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偏見到榮耀:搖滾讓刺青再度偉大

石牆暴動激發出了全美的同性戀解放運動以及為同性戀者爭取權利的訴求,刺青界中也出現了支持同性戀者的設計。

 

文|David McComb

譯|李佳霖

 

  1969年6月紐約市警方突擊了位於格林威治村的石牆酒吧,這間店在當時是紐約市內僅有的少數幾間歡迎同性戀顧客的酒吧。警方的粗暴舉動為這場突發性的搜索帶來混亂,混亂所引發的石牆暴動激發出了全美的同性戀解放運動以及為同性戀者爭取權利的訴求。不久後,刺青界中也出現了支持同性戀者的設計,許多行動派選擇在身上紋下這些圖樣以示他們的政治立場。

 

  在19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潮流橫掃西方之前,刺青行為多半是一種叛逆的標記、對於愛國主義的支持、隸屬於某個團體的團結性象徵,或是一種賺錢維生的手段。但當時序進入1970年代後,社會的變遷為刺青開拓出截然不同的活路。

 

  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以及女性解放運動帶來的影響非同小可──這些運動都是由渴望改變現狀的行動派發起──一群全新的群眾生平首度登門造訪刺青店,以示他們對於這些訴求的支持。雖然美國和歐洲的刺青店牆上或型錄上可見的依舊不脫老派圖樣,但勞工階級或對社會不滿的份子身上的刺青,開始可以見到帶有政治訴求的設計,像是反核武標誌或是和平鴿。

 

  1970年代中期當這些運動退燒後,新時代運動取而代之地崛起。有別於1960年代呼籲大眾參與政治、改變世界的訴求,社會大眾對於道教、卡巴拉或是新異教主義的深奧內涵開始產生興趣,在持續攀升的熱潮下出現了一群追隨者,他們將注意力轉向內在,探索靈性與自我幫助的概念。這股看重個人價值更勝於群眾力量的潮流將刺青帶往了新的境界,有閒錢可以報名新時代心靈課程的中產階級們將刺青視為一種自我表現的手段。相較於大量生產的圖樣,客製化設計的需求開始成長。

 

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手腕上的刺青──這個翡冷翠風的手環圖樣是由歌手本人設計、萊爾‧圖特爾操刀──經常成為攝影時的焦點,這讓許多她的女性粉絲也開始挑戰傳統,嘗試刺青。

 

  同一時間,紋身藝術開始自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中解放,為過去感到被西方刺青界拒於門外的女性群眾敞開了大門,過去被視為女性化的圖樣──像是動物、花朵或是其他取材於大自然的設計──開始在刺青設計中嶄露頭角。社會大眾對於刺青觀感產生變化這一點,同時也反映在接觸刺青的女性藝術家的數字增長上,許多人日後自己展開了工作室,以女性顧客為客群,滿足她們的需求。

 

  就在更多元化的族群對刺青產生興趣的同時,刺青界內部也歷經了一段自我規範的時期。像是舊金山的刺青師萊爾.圖特爾(Lyle Tuttle)就善用了這股社會大眾對刺青湧昇興趣的新潮流,在加強這個產業的清潔面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拉高了衛生與消毒的門檻,讓那些在過往認為刺青店是只有重機車手跟罪犯才會出入的場所的族群也願意登門消費。

 

  專業意識的提升與消費群眾的變化,創造出新秀得以出頭的環境。20世紀初期的刺青師比較像是工匠,他們複製標準、公式化的圖樣以換取報酬,但是社會大眾對於刺青萌生的興趣激發了一群年輕藝術家將人體做為畫布來表現,他們提供客製化服務,與顧客聯手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設計。

 

  唐.艾德.哈迪、克里夫.瑞凡(Cliff Raven)與唐.諾藍(Don Nolan)等西海岸的刺青師吸收了諾曼.「水手傑瑞」.柯林斯所擁護的日式刺青美學,他們運用細膩的打霧技巧與其他器具,創造結合了典型美國意象與基督教元素的大面積作品,拓展了紋身藝術的可能性。在這個時期,像是新部落風格和黑灰寫實風格(日後數十年佔據西方刺青界主流的風格)等新風格也接二連三地抬頭,另外像是觀念藝術家史百德.韋伯等人更將刺青引入畫廊和美術館,讓刺青首度被劃分至美術的範疇。

 

在雜誌、音樂次文化以及刺青展的催化下,一群將刺青視為個人重要表徵的族群彼此靠攏,往後的幾十年這個族群持續成長,將刺青去妖魔化讓刺青得以為現代人所接受。

 

  全新的群眾、創作者與刺青風格都為刺青攻佔主流文化鋪好了路,一群全新的、跨地域且遍及整個社會的刺青族群的成長,保證了這項藝術形式日後的崛起。在雜誌、音樂次文化以及刺青展──刺青展普及的契機源自於1976年1月戴夫.耶丘(Dave Yurkew)在德州休士頓所策劃的第一場國際刺青展──的催化下,一群將刺青視為個人重要表徵的族群彼此靠攏,往後的幾十年這個族群持續成長,將刺青去妖魔化,讓刺青得以為現代人所接受。

 

刺青不再是重機車手與犯罪者的專利。

 

  在1970年代刺青為許多次文化所擁抱,刺青展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刺青愛好者獲得了展現他們對於紋身藝術熱情的舞台,讓主流社會知道刺青不再是重機車手與犯罪者的專利。

 

梳著龐克頭的龐克族上臂紋有蘇西‧蘇克斯(Siouxsie Sioux)的頭像。

 

  龐克次文化在1970年代晚期自它的大本營倫敦擴散出去,幾位重要的表演者開始成為這一波持續成長的音樂浪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肖像也因此開始滲透進刺青界中。圖中可見一個梳著龐克頭的龐克族上臂紋有蘇西‧蘇克斯(Siouxsie Sioux)的頭像——蘇西是「蘇西與冥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樂團的女主唱,同時也是由「性手槍(Sex Pistols)」樂迷所組織的團體「布朗姆利隊」的初期成員之一。背景牆上的圖樣則是「性手槍」成員席德‧維瑟斯(Sid Vicious)和壞牙強尼(Johnny Rotten)的漫畫像。

 

龐克族女性把英國一個龐克樂團的名字「The Damned」紋在頭側頭髮剃掉的地方。

 

  音樂次文化在1970年代晚期與1980年代初期擴散,這個現象也反映在刺青店內。左上圖的圖樣是一位龐克族女性把英國一個龐克樂團的名字「The Damned」紋在頭側頭髮剃掉的地方。在左邊這個光頭族女性的圖樣上,可見到她身上紋滿許多與音樂次文化相關的詞彙,包括像「England」這個華麗的字樣,以及「Oi」這個感嘆詞。

 

她身上紋滿許多與音樂次文化相關的詞彙,包括像「England」這個華麗的字樣,以及「Oi」這個感嘆詞。

 

  前衛搖滾這樣的音樂類型雖然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卻為反體制、我行我素的龐克族所不屑,但是1970年代泰迪男孩的風潮在「性手槍」出現後依舊挺了過去,直至1980年代初期為止持續享有人氣。這張照片攝於1982年舉辦於曼徹斯特的一場泰迪男孩的聚會上,這個梳著飛機頭的樂迷展現了背上這個靈感得自1950年代鄉村搖滾的刺青。

 

1982年舉辦於曼徹斯特的一場泰迪男孩的聚會上,這個梳著飛機頭的樂迷展現了背上這個靈感得自1950年代鄉村搖滾的刺青。

 

  美國樂團「迷途貓(The Stray Cats)」的存在讓鄉村搖滾樂捲土重來,直至1980年代初期都屹立不搖。團員之一的布萊恩‧塞瑟(Brain Setzer)身上的招牌刺青讓人憶起1950年代的叛逆青少年和搖滾樂黎明期,他們的活躍也使得刺青持續有機會曝光於世人眼前。

 

布萊恩‧塞瑟(Brain Setzer)。

 

  1970年代晚期,林立於洛杉磯日落大道的無數音樂俱樂部為重金屬音樂這個新潮亮麗音樂類型的出現鋪路,包括像「克魯小丑樂團(Mötley Crüe)」「Ratt」和「W.A.S.P.」等樂團的成立。雖然華麗金屬是受到70年代初期「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和「深紫(Deep Purple)」等樂團的啟發,這股音樂新浪潮同時也在演出時結合了華麗的舞台表演與濃妝,刺青也是另一項不可或缺的元素。華麗金屬中享樂主義風格的歌曲傳播了對於性、藥物以及脫軌行為的崇尚──多半還會結合撒旦崇拜或是邪惡這樣的主題──也因此樂團成員們身上也會紋有具攻擊性的反社會圖樣,像是骷髏頭、惡魔或是魔鬼。

 

「W.A.S.P.」吉他手克里斯‧霍姆斯(Chris Holmes);猶太祭司的羅伯‧哈爾福德(Rob Halford)。

 

  「猶太祭司(Judas Priest)」在1980年代推出的專輯「鋼鐵帝國(British Steel)」在全球熱賣,這一點對於重金屬音樂界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隔年MTV開台,毫無間斷地持續放送硬式搖滾,提升了諸如猶太祭司的羅伯‧哈爾福德(Rob Halford)等音樂人的國際知名度,同時更讓他們身上的刺青觸及一群更為廣泛的群眾,而非單只有參加現場表演的樂迷。

 

奧齊‧奧斯本(Ozzy Osbourne)。

 

  奧齊‧奧斯本(Ozzy Osbourne)胸部上這個表情猙獰的骷髏頭是1970和80年代,在重金屬樂團之間發酵擴散的刺青熱潮中最受到青睞的一個典型圖樣。奧斯本在被問及這個圖樣所代表的意涵時,直截了當地回答說:「這是我丈母娘。」

 

 

(本文為《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部分書摘)

 

《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 100 Years of Tattoos

作者:David McComb

出版:原點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