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人生遊戲的第二回合:破碎的夢想由子女來實現

越是把孩子視為自己一部分的父母,就越可能希望藉由孩子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由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艾迪‧布魯姆曼(Eddie Brummelman)教授領導、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越是把孩子視為自己一部分的父母,就越可能希望藉由孩子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研究共同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心理學教授布拉德‧布希曼(Brad Bushman)指出,研究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何某些父母懷抱著「星爸星媽夢」,強迫不情願的孩子成為藝人或運動明星。「有些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人生的延續,而非有其他夢想的獨立個體。這些父母將破碎的夢想強加於孩子身上,希望他們達成自己無法實現的目標。」他說道。

 

  雖然研究結果不令人訝異,但此前從未有研究做過相關實驗。布希曼教授說:「從心理學發展之初就有一些理論認為,父母會把自己破碎的夢想轉移投射到孩子身上。但這種說法從沒有經過實驗證明,直到現在為止。」

 

「這些父母可能會沉浸在孩子的成功光芒中,以減輕過去沒有實現夢想的缺憾和失望。」

 

  這項在荷蘭進行的研究,受試者包括73名家中育有8至15歲孩子的父母,平均年齡為43歲。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完成一份量表,衡量他們將孩子視為自己一部分的程度,從完全獨立到幾乎當成附屬品。他說:「這份量表常見於心理學實驗,被認為是一項非常可靠的評估。」

 

  接著研究人員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父母列出他們人生中未能實現的兩個夢想,並寫下為何這些夢想重要。第二組父母也做類似的事情,只是主要是思考親朋好友未實現的夢想,而不是自己的夢想(以確認父母未實現的夢想是關鍵問題)。這些父母的夢想包括成為職業網球選手、撰寫並出版小說,或是成功創業等等。

 

  研究結果顯示,越是把孩子當成自己一部分的父母,就越可能將破碎的夢想投射到子女身上。布希曼教授說:「這些父母可能會沉浸在孩子的成功光芒中,以減輕過去沒有實現夢想的缺憾和失望。」布希曼教授提到,後續研究將繼續探究這種心態與行為,可能如何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

 

 

圖片出處:Abraham Puthoor@flick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