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約翰照相館。

 

圖/文 鄭開翔

 

  約翰照相館

 

  類別:店舖

  座落: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

  繪畫日期:2017.09.22

 

  走在旗山老街上,瞥見這間老舊的照相館。店面雖經過重新「拉皮」,有較新穎的外觀,但色彩樸實,沒有誇張的裝飾。磚紅色屋瓦前方加裝了鐵皮的雨遮,淡藍色櫥窗裡放著一張張黑白的老照片。空白的牆面則充當了廣告的告示板,由右到左寫上了店名「約翰照相舘」。

 

  創立者張約翰早期是人像畫家,1932年從台北五股來到旗山發展,因受了一間日本照相館的影響,從此愛上攝影,於是在1938年創立了約翰照相館。會取名「約翰」則是因為張約翰的姑姑是馬偕博士的妻子,家族深受基督教影響,皆以聖經中的人物為名。

 

  圖中敞開的大門上其實還貼了一幅對聯:「約請淑女攝玉照,翰院才子影真相。」呼應著門上的橫批:「儼然廬山真面目。」這是旗山農工曾旦春老師專門為照相館寫的。雖然現在上門拍照的顧客越來越少,但照相館仍持續見證著旗山的繁華歲月。

 

  記得早期數位相機尚未普遍的時候,底片彌足珍貴,每一次按下快門都要斟酌再三。近年數位相機普及後,拍照的門檻似乎降低許多,使用者可以經由電腦特效輕易拍出看似頗有水準的相片,加上沒有底片數量的限制,更不須擔心失敗的問題,按下快門的次數倍增,過去那種對相片很珍惜的感覺就漸漸消失了。但比起電腦裡的影像檔,我仍喜歡能將相片拿在手中的實在感。我想,也許該找個機會來約翰照相館拍張照片留念吧。

 

神農街綠色老屋。

 

  神農街綠色老屋

 

  類別:住家

  座落:台南市神農街

  繪畫日期:2017.10.30

 

  這間屋子位在神農街後巷,屋主所種植的植物幾乎包圍了整棟房子。植物的造形柔化了房屋銳利的線條。一樓停放的汽車,生鏽的引擎蓋似乎回應了房子與車子的年齡。

 

  騎樓的屋簷上掛滿了一張張折疊椅,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而二樓的白色欄杆似乎在試圖為這凌亂的畫面畫下一些規範的方格。屋主個人的審美觀或生活需求,往往會讓房子產生獨特性與生活感,並引發許多聯想,這也是我深愛觀察街屋的原因之一。

 

  台南的神農街是我十分喜愛的一條街道。幾年前,神農街發展為台南重要的觀光景點,許多有文藝氣息的店家進駐,為這條老街注入了新生命,讓我在探訪老記憶的同時,也看到新一代重新詮釋與運用老屋的方式。

 

  但我最近造訪時發現,近年急速拓展的夾娃娃機與福袋販賣機商店,竟也蠶食了這條頗有古意的街道。我不願全盤否定這樣的消費方式,但這條街道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調性,也是令人神往願意一來再來的原因,如果進駐的店家可以在外觀設計、販賣品項方面多配合一下老街想傳達的整體概念,或許會更加協調或較完美些吧。

 

神燈精靈電玩場。 

 

  神燈精靈電玩場

 

  類別:店舖

  座落:雲林縣虎尾鎮

  繪畫日期:2017.08.21

 

  台灣長久以來接受各種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文化上有種包容的性格,也影響了建築的樣貌。建築師將多元文化融入本土,在融合過程中經歷實驗與文化的磨合,使得建築樣貌夾雜了多樣性的元素符號。

 

  但也有很多情況下,由於我們對於建築元素的不了解,試圖將自己認為好看的符號「拼貼」起來,常使得同一個建築上有了不同式樣的建築元素,以及造形奇特的建築景觀。

 

  這間電動玩具遊戲場,門面上最醒目的是中間的藍色神燈精靈,令人想起天方夜譚故事中,精靈能完成你所有的夢想,彷彿暗示進入這個空間便能實現你所有的願望。房屋的上方有著類似清真寺的圓頂裝飾,兩側有著裝飾花紋,中央的凹壁類似清真寺禮拜殿中的「米哈拉布」(壁龕),一般米哈拉布在其周邊會有裝飾性的經文、花卉等幾何圖案,但因伊斯蘭教禁止崇拜偶像,通常不會放人像或雕塑。

 

  也許店主在要求建築師設計時,不會去考慮其宗教或建築元素的背後意涵,但不知看在穆斯林的眼裡會有什麼感想?如果我們不要太嚴肅地探討,僅把這視為一種文化的融合,是創意的發揮,或許這樣的裝飾的確能成功吸引顧客目光,並成為台灣的特殊街景之一。

 

館前路麥當勞。 

 

  館前路麥當勞

 

  類別:店舖

  座落:台北市開封街館前路口

  繪畫日期:2017.08.23

 

  位於台北館前路與開封街交叉口的這棟大樓,原景的左右兩邊有延續的店面,我因畫面需求做了刪減,僅留下轉角這塊立面,以方便說明招牌在這棟大樓上堆疊所形成的特殊台灣風景。

 

  這個街角位置有絕佳的地利條件,走進館前路必然會看到這個巨大的建築立面,因此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從下到上整個牆面被廣告招牌團團包覆,可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

 

  街上的廣告載體總是花招百出,有將招牌綁在廢棄車輛停放路邊的廣告車,還有在機車上綁著招牌機動性遊走,甚至常出現在街角手持廣告牌的「招牌人」。招牌在高密度城市中是一種生存的工具,但對於美的要求常常是在填飽肚子後才有閒情顧及,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中會產生這樣的畫面,似乎難以避免。

 

  這樣的街景在許多人眼中或許不美,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些招牌對於不認識中文的外國人來說,只是不同顏色的色塊拼貼而已。在黃光男教授的《實證美學》書中曾提到,荷蘭名畫家歌賀內依(Corneille)先生來台北時,看到滿街的廣告招牌,認為這些圖像所交織的彩光是不可多得的現代藝術。如果將自己從在地人的身份抽離出來,用外地人的角度品味台灣的招牌,或許會出現不同的體悟吧。

 

(本文為《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部分書摘)

 

《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作者:鄭開翔

出版:遠流

日期:2019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