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在人生的雨季:《This is梵谷》

 

這本書,帶領讀者體會梵谷透過繪畫,傳達出心中的孤獨與渴求,生命的狂喜與絕望。

 

《綁繃帶的自畫像》,梵谷,一八八九,油彩,畫布( © 薩繆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倫敦科陶德藝廊)

 

文|喬治.洛丹(George Roddam)

圖|絲瓦‧哈達西莫維奇(Sława Harasymowicz)

譯|柯松韻

 

  崩潰

 

  過了六個月孤單生活的梵谷,有人作伴分外高興,但不久兩人就開始起了衝突。他們爭論寫生比較好,還是憑記憶作畫比較好,梵谷偏好前者,高更則傾向後者。如果高更對梵谷的畫稍有批評,即使再微不足道,梵谷也會陷入絕望,認為作品在朋友眼中毫無價值。此外,高更在阿爾頗得當地女人的歡心,梵谷也感到不滿。

 

  梵谷劇烈的情緒起伏,很快就讓高更感到挫敗,他才搬到阿爾不到幾週,就計畫回巴黎。梵谷一想到自己可能又會落得孤單一人,驚慌之下跟高更對峙,手上還拿著刮鬍刀。當晚,高更決意不回黃色房屋,選擇在旅館過夜,這時梵谷崩潰了,割下自己部分的耳朵,差點失血過多而死。隔天早上他被發現後送醫救治。高更啟程回巴黎,走之前也沒有去探望梵谷。

 

梵谷崩潰了,割下自己部分的耳朵,差點失血過多而死。

 

  一八八九年新年之初,梵谷再度孤單一人,畫下自己經過這場劫難後的外表。畫中的他,沉浸在憂傷的心事中,神情有些迷失,受傷的耳朵綁著繃帶。但是,畫中人的表情又帶有一股肅穆的決心。這幅畫訴說他在遇到困難時依然堅持作畫的意志。背景中架上有一面空白的畫布,準備好進行下一幅畫,一旁則是梵谷鍾愛的日本版畫。

 

  聖雷米療養院

 

  儘管梵谷無比渴望繼續工作,但他沒辦法恢復到健康的狀態。一八八九年最初的幾個月,他不時在醫院和黃色房屋間往返。三月,他拜訪老友希涅克時,試圖喝下一瓶松節油。由於梵谷行徑怪異,當地居民感到不安,集體向當地警長訴願,要求將梵谷送進瘋人病院。一開始他被關在阿爾的醫院,五月時他自願入住位於聖雷米(St-Rémy)的療養院,就在普羅旺斯東北邊十五哩外的小鎮。入院是梵谷自己的決定,當地警政單位並不認為他對人構成威脅。他隨時可以自由出院,但他想要在這裡住上一年,希望自己能痊癒。

 

  梵谷甫抵達聖雷米時,態度樂觀,認為西歐菲.貝倫醫師(Théophile Peyron)能夠幫助他。但接下來的幾個月,他不斷發病,人也越來越消沉。一八八九年下半年,他再度嘗試服毒,這回他吃下顏料。由於病情反覆,他很少獲准待在戶外,大多數時候,都得待在療養院幽閉的室內空間。

 

入院是梵谷自己的決定,當地警政單位並不認為他對人構成威脅。

 

  短暫清明的時刻

 

  即便如此,梵谷在這段時間內也有相對穩定的時候,那些時刻他對繪畫的渴望再度甦醒。在西奧的安排下,梵谷在療養院有兩間小小的房間,一間作為臥室,另外一間作為畫室,能安心存放畫具。貝倫醫師允許梵谷在有人監督的前提下作畫,認為這或許有助康復。

 

  由於這段時間內,梵谷沒什麼機會接觸療養院以外的世界,他將重心轉向記憶中其他畫家的作品。他重新詮釋米勒作品,繪製了一系列相關畫作。他也以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畫為本,描繪囚犯在中庭運動的景象,畫面令人背脊發涼。囚徒們被困在漆黑又高聳的圍牆下,列隊而行,永無止境地在庭院裡繞著圈子。由於梵谷自身的自由也受到限制,他對這些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不過,要是梵谷長時間維持穩定的表現,院方也會允許他在有看護的情況下外出散步。梵谷受到當地景觀中鮮豔的色彩吸引,一如在阿爾時,他特別喜歡療養院四周的橄欖樹,常常在外出時對著這些古老蜷曲的樹幹素描。回到畫室後,他畫下生氣盎然的銀綠色樹葉,以及湛藍清明的普羅旺斯天空。這些畫作中的筆觸帶著活力,說明梵谷在這些扭曲茂盛的樹中看到希望的象徵。橄欖樹林受盡密斯托拉風的摧殘,曝露在南方熾熱的太陽下,依然頑強地生長,就像梵谷自己的奮鬥。

 

橄欖樹林受盡密斯托拉風的摧殘,曝露在南方熾熱的太陽下,依然頑強地生長。

 

  《雨》(Rain

 

  從梵谷在療養院的房間窗戶望出去,在大片平地之外,可見幾座相連的矮丘,叫作阿爾皮耶山(Alpilles)。梵谷住在聖雷米療養院時,不斷記錄窗外的景觀,四季遞嬗時的變化。在某些作品中,麥芽甫破土而出,而另一些作品中,麥穗已然成熟,金黃色的麥穗充滿畫布,帶來夏日的暖意。另有一些作品描繪此地歲末的風景。十一月三日時,他寫信給西奧,提到他正在動筆描繪「雨的效果」,顯然畫作的主題不只是風景,還有天氣。


  梵谷的目標一部分是如實描繪這片景色。他以細長的線條來描繪雨水,疊在地上的雨是白色的,疊在天空中的雨是黑色的,一如眼睛看見雨水時,會因為背影色調而有不同的視覺感受。不過,他同時也藉由扭曲真實世界的外觀來表達受禁錮的感受,畫中圈住平地的牆比現實中的還要大,他也將遠端的牆面畫成斜的,讓畫面有種失衡的感覺,呼應他自身的心理狀態。即便如此,我們不應該認為這幅畫是瘋子的作品。梵谷依舊只在心神清楚的時候作畫,他作畫時也會審慎思量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他寫信給西奧時,會精確地描述他正在畫的作品,也會仔細地說明日後作品寄到巴黎後,該如何展示這些作品。

 

《雨》,梵谷,一八八九,油彩,畫布,費城藝術博物館。


《雨》
文生.梵谷,一八八九
油彩,畫布
73.3 x 92.4 公分(28⅞ x 36⅜ 英寸)
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紀念法蘭西斯.P.麥克漢尼,亨利.P.麥克漢尼典藏,一九八六,1986-26-36

 

(本文為《This is梵谷》部分書摘)

 

《This is梵谷》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This is梵谷》 This is Van Gogh

作者:喬治.洛丹(George Roddam)、繪者:絲瓦‧哈達西莫維奇(Sława Harasymowicz)

出版:天培

日期:2019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