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惡夢的敘事詩:《黑鏡》第四季

 

《黑鏡》第四季與之前三季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幾乎每一集都以女性做為第一主角。

 

文|張茵惠

 

  Netflix與英國劇作家查理‧布魯克合作的《黑鏡》第四季已經上線。這一季與之前三季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幾乎每一集都以女性做為第一主角。第二集〈方舟天使〉則是《黑鏡》歷來首次與女性導演合作,由茱蒂‧佛斯特執導,本集展現了過去從未有過的嶄新視角,可視為《黑鏡》系列的重大突破。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從海報開始,就頗有惡搞星艦系列的意味。

 

  第四季第一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開頭看似有趣巧妙,美國男星傑西‧普萊蒙飾演星艦隊長,置身於近似《星艦迷航記》影集的六〇年代歡樂場景中。很快的暖色調消失,傑西踏入近未來的冷瑟辦公室,觀眾發現他是一個內向安靜的天才程式設計師,遊戲公司「卡里斯特」的技術總監。儘管這故事貌似有趣,中間也確實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但整體來說〈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是《黑鏡》第四季中容易猜到結局的一集,也是硬科幻細節錯誤最明顯的一集。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具有許多媚俗的好萊塢元素,譬如關鍵時刻必然要讓重要角色對其他發表勵志演講以團結眾人意志,以及莫名其妙地假設所有程式設計師都是駭客,而且駭客剛好也都懂基因科技,並且違背常識地設定只要局部基因就可以攜帶個體全盤記憶。各種讓劇情便利進展但稱不上精緻或合理的橋段組成了這一集,平白浪費了傑西‧普萊蒙的演技。《黑鏡》最初的發想是來自於對科技與大企業的不信任,以及人性的兩面性。從這個角度看來,善惡分明的〈聯邦星艦卡里斯特〉並不像《黑鏡》,反倒比較像《天蠍》。

 

〈方舟天使〉演出了許多只有身為女性才理解的駭人細節,科技的進展讓母女之間的衝突推到了極致。

 

  第二集〈方舟天使〉是我認為最具有原始《黑鏡》風格的作品,但同時又是最超越《黑鏡》原始格局的一集。這集探討的是「家長監控」的全面升級,標題的「方舟天使」帶有基督教意味,令人想起洪水之後存留下來的人類後代。而劇中母親想盡辦法保全女兒的安全,則像是在世界毀滅的風雨中,努力讓自己的子嗣存活。〈方舟天使〉演出了許多只有身為女性才理解的駭人細節,科技的進展讓母女之間的衝突推到了極致。

 

  但最讓人欣賞的地方在於,〈方舟天使〉導演茱蒂‧佛斯特並沒有把監控女兒的母親塑造成一個失心瘋的控制狂,而是一個非常正常平凡的單親媽媽,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看見了自以為的真實,而釀出不可挽回的悲劇。家長的監控來自於己身對於未知危險的恐懼,但或許更來自於對於子女會被引發恐懼事物所傷害的焦慮。在種種無可避免的矛盾之下,探討青少年萌芽的愛欲和羞恥,如何與親情產生激烈碰撞,無論從科幻反烏托邦角度,或是純粹從哲學角度來看,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鱷魚〉中運用到的科技是「記憶成像」機器,而追逐主角無法遁逃的,正是記憶本身。

 

  第三集〈鱷魚〉讓人強烈聯想起不久前的西班牙電影《佈局》,但無論是鏡頭呈現或者角色情緒轉折都更為巧妙跟美麗。標題的鱷魚從未出現,場景是白雪覆蓋的山巒,以及在空靈景色中彷彿永無止境的車程。一個奉公守法、為社會長期付出的傑出女建築師,想要掙脫過去的陰影,卻像是被鱷魚咬住的獵物一樣,不斷向下沈淪。

 

  〈鱷魚〉中運用到的科技是「記憶成像」機器,而追逐主角無法遁逃的,正是記憶本身。並不是科技毀滅了她,而是記憶毀滅了她。但或許確實必須責怪科技,天羅地網無處可逃,最私密的回憶無法藏在心中,而成為出賣真相的證據。

 

〈絞死DJ〉探討所謂「大數據」的「配對科技」,其本質究竟是什麼。

 

  第四集〈絞死DJ〉探討所謂「大數據」的「配對科技」,其本質究竟是什麼,算是對於線上交友服務的某種反思。儘管2017年才有一些科學論文再度指出,愛情是不可能預測的,不過如果真的能夠預測人類的戀愛,那會怎樣呢?這篇小品簡單有趣,兼顧了娛樂性質與《黑鏡》科幻風格,毫不意外是目前iMDb上面觀眾評分最高的一集。

 

  這集雖然相當有趣,但其實也沒什麼需要特別分析的地方。唯一難懂的大概只有標題,到底幹嘛要「絞死DJ」?劇中根本沒出現過DJ。這個奇怪的標題來自英國樂團The Smiths在1986年推出的歌曲〈Panic〉,副歌不斷重複「燒掉迪斯可舞廳,絞死DJ,放的歌沒一首有共鳴」。

 

第五集〈金屬頭〉同樣運用了音樂典故,但沒有真的相關的音樂出現。

 

  第五集〈金屬頭〉同樣運用了音樂典故,但沒有真的相關的音樂出現。「金屬頭」一詞是指喜歡金屬音樂的人,但在這個故事中就是真的字面上的意思:金屬做成的頭。這一集全部都是黑白拍攝,在人類社會不明原因毀滅之後,一個中年婦女跟兩個男性友人開車冒險前往倉庫取得「補充品」。過程中我們只知道,「補充品」是她在乎的人所需要的東西。然而很快的她們就遇上了非常嚴重的危機,這個危機不知道是世界毀滅的原因還是結果,但總之主角必須全力逃命。

 

  這集的災難設想不僅前所未見,而且種種視覺細節相當駭人。為了達成這種效果,拍成黑白片是相當有道理的,除此之外,黑白的色調看不見一絲生物的痕跡,更加強調了「無機物」的特質。這麼一來,就是個典型的科幻想像:當人類文明毀滅,無機的金屬取代了有機的生物統治地球。。

 

本季尾聲的〈暗黑博物館〉總結了前面五集提到的種種科技發明,陳列在沙漠中的奇怪博物館裡面。

 

  本季尾聲的〈暗黑博物館〉總結了前面五集提到的種種科技發明,陳列在沙漠中的奇怪博物館裡面,一名停車充電的少女造訪博物館。但看完會發現,翻譯成「暗黑博物館」其實不完全能表達標題一語雙關的意境。「Black Museum」不僅是「黑暗」的博物館,也是「黑人」的博物館。在黑色喜劇情節中,無言地控訴美國的政治現狀:唯利是圖的商人不計代價推廣新的「解藥」傷及無辜,社會福利匱乏窮人難以翻身、種族不平等正義無法伸張。從評價看來,觀眾普遍喜歡〈暗黑博物館〉,可能因為本集製造了他們現實生活中難以實踐的美好結局。

 

  整體來說,《黑鏡》第四季聚焦於科技突飛猛進之後,人類的自由意志與保有秘密的權力如何受到不可回復的損害。這是原本第一與第二季就反覆強調的主題,只不過第四季的重頭戲幾乎都放在女性身上,而且有相當好的成果。比起題材乏善可陳的第三季,第四季《黑鏡》似乎已經回穩,而且比之前更加成熟。

 

  如同編劇查理‧布魯克所說,「黑色的鏡子」無處不在,它們就是你手機與電腦的螢幕,街口監視錄影器的鏡頭。任何你認為可以透過它看見世界的東西,都會反過來看見你。而它是否哪天會反客為主,則是必須時時留意的問題。

 

 

 

影劇資訊

《黑鏡》(Black Mirror)-Charlie Brooker,2011年開播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