斯塔科維奇最不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接下來1968年東德也拍了馬克思為主題的電影,稱為《Mohr und die Raben von London》(馬克思與倫敦烏鴉),這部電影由童書改編。本片斧鑿痕跡甚重,虛構了馬克思跟兩位倫敦童工貝琪與喬伊成為好友,甚至動身前去幫助他們對抗殘酷工廠廠長的故事。馬克思在這部電影中被塑造成一個親切睿智的大叔,儘管自己也很窮,還是毫不猶豫的跑去倫敦拯救小朋友。

 

  最近有個評論者認為上述這部電影「出乎意料之外的莊嚴、沈靜與美麗」。原作童書收錄於東德學校教材中,這部電影與書籍或許有助於東德孩童接受馬克思的思想。

 

  第三部成功拍完的馬克思電影是1980年的系列作《Karl Marks: Molodye gody》、《Karl Marx: Die jungen Jahre》,由蘇聯與東德聯合製作。共有七集,每集個一小時。這系列描述的是老年馬克思回憶1835至1848年之間年輕的自己。

 

  這些電影全都未曾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影響,沒影響力的程度到了連英文字幕都沒有的地步。這些年來,所謂的「第一世界」戲劇產業似乎徹底迴避了這個主題。

 

馬克思也會玩樂嗎?這是過去的改編中,從未觸及的面向。

 

本片以一種前作不敢嘗試的方式賦與馬克思生命與人性,他不僅抽煙、喝酒、嘔吐,還會做愛。

 

  《馬克思:時代青年》明顯是比過去所有作品更上一層樓的改編。導演勞爾‧貝克過去就以左翼電影知名,包括以剛果反殖民英雄為主題的《盧蒙巴》以及晚近入圍奧斯卡獎的紀錄片《不是你的黑奴》。此外,貝克也有相當少見的多語背景,他出生於海地,在剛果、法國、美國長大,赴德國研究。這使得他能夠妥善運用史料,即使這部電影在德語、法語和英文之間迅速切換,也不成問題。

 

  在貝克的執導下,奧古斯特·迪赫(August Diehl)飾演的馬克思以一種前作不敢嘗試的方式擁有了生命與人性。電影中的馬克思不僅抽煙、喝酒、嘔吐,還會做愛。同時抓住了馬克思的巨大智慧,精力和激情,以及他頻繁爆發的憤怒和傲慢。迪赫同時也盡力捕捉了馬克思過人的才智、能量與激情,不時穿插著屢屢爆發的憤怒與傲慢。

 

  與馬克思切身相關的兩個角色燕妮和恩格斯,演員表現也不凡。電影中,燕妮極有說服力地演出了與馬克思婚姻的愛情本質,以及她在政治活動中扮演的角色。而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緊繃刺激的關係,拍起來則不免有點BL(bromance)風味。片中帶出了恩格斯資產階級背景的矛盾,不過有些更有趣的細節被省略了,譬如恩格斯實際上是個花花公子。觀眾大概也會喜歡恩格斯的愛爾蘭女友瑪麗·伯恩斯,她有著爭強好勝的鮮明個性。

 

「如果對馬克思沒興趣,也可以當BL看啊。」大概是這樣建議的。

 

  《馬克思:時代青年》中比較令人驚訝的部分之一,是它對於早期共產主義政治的複雜程度掌握如此之深。電影花了不少篇幅,描述馬克思、恩格斯與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威廉·魏特林和卡爾·格魯恩的論戰。

 

  當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電影似乎花太多時間鋪陳只有圈內人才懂的爭論,而角色設定也有點太卡通化。不過看第二次的時候,上述這些感想就減弱了,觀眾應該可以看得懂這些政治爭論,而且感覺到互動的幽默。

 

  純就電影來說,本片拍得相當美麗,雖然說故事的方式堪稱很普通。譬如我們會看到馬克思打破四次元之壁跑出來解釋歷史唯物主義,或者前往喧鬧的工人會議一遊,見識一下1840年代巴黎的知識分子和政治能量之類的。

 

  電影匆匆結束於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沒有描述馬克思擔任基進報社主編、或恩格斯在街壘中戰鬥的時光。當然也就無從探索馬克思接下來浪跡倫敦的幾年,全家陷入飢餓、死亡威脅,婚姻因為不忠而瀕臨崩壞的事情了。猜想如果電影賣座的話,貝克接下來應該還可以拍《馬克思:時代中年》、《馬克思:時代老年》。

 

  我相信《馬克思:時代青年》應該會受到全球左翼電影迷的歡迎。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映時,觀眾反應相當熱烈。不那麼關心政治的觀眾,也可以一窺馬克思的幽默魅力,稍微趕跑一點「陰沈鬍子老頭」的印象。對於馬克思相關的課程,這部片應該也可成為有用的教材。

 

  總而言之,無論是堅定的社會主義者或是只想週末看場好電影的觀眾,都有足夠的理由去看《馬克思:時代青年》。貝克明顯想要把馬克思推銷給更多的觀眾,而我相信憑著這部片,他已經成功了。

 

 

原文:Marx on the Silver Screen(Jacobin)

 

電影資訊

馬克思:時代青年》(Le jeune Karl Marx)-Raoul Peck,2017 [台灣]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