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謎因起源考:木板只用一次好浪費啊

《海上新聞》的英國船和土耳其船。

 

  對歐洲早期的印刷商來說,製作一個木刻印刷板的成本昂貴且費力,為了不浪費他們會將木板回收再利用,繼續描述其他內容完全不同的歌謠詩歌(十六至十七世紀英格蘭地區印製在單面大幅紙張上的民謠)。相同的圖案擁有截然不同的含義,這種具重複性和依靠文字賦予意義的相互作用,有如現代的謎因文化。

 

  在1609年出版的新聞小冊《海上新聞》(Newes from Sea),講述惡名昭彰的英格蘭海盜傑克‧沃德(Jack Ward)與荷蘭海盜丹瑟克(Zymen Danseker)的惡行。沃德和丹瑟克的名號在英格蘭家喻戶曉,他們作為土耳其海盜船的傭兵,專門洗劫來自英格蘭、西班牙和法國等基督教國家的商船。在這篇印刷品上,慈善號的英格蘭商人驚恐地看著一艘由沃德船長率領的土耳其船,在公海上追逐著法國商船。內容寫道:「我們的眼睛目擊了他們抓住商人和船長,並將他們活活吊死在甲板上……我們親眼見到的場景,讓每個憎恨惡徒的人都會以眼淚哀悼亡者。」

 

  小冊封面印製一幅圖案,描繪一艘英國船和一艘土耳其船面對面(從新月旗和包頭巾船員判斷)以及兩名不幸被吊在桅杆的死者,完美地概述了文字表達的悲痛情景。

 

相同的兩艘船被印在不同的刊物上,原本被吊在桅杆的死者也不見了。

 

  這些印在小冊上的圖案,並不是專門為特定事件製作的一次性木板。1609年至1617年間,這些木板被愛德華‧奧爾德(Edward Allde)和喬治‧埃爾德(George Eld)等倫敦印刷商不停轉手或租借出去。例如1617年喬治‧埃爾德在另一本新聞小冊中也使用相同的木版,描述英格蘭商人與土耳其海盜英勇作戰的慘烈故事。這兩艘船後來一再出現在歌謠詩歌的印刷物上,每次都有不同的時空背景,也擁有不同的代表意義。

 

  這種能夠再利用的木板是近代印刷產業的標準配備,當通俗文學逐漸受到普羅大眾喜愛,十七世紀英格蘭的木板需求也越來越大。印刷商和書商為了爭取讀者和同業競爭,必須迅速地生產大量內容,同時以醒目圖案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木版是印刷商的主要開銷,因為它需要高品質、具彈性的木材和精湛的雕刻技術,才能製作出貼切且實用的圖案。因此為了節省成本,出版商和印刷商開始將木板用數種不同方式重新再利用,而不是製作新的木板插圖。

 

  每塊木板都可以想成一種謎因原型,透過不同的文字解釋賦予圖案不同的意義。這種情形在當時非常普遍且應用廣泛,從新聞小冊子到政治宣傳物都能看到,其中又以費用便宜且能大量印製的歌謠詩歌為大宗。

 

十七世紀的兩首歌謠〈A sweet and Pleasant Sonnet, Entituled, My Mind to me a Kingdom is〉(左)和〈A Dream of a Sinner〉(右)。

 

  十七世紀的兩首歌謠〈A sweet and Pleasant Sonnet, Entituled, My Mind to me a Kingdom is〉和〈A proper new Ballad of a Dream of a Sinner, being very fore troubled with the Assaults of Satan〉中出現的三名男性圖案便是最好的範例。他們從左至右分別是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馬許(Christopher Marsh)所命名的「問候男」(因為他伸出手親切的問候對方),以及「統治者」和「手杖男」。

 

大約75%的「問候男」呈現正面形象,讓讀者產生欽佩與同情的感覺。

 

  馬許對於「問候男」木板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他至少出現在一百多個現存的歌謠中,這個披著斗篷、戴著帽子並伸出手的男性,可說是歌謠裡不可或缺的形象,超過21個不同出版商都曾用過他。馬許認為,大約75%的「問候男」呈現正面形象,讓讀者產生欽佩與同情的感覺。在一首甜蜜而愉快的十四行詩中,他扮演世俗的哲學家沉思著愛德華‧德懷爾(Edward Dwyer)的名詩。而在〈Truth’s Integrity〉裡,他呈現給讀者的樣貌是親切和藹的情人。

 

〈A Dream of a Sinner〉裡的「統治者」(左),以及〈David and Bersheba〉裡化身為大衛王的「統治者」(右)。

 

  「統治者」在〈A Dream of a Sinner〉裡可能代表國王查理二世,或是故事裡另一名在罪人睡夢中出現的主要角色「耶穌基督」;在1685年的歌謠〈David and Bersheba〉裡,「統治者」化身為《聖經》中的大衛王,儘管光從木板圖案很難猜出,但藉由文字便能得知男子身分;而這首歌謠旁邊的女性形象則代表拔示巴,儘管她穿的服裝很明顯不是《聖經》時代會出現的裝扮。

 

「統治者」在〈Great Britain’s Triumph〉很可能只是王權的象徵,不是特別代表哪個君主。

 

  1697年的歌謠〈Great Britain’s Triumph〉描述各國簽署雷斯威克條約(Treaty of Ryswick)結束長達九年的大同盟戰爭。此時的「統治者」沒有特別暗示代表哪個國家:他可能是英國國王威廉三世,也可能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由於兩者都在歌謠中被提及,「統治者」很可能是作為王權的象徵。

 

「手杖男」在眾多歌謠中具有共同特點:每次出現都意味著救贖,安慰那些生活條件較差的族群。

 

  「手杖男」同樣在許多歌謠出現過。在〈A Dream of a Sinner〉他是標題所說的罪人,在睡夢中遇見基督和撒旦。醒來時,他瞭解到自己能從撒旦手中得救,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犧牲,一個非常典型的基督教道德故事;在1670年代的〈A Discription of Plain-dealing, Time, and Death, Which all Men ought to mind whilst they do live on earth〉他也用類似形象出現,代表具有良心的普通人,告誡讀者在世時要多做善事。

 

  「手杖男」在眾多歌謠具有共同特點:每次出現他都意味著救贖,安慰那些生活條件較差的族群,告訴他們:「你可能是窮人,但所有人都是罪人,無人能倖免於罪的代價『死亡』。」

 

出現在〈A Discription of Plain-dealing, Time, and Death, featuring Plain-dealing and Conscience〉的手杖男。

 

  作為一種集體文化現象,謎因並非現代獨有,也沒有因木板被取代而消失。十七世紀印刷商千辛萬苦製作出重複利用的木板,正如現代人必須用正確的關鍵字搜尋圖庫,挑選適合傳達文字的圖案。它們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圖案也因文字而被重新賦予新的意義。最大的差別在於,印刷商和書商不再是唯一能夠詮釋圖案的人,而是任何人都能透過下載圖片寫下文字,並在網路上分享謎因。

 

 

參考報導:Public Domain Review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