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藝七彩時代的化妝品戰爭

第一部特藝七彩電影《Becky Sharp》於1935年上映。

 

  無所不在的高畫質攝影機時代已經改變了我們對影像的看法。今天,每個人隨時都準備好上鏡頭,跟三O年代好萊塢的特藝七彩(Technicolor)電影相比完全不同。藝術史學家科斯蒂‧杜森(Kirsty Sinclair Dootson)寫道,兩家化妝品巨頭為爭奪電影化妝市場的控制權,曾經展開一場「好萊塢粉撲戰爭」(the Hollywood Powder Puff War)。

 

  第一部特藝七彩電影《Becky Sharp》於1935年夏天上映。這部電影因不自然的超現實色彩和「過於艷麗」妝容飽受批評。杜森寫道,問題在於彩色膠捲比黑白膠捲需要更明亮的光線,但攝影棚引進的高強度碳弧燈不但非常亮,而且還非常熱。汗流浹背的明星化著老式的油彩化妝品,迫使化妝師必須不斷上妝補色。與此同時,光線還會反射臉上的油彩化妝品從周圍環境汲取明亮的色彩,呈現出高度飽和和異常鮮豔的畫面。

 

  電影公司合作的兩間化妝品公司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伊莉莎白雅頓(Elizabeth Arden)推出了「螢幕和舞台化妝品」(Screen and Stage Make-Up),而蜜絲佛陀(Max Factor)則推出「水粉餅化妝品」(Pan-Cake Make-Up)。「螢幕和舞台化妝品」於1937年的電影《A Star is Born》首次亮相,連同日益增長的化妝品消費市場的廣告宣傳活動推出。

 

「螢幕和舞台化妝品」於1937年的電影《A Star is Born》首次亮相。

 

  諷刺的是與電影主角膚色相同的白人女孩審美觀,限縮了雅頓化妝品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時尚雜誌《Vogue》也警告讀者,如果沒有明亮的弧光燈它反而會讓皮膚顯得黯沉無光,應該留到「化裝舞會或業餘戲劇演出」使用。雅頓推出的化妝品即使運用在電影也很複雜:它包括至少兩種粉底顏色,而且必須用特定方式混合,還要搭配另一種產品才能卸妝,包裝裡當然還附上了詳盡的「使用說明書」。

 

  雅頓的妝感厚重且防水,而蜜絲佛陀推出的化妝品則呈現輕薄的半透明感,彷彿光線和空氣能穿透肌膚。它使用幾種浮在膠體混合劑裡的顏料,讓顏色跟演員皮膚相互融合。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搭配濕海綿上妝,讓化妝時間從原本的兩個小時縮短為15分多鐘。蜜絲佛陀採取高效的化妝方法,還開發出噴霧式的產品。

 

  蜜絲佛陀將化妝品銷售給普通消費者時策略也簡單明瞭:消費者只要根據「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粉底、腮紅和口紅,其中包括金色、棕色、深咖啡色或紅色。最終,藉由創造有效率的化妝方式和更自然的妝感,蜜絲佛陀贏得了特藝七彩時代的化妝品戰爭。

 

1944年上映的特藝七彩電影《Cover Girl》。

 

 

參考報導:JSTO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