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藍色配橘色的電影嗎?《電影冷知識》

你上一次看到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那樣以綠色為主的電影是什麼時候呢? 

文|許立衡、張凱淯

 

  還記得上次看到像《駭客任務》(1999)一樣偏螢光綠,或者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2001)以黃色與綠色為主要色調的好萊塢片是什麼時候嗎?如果你常看好萊塢電影的話,你可能會發現最近大部分的電影在色調上都相差無幾。更準確地來說,十部爆米花片當中,可能有八部的主要色調都是藍色與橘色。藍色加橘色的潮流早在二○一○年就被提出來討論,因為好萊塢在色彩上的多樣性在西元兩千年之後似乎逐漸消失,所有的好萊塢電影似乎都進入了一個以藍色與橘色為主的宇宙裡。人們甚至給這種色彩風格起了一個名字叫Teal and Orange,或者稱之為水鴨色與橘色。

 

  為什麼藍橘配色會這麼流行呢?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思考,這兩種顏色是我們最常見到的自然光源顏色。點燃瓦斯爐,你會發現火要不是藍色,要不然就是橘色;在清晨或黃昏時,天空會是藍色到橘色的漸層。藍色與橘色,本來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顏色。

 

  再者,藍色與橘色,也是強烈的對比色。在一般「紅—黃—藍」的色彩系統中,藍色的互補色正是橘色。這樣的對比造就了強烈的戲劇效果,比方說人們就把安全感跟顏色連結起來:橘色是溫暖而安適的顏色,而藍色是冷漠而疏離的顏色。

 

  另外,藍色與橘色更是處在色溫軸線上近於不同兩端的對比色。大致上來說,色溫是某種物體加熱時的顏色,包括有從紅色、橘色、黃色、白色到淺與深的藍色等等,跟瓦斯爐上的火焰顏色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跟我們的直覺不一樣的是,紅色火焰的溫度其實是比藍色火焰要低的;同樣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到色溫上面,色溫越高就越藍,色溫越低就越偏橘紅。而由於色溫一直以來都是電影攝影的重要因素,電影畫面的色調會經常出現橘色或藍色,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九九六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充斥著大量的橘紅色調。

 

  以膠卷拍攝來說,膠片有分所謂的日光片(daylight film)與燈光片(tungsten film)兩種,對應的正是日光燈偏藍的顏色,以及鎢絲燈偏橘紅的顏色。雖然數位攝影的白平衡系統還可以有其他的色調調整軸線,但從紅到藍的色溫軸線仍是最主要的調整選項。燈光器材也是同樣的情況,主要分成鎢絲燈色與日光色兩種,再輔以橘色與藍色的燈紙去調整燈光的色溫。所以,不管是藍色還是橘色,只要換另一種膠片或換燈光組,其實都很容易達成。一九八二年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經典的藍色調電影:片中大部分的街景都下著雨、飄著霧,這樣的冷漠感就是透過藍色調所傳達出來。一九九六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則是以橘紅色調來強化劇中的激情與能量。李屏賓攝影的《海上花》更用了日光片去拍偏橘紅的燈色,創造出妓院裡昏暗曖昧的暖色調畫面。

 

  不過這些都沒有辦法真正說明為什麼藍橘配色在最近才突然流行起來。在西元兩千年之前,還是有很多電影屬於比較寫實的彩色調,如《阿甘正傳》。即使是《銀翼殺手》或《海上花》這種色調偏重的片中,強烈的藍橘對比還是較少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面。但反觀二○○一年起始的《哈利波特》系列、二○○七年的《變形金剛》系列,或者大部分由英雄漫畫改編的電影,藍橘對比幾乎無處不在;《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2015)與《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 2010)更是到了片中幾乎只剩藍與橘兩種顏色的地步。也可以看看同樣是拍攝蝙蝠俠的系列電影,提姆.波頓版本的《蝙蝠俠》(1989)與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前者比起藍橘對比,倒不如說是黃紫對比,並沒有強烈的偏向某種顏色─即使是夜晚的街頭,唯一的色調也只是黑;後者則是大量的使用有「電影感」的色調,並且在大部分的夜晚場景中,可看出明顯的藍橘對比。明明後者已經幾乎脫離「漫畫」的改編,為什麼諾蘭版本的蝙蝠俠電影反而色調比較重,甚至更多藍橘對比呢?

 

諾蘭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便已經進入藍橘對比的宇宙。

 

  膠卷數位化

 

  這要說到一個在二○○○年出現的新技術了。在這以前,數位電影還沒有普及,不管是拍攝部門還是放映部門,用的大多都還是膠卷。後製部門是最先開始數位化的,但主要是製作明顯可見的電腦特效,做完特效之後,還是得印回膠片上。雖然剪接系統已經在九○年代由AVID公司推動,逐步革新成數位化的非線性剪輯系統,但早期的非線性剪輯系統只能處理低畫質的影像,在後製流程中它只會輸出一個剪接點決定列表(EDL),高畫質的後製必須用膠片素材依照這張表去重新組合,這個過程稱為套片。而這些後製用膠卷,就是所謂的中間片(intermediate),意指沖洗出來的原始膠片與放映用的拷貝中間的膠卷。也就是說,二○○○年以前,我們在戲院所看到的電影影像,除了那些加了電腦特效的片段之外,都只有經過沖洗與拷貝等處理而已,並沒有真的轉成數位檔案再印回膠片上。

 

  然而在二○○○年,名導柯恩兄弟(Coen Brothers)決定為他們的新片《霹靂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做一件創舉:為了要全片都呈現出復古色調,他們將膠卷進行數位掃描,轉成2K畫質的數位檔,並用電腦系統去調色。這是第一次一整部電影都被數位化:之前雖然已經有很多片有數位化,但都是局部的,而且通常是為了特效;反之,《霹靂高手》卻很少特效。掃瞄出來的數位檔,基本上取代了原本的中間片,所以人們就叫這個數位檔為數位中間片(digital intermediate),或者簡稱為DI。

 

  數位中間片雖然畫質不如電影底片高,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容易操弄,尤其是調色。加上當時數位特效的需求越來越多,數位中間片很快就變成業界標準。膠卷時代的電影其實也有調色的程序,但是除非上色或使用遮罩,否則大多只能在沖洗過程中透過調整曝光或浸泡時間來修改整個影像的亮度或者色彩之間的平衡,而且要等到沖洗完成才能看到成果。數位調色相對靈活許多,可以針對各種顏色做個別的調整、微調亮部、中間與暗部等區塊的顏色,而且是調整完馬上就可以看到成果。這讓調色正式成為一個創意發展的園地─原本主要是在拍攝時由膠片、燈光與美術來決定影片的色彩,現在所有的色彩到後期都可以調動,甚至是重新創造。

 

  由名稱上的變遷就可以看出這項技藝的定位變化,膠卷時代叫作「色彩定時」(color timing),意指在沖洗膠片時抓好時間,以還原拍攝時的顏色;後來又稱「色彩修正」(color correction),意指將錯誤的曝光與色彩調回正確而統一的。數位調色興起之後,雖然還是有人稱之為色彩修正,但色彩調整(color grading)這樣的稱呼也變得流行起來,因為它更強調調色的創作。

 

  逃不了的臉色

 

  數位調色與膠片調色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分別,就是數位調色更容易創造出同一畫面內的對比。假設某個畫面的前景是一個人臉的特寫、背景是昏暗的街道與陰沈的天空;數位調色可以輕易地把這個人的臉變亮、背景變暗,或者把人臉跟背景的顏色區分開來,但膠片調色時,除非原本兩者的亮暗對比夠大,否則很難做到跟數位調色一樣的對比效果。

 

  不過數位調色的強大,對電影色彩的多樣性來說卻不一定是件好事。為什麼呢?如前面所說,調光師通常會把人臉跟背景的顏色區分開來、拉大對比。這於理有據:畫面裡最重要的元素,通常就是角色的臉,所以越突出越好。然而人臉的顏色是偏橘色的,無論是白人、亞洲人還是黑人都是如此,所以調光師會把人臉的顏色拉往橘色方向,然後把背景拉往藍色方向以創造對比,加強戲劇效果。一切都很合理,對吧?但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藍橘配色的電影這麼多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於電影格式日趨複雜,拍一部電影可能會在文戲跟風景的部份用A攝影機拍、特效用B攝影機拍、運動鏡頭再用C攝影機拍,導致素材的色彩不一。為了要讓整部片的影像風格統一,或至少同一個場景不會變得好像是在不同地方拍的,調光師可以為所有的鏡頭覆蓋上一層色調。如果同一場景的畫面全都是偏藍色的,那它至少在色調上就統一了。再加上為了把背景的色調跟人臉的橘色調做出對比,藍橘配色自然就成形了。

 

  你喜歡藍橘配色的電影嗎?或者,你已經對藍橘配色感到麻痺,無法再被它吸引了呢?下次看電影,或許可以試著觀察影片的調色方式,說不定會有意料之外的發現。

 

 

《電影冷知識:跨越銀幕之外,我們都想探索的電影製造祕密》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電影冷知識:跨越銀幕之外,我們都想探索的電影製造祕密》

作者:許立衡、張凱淯

出版:PCuSER電腦人文化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