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科學家:音癡有救嗎?〈下〉

譯者|汪芃

 

目前還沒有任何標準教學方法能幫助音感不佳的成人改善音感。


細看音痴

 

  哈欽斯和佩瑞茲合力進行一項實驗,篩選出不同類型的音痴:他們找來一群受試者,其中包含音樂領域人士和一般人,請他們聆聽一些樂音後,分別唱出或使用一種特殊的發音桿來重現聽到的音高,結果專業人士和一般人使用發音桿發出的音大多比自己唱的音準確,換句話說,很多情況下,大家是聽得準但唱不準。

 

  而其中非專業人士的聽唱能力相當懸殊:超過三分之一的非專業人士唱準的機率超過九成,但也有將近一半的人唱不準的機率高達五成左右。

 

  此外,歌藝不佳的受試者模仿自己的錄音時都表現得比模仿合成樂音時好,無論男女,而哈欽斯指出,這可能是因為相同音高以不同音色呈現時會讓人誤認為不同的音,因此這些人可能跟著鋼琴等樂器唱歌時會不準,跟著人聲唱卻好得多。


想像力不成調

 

  歌唱老師常用的一個技巧就是請學生在實際開口唱之前先在腦海裡想像樂音旋律,而學者佛德瑞雪表示,這的確管用,因為晚近研究證實,想著聲音就能觸發與發聲相關的大腦部位,「而歌藝不佳的人或許正是無法產生鮮明的聽覺意象,才無法好好安排聲音活動,精確唱出想唱的旋律。」佛德瑞雪與美國賓州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心理學者安德芮雅.哈爾本(Andrea Halpern)共同執行的研究也證明了這點,他們研究發現,歌唱得好的人通常對音樂的想像力較為敏銳,例如他們可以清楚想像以小號吹奏生日快樂歌的音色,也能在心中快速將兒童合唱轉化為成人的合唱歌聲。

 

妄自菲薄

 

  還有一些有旋律辨識障礙的人堅稱自己不會唱歌,但其實他們唱起來是準的。例如曾有一位女士聯絡哈欽斯和佩瑞茲,她表示自己沒有音樂天份,但喜歡在自家裡裡外外哼歌,唱得很差也樂在其中,但她認為她的鄰居有旋律辨識障礙──有位怪鄰居一直稱讚她歌唱得好。結果兩位學者讓這位女士接受測試發現,她唱歌確實唱得準,自己卻聽不出來,這是一種目前仍少有人研究的旋律辨識障礙類型。

 

  哈欽斯和佩瑞茲將研究論文發表於四月號《大腦和語言》(Brain & Language)期刊,這份研究指出,受試的9位旋律辨識障礙患者當中,有四位聽到錄製的音調後能準確唱出,表現得跟另外九位沒有旋律辨識障礙的受試者一樣好;這些唱功了得的旋律辨識障礙患者在聽到實驗播放的錄音被以數位方式調高或調低時,會跟著升高或降低自己的音調,而有時這些錄音的音調改變甚至微小到連沒有旋律辨識障礙的受試者都聽不出。但對於正常受試者能分辨的音調差異,這些會唱歌的旋律辨識障礙患者則聽不出來。哈欽斯解釋:「我們腦中用來感受及產生音調的機制可能是不一樣的。」

 

  哈欽斯提出,許多旋律辨識障礙會使兩種機制都無法正常運作,但也有患者仍能正常唱歌,對他人聲音音調的改變能立即反應。

 

  佩瑞茲和康乃狄克州魏斯里昂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的神經學者賽姬.盧伊(Psyche Loui)一起進行另一份相關研究,發現旋律辨識障礙患者的腦部能無意識地感測音調。此外學者達拉貝拉也指出,有初步證據顯示,旋律辨識障礙患者聽完旋律會很快忘記,這也是影響他們音樂能力的一項因素。

 

教出音感

 

  科學家希望深入研究音痴有助改善歌唱教學技巧。華盛頓大學的音樂學者史蒂芬.戴摩瑞斯特(Steven Demorest)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標準教學方法能幫助音感不佳的成人改善音感。

 

  而鼓勵兒童多唱歌、從小訓練音感可能是最好的方法。舉例而言,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約有四成的七歲兒童無法把旋律唱準,但十一歲兒童唱歌不準的比例便降為大約百分之十。倫敦大學音樂教育學者葛拉罕.魏爾區(Graham Welch)解釋:「只要在兒時發展出歌唱能力,長大後多半都能維持,特別是女孩子,因為女生不像男生,必須適應青春期之後的低沉嗓音。」

 

  魏爾區率領一支研究團隊,在2007到2010年間分析英國近一萬名年紀從五到十二歲不等的小學生,這些學生中約有七成參與了一項全國性的歌唱訓練課程──「歡唱計畫」(Sing Up),課程包含歌唱遊戲、聲音練習等等,而計畫學員的歌唱能力平均進步兩歲,且年紀越小的孩子獲益越大,例如五歲學員的歌唱能力約等於未參與計畫的八歲兒童。此外魏爾區表示,雖然學界指出在兒童時期,女孩的歌唱能力普遍比男孩好,但這種性別差異並未出現在「歡唱計畫」的學員之中。另外他也說明,經常嘗試發出各種音調聲音、跟父母玩歌唱遊戲的嬰幼兒到入學時也比較可能擁有運用聲音的基本能力。

 

  可惜的是,北美、英國、北歐等地的音樂學者進行訪問發現,許多成人都曾在兒時遭合唱團長或老師批評他們不會唱歌,這類貶低的說法會使孩子從小就認為不會唱歌,而魏爾區認為:「只要有對的學習經驗,無論哪個年紀的孩子都能學唱歌。」


小小走音不要緊

 

  只要是人,唱歌就難免有些微走音,即便歌劇名伶或《美國偶像》冠軍也不例外。而根據哈欽斯和研究同仁在12月號《音樂》(Music Perception)期刊發表的研究,我們對人聲走音的忍耐程度比對樂器走音要高出一倍。

 

  這種被學者稱為「人聲耐受效應」(vocal generosity effect)的現象或許能解釋為何歌手的走音程度往往比樂手嚴重,因為在生涯中聽走音人聲的時間比聽樂器的時間長得多,當然更容易容忍自己稍稍走音。

 

  儘管如此,實力派的嚴重走音人士可不能指望聽眾的人聲耐受效應,別忘了,喜劇演員蘿珊.巴爾尖聲唱美國國歌被批為有失敬意,孔慶翔走紅一時也只是因為他的唱跳風格引人發噱罷了。

 

 

本文接上一篇:〈請問科學家:音癡有救嗎?〈上〉〉 

 

圖片出處:

Express Monorail@flickr

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