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負責上戰場真的是生物學引致的必然嗎?

男性愛打仗而女性不愛的原因,並非出於態度或能力上的性別差異,而是因為機會。 

 

  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生物科學家在新研究《為什麼戰爭是男性的遊戲?》(Why war is a man's game)中,試圖解開為何古今中外的戰爭主要是男性之間的衝突。他們指出,戰爭基本上專屬於男性之間,代表占另一半人口的女性「未能參與戰爭」。研究人員認為,男性愛打仗而女性不愛的原因,並非出於態度或能力上的性別差異,而是因為機會。

 

  這項研究基於模擬數學分析,聚焦於男性和女性投入戰爭的方式如何隨時間演變,並顯示出同性之間會互相影響。過去的假設認為,男性愛打仗是因為兩性根本差異導致的結果,例如男性一般來說更強壯,所以作戰更有效率。

 

  真的是這樣嗎?研究的共同作者阿爾貝托‧麥可萊帝(Alberto Micheletti)在《皇家學會報告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解釋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性別差異不是解釋女性不去打仗的必要因素。我們發現當一個性別多數積極參與戰爭,連帶鼓動其他同性也這麼做,最終導致單一性別在戰場上作戰。」

 

  但為什麼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呢?他接著說:「這完全取決於祖先群體中占主導地位的行為。遠古的男性傾向於投入戰爭,鼓舞更多其他男性參與——最後演變成只有男性參與戰爭遊戲。」

 

「性別差異不是解釋女性不去打仗的必要因素。當一個性別有多數人積極參與戰爭,連帶鼓動其他同性也這麼做,最終導致單一性別在戰場上作戰。」

 

  麥可萊帝和其他研究作者強調,一切都是由機會決定:如果女性一開始更具攻擊性,她們今天可能會是主要作戰的性別。這種情形在其他物種身上也能觀察到,例如在斑鬣狗的社會,只有雌性會攻擊其他群體,而人類社會只是剛好相反。

 

  研究表明「性選擇」仍然是重要的因素,男性之間在生育機會方面的競爭可能讓男性演化成更具攻擊性,進而影響他們更早開啟戰爭。戰爭是對於資源和繁殖機會的爭奪,所以從達爾文主義的角度來看,男性比女性從戰爭中能獲得更多利益。

 

  未參與研究的密蘇里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格里(David Geary)教授評論:「他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不是單純研究天生攻擊性和參與戰爭的性別差異,而是探討為什麼戰場上幾乎都是男性。」

 

  格里表示,該研究的結論是「性別差異中的男性生理優勢與參與戰爭相關,相對於女性更能降低成本。尤其是群體中的多數男性都參與戰爭,傳統環境的人們也傾向於待在生長的群體中,使他們更認為打仗是男性天經地義該做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8歲的法國抵抗運動成員Simone Segouin執行過俘虜德軍、使火車脫軌和炸毀橋樑等危險任務。

 

  不過這項研究並沒有計算歷史上女性被禁止參戰的因素。格里認為:「我們沒有考量到女性可能被嚴格禁止參與戰爭的可能性,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瞭解自然選擇如何影響參與戰爭的動機。」

 

  對於近代歷史上的女性而言,參加戰爭不是她們可以自由選擇的事情。著名的女戰士故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她們無視社會的法律與規範,經常非法地投入戰場。例如在美國南北內戰期間,法律並不允許女性打仗,但據估計約有四百名女性為上戰場而偽裝性別從軍。今天,雖然美軍由16%女性組成,但直到2015年才修法允許她們進入前線戰鬥。

 

  格里指出,當代社會經常將「男性主導戰場歸因於生物學基礎上」,反而影響女性的從軍意願,祖先行為至今仍然影響軍隊的女性數量,而軍隊文化也從未讓女性更容易融入其中。

 

研究原文:Why war is a man's game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