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的情節已經漸漸地朝我們接近:艾西莫夫《鋼穴》

 

1954年艾西莫夫在《鋼穴》中建構的科幻世界,已經向我們無限逼近。

 

  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四部曲,第一部《鋼穴》(The Caves of Steel)敘述地球人發展出大城文明,人人住在一座座的大城之內,大城上有穹頂,圍上網柵,彷彿像是由鋼鐵和混凝土鑄成的洞穴,一座巨大的「鋼穴」。鋼穴將地球人和大自然隔絕,人類全都集中於大城裡,便於分配食物和資源。同時機器人也開始取代一些人力,造成了失業問題,引發地球人對機器人的不滿。小說由一起兇殺案揭開序幕,死者是一名太空人,太空人和地球人基本上互不干涉,太空人並不反對機器人,他們甚至派出人型機器人丹尼爾來偵查案件,而地球刑警貝萊則被迫和他搭檔。

 

  《鋼穴》把人類對機器人的一些矛盾的情緒和觀點,做了一些基本的描述,譬如,為什麼地球人會討厭機器人,反之,為何太空人會欣然擁抱機器人。即便機器人都符合機器人學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地球人還是無法接受機器人,因為機器人搶走他們的工作,但追根究底是因為自卑感,人類覺得自己比不上優秀的機器人。但太空人卻認為機器人是幫助地球人走出鋼穴的方法,因為一些失去工作的人必須離開大城,去外星球尋找新的機會,大城中看似安穩的維生系統其實十分脆弱,無法抵擋一小時的中斷。到了外星球,機器人也可以幫地球人一起打造新的家園。

 

  在書中,移民外星球是可行的事,但沒有地球人想離開溫暖的鋼穴,即便它的平衡是那麼搖搖欲墜。離開自己的家園,是不得以的選擇,因為鄉愁如影隨形,失根的漂泊無依感難以忍受。比較可行的或許是如貝萊所說讓孩子離開鋼穴,甚至譲嬰兒在外星成長,從小適應環境,政府則會成立移民外星的訓練機構,並且提供職業的保障。不過,即便有了看似良好的配套措施,要被迫做出改變的不會是上層階級的人,而是弱勢的族群。

 

  書中的未來刑警貝萊說,人類不需要因為機器人而感到自卑,機器人沒有審美觀、道德感或宗教的信仰,一個機器人的正子腦不過是台有限的計算機。這些可能都是真的,但貝萊所沒考慮到的是弱勢族群,菁英份子當然不用擔心,因為他的工作不會被機器人搶走,但勞力工作者的生存機會就受到機器人的威脅,要展現人類心靈層次上的美,必須要先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是現實。太空人卻想利用這點要他們去開拓外星,這不是正義。

 

《鋼穴》首發於Galaxy Science Fiction雜誌,1953年10月號。

 

  科幻小說的情節已經漸漸地朝我們接近,在科技進步的現代,以機器代替人力,是不可逆的趨勢,成本低標準化配備的自動生產線,能滿足資本家逐利的慾望。我們也有國道收費員被ETC取代的例子,誰說小說離現實生活太遙遠?或許有人會覺得,那些勞工們不夠努力才會被機器取代,他們應該要進修發展新的技能,但勞工的工作小時數都很長薪水又少,怎麼有辦法去進修?而一天願意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勞工,怎麼會是懶惰的人,再加上大部分的勞工都生在貧窮或無法受教育的環境中,除了奉獻勞力又能有什麼選擇。要解決機器取代勞力所造成的衝擊,只單方面叫個人努力是不公平的,政府應該要付起責任讓勞工活下去,芬蘭正在實驗的「無條件基本收入」[註1]或許是個解方。

 

  「無條件基本收入」可以讓勞工們在失去工作後,其碼還有收入,基本生活有保障,才有可能去學習新的知識,之後從事非勞動的工作,這才應該是機器(人)被創造出來的用意,使人類免於從事危險辛苦的勞動,而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心智方面的成長,科技的進步如果不能為人類帶來幸福,反而讓人類陷入痛苦,那麼就失去了意義。

 

 

作者註1

無條件基本收入:國內每個合法居民每月都能領取生活津貼,而這筆錢足以讓他們在該文化定義下過上體面的生活,比如說貧窮線1.25倍。這筆補助是無條件的,不以任何勞動表現及其他形式的貢獻來設限,同時它也是普遍的,不管是富人或窮人,每個人只要有公民身分都可以領這項補助。─《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

 

 

書籍資訊

書名:《機器人四部曲套書》Isaac Asimov's Robot Series

作者:艾西莫夫(Isaac Asimov)、譯者:葉李華

出版:貓頭鷹

日期:2013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