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道歉顯示的不是歉意而是焦慮

一天到晚道歉顯示的不是歉意,而是源自焦慮或憂鬱。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搞砸事情時應該向別人道歉,例如約會遲到、穿錯衣服、吃東西太大聲等;但是,對任何小事都道歉,又是另一回事。道歉並不是萬靈丹,有時甚至太過多餘。雖然這方面研究不多,但專家表示一天到晚道歉顯示的不是歉意,而是源自焦慮或憂鬱。就像我們知道有些人雖然對每件小事都說「對不起」,但其實不是發自內心的行為,而且往往也沒有真的覺得懊悔。

 

  懷雅遜大學焦慮研究與治療實驗室主任馬丁‧安東尼(Martin Antony)說:「根據行為的目的與發生環境,我們可以將『道歉』概念化為自我保護行為:一種過度防衛的舉動或補償措施。所有的道歉解釋,都是旨在保護個體免受他人厭惡情緒或潛在威脅的手段。」

 

「所有的道歉解釋,都是旨在保護個體免受他人厭惡情緒或潛在威脅的手段。」

 

  道歉在人類群體中具顯著意義,它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功能,表現出承認與尊重自己違反的規範,以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的話來說就是:「盡量將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並修復自己造成傷害的身份。」

 

  但是當焦慮介入時,道歉可能會適得其反,而且過度道歉也可能衍伸出更嚴重的問題。著有《無藥處方》(Prescription Without Pills)的丹佛臨床心理學家蘇珊‧海特勒(Susan Heitler)表示,一天到晚道歉的行為可能是由於杏仁核(大腦調節情緒的區域)的過度活動所導致,或是處於受身體或言語謾罵的危險關係之中。

 

  海特勒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習慣用這種方式使自己保持安全。在一段屈辱的關係中,如果他表明『噢!我很抱歉,我不應該這樣做。』對方可能會知道他想免除懲罰,也同意他認為正確的觀點,最後很可能就這樣放過他。所以,道歉確實是一種自我防衛的伎倆。」

 

手語的「抱歉」。

 

  另一方面自戀人格障礙症的人很少或從不道歉,海特勒認為人們需要找到平衡點,因為適宜的道歉會是促進健康關係的好方法,雙向的道歉(例如夫妻雙方都意識到自己在衝突中的錯誤時)也是良好關係的跡象。海特勒解釋說:「它也預示了隨時間推移,這種關係將繼續保持強韌且積極的態度,因為夫妻雙方皆有能力自我糾正、學習與成長,並癒合衝突造成的裂痕。」

 

  雖然過度道歉有時或許是一種自然反射動作,但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這樣。「除非它已經變成強迫症的一部分。」安東尼說。由於「道歉」並不是神經驅使的反射行為,這意味著那些把對不起掛在嘴邊的人,也可能隨時間逐漸改變這種習慣。

 

  安東尼說:「減少這種行為對某些人來說極其重要,治療將使他們更加注意自己的反應、預防這類行為發生,並提供人們改用更適合的應對方式與其他人相處,而不是一味地只會道歉。」

 

 

圖片出處:[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The Wandering [email protected]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