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壞掉的」中世紀獅子

最近推特上流行「#notalion」標籤,眾多中世紀歷史學家和愛好者分享中世紀歐洲藝術裡「最不像獅子的獅子」。

 

  獅子長久以來一直是威風凜凜、霸氣的王者象徵,但最近推特上流行「#notalion」的標籤,眾多中世紀歷史學家和愛好者分享中世紀歐洲藝術裡「最不像獅子的獅子」。

 

  為什麼這些獅子長得這麼不像真正的獅子呢?學者康斯坦丁‧烏德(Constantine Uhde)在1872年的研討會提到,在早期基督教和羅馬式雕塑中:「獅子的外貌逐漸失去原本的動物特徵,雖然說來很奇怪,但牠變得越來越擬人化。」更可能的解釋是,中世紀歐洲沒有太多真正的獅子讓藝術家們參考,而容易取得和複製的素材也同樣缺乏真實性。

 

中世紀歐洲藝術的獅子。

 

  不過,藝術史學家查爾斯‧卡特勒(Charles D. Cuttler)則在著作《藝術和歷史》(Artibus et history)寫道,儘管現實世界的獅子大多棲息在非洲和亞洲:「但歐洲有許多關於牠們存在或繁殖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各個宮廷,接著還有各個城市;早在西元1100年,羅馬教皇就在羅馬養過獅子。到了十三世紀,藝術家維拉德‧德‧霍納庫爾(Villard de Honnecourt)繪製了一幅題為〈al vif〉的獅子素描,但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在哪裡看到這隻獅子。

 

維拉德‧德‧霍納庫爾繪製了題為〈al vif〉的獅子素描。

 

  十三世紀的佛羅倫斯曾擁有獅子;十五世紀的根特宮殿也養過一群獅子;荷蘭伯爵也在1344年後的某個時間在宮廷建造過一棟獅舍,所以歐洲藝術家要獲得有關獅子的資料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其他學者推測,中世紀獅子之所以被畫得如此崩壞而不像真正的獅子,很可能是因為藝術家參考古老的獸類或野獸寓言集,在風格方面受到了影響。

 

  藝術史學家黛布拉‧哈西格(Debra Hassig)在《人類學與美學》(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一書寫道:「藝術家單純選擇要描繪的動物,而不是它們附加的道德寓意,因此在意象表達上擁有更多的自由:這些野獸讓藝術家有更多自主權,自由地展現設計與其他審美偏好。」哈西格引用十二至十三世紀初之間出版的《阿什莫爾動物寓言》(Ashmole Bestiary)為例,該書幽默的描繪一頭雄獅害怕公雞的情景,旁邊的文字則註解這隻獅子的性格怯懦;這些圖畫不藉由語言解釋,而是透過兩種動物的擬人化表情來傳達訊息。

 

體型看起來跟家貓差不多的獅子。

 

臉看起來像人類的獅子。

 

拉小提琴的獅子。

 

 

 參考資料:JSTO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