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就在這裡,你們卻沒注意到!《This is高第》

 

安東尼.高第創造了現代最奇特、最離經叛道的建築遺產。在一八七八年他的畢業典禮上,巴塞隆納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大喊:「各位,今天在我們眼前的不是個天才,就是個瘋子!」 

 

他在天井貼滿了白色及蔚藍色的磁磚,圖樣繁複,樓下主要貼的是白色磁磚,每往上一層樓,顏色轉為深藍色。陽光從屋頂開口灑下,泛著飽滿的深藍光暈,簡直跟潛水員從海底透過海水,看陽光照耀上方世界的光景沒兩樣。

 

文|莫莉.克萊普爾(Mollie Claypool)

譯|李之年

 

  一九二六年六月七日一開始跟高第平常的日子沒兩樣。在工地忙了一整天後,他出發前往哥德區的聖費利佩內利教堂做晚禱及告解。學生時代他都在那區度過,路程要半小時。據旁觀者的說法,高第被三十號電車撞倒在加泰隆尼亞議會街(Carrer de les Corts Catalanes)路緣,倒下時撞上路燈。電車司機卻稱高第過街時沒在看路。

 

  見高第沒回聖家堂,教堂牧師吉爾.帕雷斯(Gil Parés)和高第的助理便開始沿他平常走的路線找人,卻只發現有個「口袋裡放了本福音書,內衣用安全別針別起的」不知名男子被送到聖塔克魯茲醫院。醫院員工堅稱這位知名建築師不在院內,但帕雷斯執意大喊:「可是他就在這裡,你們卻沒注意到!」結果高第是以「安東尼.宋蒂」 之名入院。

 

  高第苟延殘存了三天,呈半昏迷狀態,模樣看似「安詳」,但「痛苦萬分」。他偶爾會喃喃「耶穌,我的天啊」。走廊上一群朋友、助理、前贊助人、政客大排長龍,等著探病,向他致意。他終於在六月十日下午嚥下最後一口氣。他朋友羅倫齊.馬塔馬拉的兒子裘安還替他做了一張銅製死亡面具。

 

  後來人們說,高第的死與他清苦的生活脫不了關係。他邋遢的外表想必導致他延誤就醫、接受治療:無論是在場目睹意外發生的人,還是出手幫他的人,沒有一個認得出他就是那個名聞遐邇的建築師。好心人招了好幾台計程車,但司機以為他是身無分文的流浪漢,拒載他去醫院。事後這些吝於助人的司機還被市長罰錢。

 

  相較之下,高第的葬禮則相當「隆重」,大街上數千名哀悼者從醫院排到聖家堂,他被安葬在那裡的地下室。幾乎每個專業機構、贊助人或高第曾共事過的夥伴都派人參加出殯。訃文略過他飽受爭議的固執不提,稱他是天才和聖人,他全心信奉天主,靈性深根,也因此造就了聖家堂,聖殿雖仍未完工,卻已高聳於巴塞隆納天際。

 

大街上數千名哀悼者從醫院排到聖家堂,他被安葬在那裡的地下室。

 

  化為烏有

 

  高第過世時,聖家堂只有誕生立面的聖巴拿巴塔完工。在他死後,工程進度大幅延宕──不過倒未曾完全停工。沒了這個發號施令的老頭從募款到設計全面監督,工程頓失動力。不過他的工作室倒是完好無損。數十年來,這裡不只成了存放工程心血的寶庫,奎爾公園的房子關閉後,也成了他放置畢生心血的檔案室。據賽薩.馬丁奈爾說,高第到死之前設計或建造了逾六十棟建築,巴塞隆納有不少,但西班牙、法國各地也有,甚至連美洲都可見。

 

  聖家堂屹立了十年,直到西班牙爆發內戰,戰火波及全國各地,無一處倖免。聖家堂在一九三六年戰爭爆發時,便遭到攻擊,暴徒進軍地下室,摧毀高第的工作室。他的研究手稿、草圖、素描全數燒毀。為數眾多、耗心血製成的石膏模型碎成數百片。在悲慘的一週僥倖逃過一劫的好運不再降臨。

 

聖家堂和高第的工作室遭火舌吞噬,一九三六年。

 

 

  我的委託人不急

 

  即使是內戰也終止不了高第的天大工程, 聖家堂在一九三八年復工時,戰爭尚未結束,加泰隆尼亞也尚未正式被納入將軍弗朗西斯柯.佛朗哥將軍的專制政權。高第心目中的聖家堂是出於信仰與愛所打造的,就像理想化的中世紀宏偉大教堂建蓋過程。工程持續集眾人之力進行著,證明了這一點。戰時建物受損,修復工程刻不容緩,尤其是地下室,於是高第晚年密切合作的夥伴法蘭契斯科.寶拉.奎塔納.維達(Francesc de Paula Quintana i Vidal) 自告奮勇攬下。重要的是──趁和高第共事的人仍記憶猶新時──他把重心先放在修復高第製作的模型上,有時甚至還重新製造。

 

安東尼.高第,一八八三年至今。

 

  由夥伴或好友接手高第的工作的傳統,在相關人士仍在世時,持續了四十年。高第對聖家堂的遠景持續帶領眾人趕工。無法靠他合作夥伴的記憶指點時,便參考工作室的照片或可一窺大師其他構想的紀錄證據,來細繪設計圖。為了不負高第的精神,資金短缺時(戰後數十年間常如此),教堂組織會發起募款活動。一九六一年,一間博物館在(緩緩成形的)受難立面地下室開幕,好帶來更多收益。

 

  一九五○年代初,誕生立面的樓梯總算完工,一九七六年受難立面的巨塔也大功告成,與對面誕生立面的塔樓有如一個樣。工程雖牛步,但穩扎穩打,就像高第老愛掛在嘴邊的話:「我的委託人不急。」

  

  逐漸成形

 

  一九七九年,一名就讀劍橋大學的紐西蘭年輕建築師馬克.布利(Mark Burry)寫畢業論文搜集資料時「發現了」高第。自那時起,他便一直致力於推廣聖家堂,不只要加泰隆尼亞注目,更要讓全世界注意到它的存在。在他的推動下,這座聖殿的建造工程亦成效斐然。這番努力長達將近四十年。

 

聖家堂預計在二○二六年、高第百年冥誕時完工。

 

  一九九○年,布利以建築師及學術顧問的身分,在工地與現已第五代的聖家堂建築師並肩合作。他開始摸索利用快速發展的電腦技術建造建築模型。此進展使得以「高第的精神」規劃、執行教堂其餘部分的設計簡單了許多。他們利用數位工具,並參考高第以前的合作者留下的筆記和照片,來研究教堂已蓋好的部分。有個天大的發現,是高第構思聖家堂時,全以直紋曲面為根基。了解這點,這些建築師也就明白了高第做的幾何決定,也想通了其餘結構他將會如何設計。

 

  到了二○○○年,中殿、翼部以及榮耀立面陸續動工。二○一○年,教宗正式啟用聖家堂。高第起頭一百三十多年後,如今這個大工程終於進入了最後的階段。遊客已可欣賞怎樣的鬼斧神工,能讓連續的結構及複雜的幾何化為光線、動態、純粹。聖家堂預計在二○二六年、高第百年冥誕時完工。

 

《This is高第》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This is高第》 This is Gaudí

作者:莫莉.克萊普爾(Mollie Claypool)

繪者:克莉絲汀娜.克里斯托弗洛(Christina Christoforou)

出版:天培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