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年代:1935-1945美國爵士搖擺盛世

 

  1927年由華納出品《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是第一部使用維塔聲音同步系統(Vitaphone)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中只有唱歌演奏和少部份對話為同步發聲,然而出乎意料的觀眾熱烈迴響及票房成績, 終於使多年來因保守而裹足不前的好萊塢片商願意陸續跟進;這部有聲電影的先驅似乎也預告在往後的歲月中,不但爵士歌曲、樂手將成為電影中的常客,甚至不時成為好萊塢電影公司提振票房的靈藥。

 

1952年經典歌舞片《萬花嬉春》,劇情便為描述好萊塢如何跨入有聲電影的這段曲折故事。

 

  三十年代有聲電影在院線的迅速普及,也讓現場收音、後期混音、作曲家加入電影工作者的大家庭中,尤其是在電影配樂的領域,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更是加緊一連串的配樂人才徵選及培育規畫,而曾受過古典音樂訓練的作曲家自然成為最佳的不二人選,但即便如此所需的配樂人才仍是供不應求,此時腦筋動得快的製片家便將當時流行的搖擺樂帶入電影中。可以說在進入有聲電影的第一個十年,電影和爵士樂便結下不解之緣,也帶給當時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的全新感受。

 

  如果按爵士樂評的主流分類,那麼一般將1935―1945年稱之為「搖擺樂時代」,嚴格來說搖擺樂(swing music)從未被成功定義過,對樂手和內行的樂迷來說,「swing」是判別爵士樂曲中切分音的獨特節奏;但是多數歌迷則會把它延伸為一種自由奔放、沸騰的情緒狀態;若從整個時代背景來看,更象徵著那份復甦的喜悅感,美國的底層人民逐漸走出經濟大蕭條、禁酒令的悲觀社會氛圍,同時中上階層人士為了一窺當下流行的搖擺樂舞會,不得不放下身段與一般民眾「接踵摩肩」,至於年輕一代則根本不在乎,早就一同勾肩搭背、搖擺狂歡起來。

 

1954年推出的黑膠唱片《班尼固德曼和他的大樂隊來了》封面。

 

  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雖然不是搖擺樂的創始樂手之一,然而他絕對是搖擺樂時代的第一號人物;固德曼於三十年代初期到紐約時,許多夜總會、舞廳都相繼關門大吉,爵士樂手們自然也相繼失業,即使由才華洋溢的弗萊卻‧韓德森(Fletcher Henderson)擔任領班的樂團也難以支持;1934年固德曼不但買下了韓德森作品的版權,並且僱用他為編曲者,同時利用在國家廣播公司(NBC)主持的深夜廣播節目《來跳舞》放送搖擺樂曲,為未來將在全美各地演出的大樂隊(Big band)打下基礎且作足宣傳。懂得善用各式宣傳管道的固德曼,自然不會錯過登上大銀幕的機會;在1937年華納出品的電影《好萊塢酒店》(Hollywood Hotel),固德曼不但為電影創作主題曲〈Hooray for Hollywood〉,而大樂隊更在電影中演奏成名曲〈Sing Sing Sing,以完整編制呈現在電影院觀眾眼前。 

 

  當時又是哪種電影類型與搖擺樂最為搭配呢?就如同前面提到搖擺樂崛起的社會文化背景,1934年好萊塢也因為兩部極受歡迎的電影,而掀起一股「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的熱潮,一部是義大利裔導演法蘭克.卡普拉《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描述一位富家千金愛上一位飛行員,但因父親的反對而負氣離家的笑鬧故事;另一部則是大導演霍華.霍克斯《二十世紀特快車》(Twentieth Century),劇情為百老匯女明星因再也受不了劇場老闆男友的控制欲而琵琶別抱,卻又在同一台長途列車上相遇,於是老闆為了搖搖欲墜的愛情和事業,必需想盡辦法在列車抵達終點紐約前挽回芳心。這類電影通常立足在荒謬的男女關係和愛情故事上,男女主角其中一方,甚至兩方通常都有些神經質,乃至劇情的曲折發展、一路瘋狂到難以收拾的結尾,在當時多數觀眾看來簡直是無厘頭;然而強調自由奔放的搖擺樂的樂手與脫線喜劇的編劇彷彿一拍即合,透過獨特隨性的節奏、動聽的主題曲,逐步卸下戲院裡觀眾心理的不安及抗拒,慢慢融入電影中的瘋狂世界。

 

題為〈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報導文章,右圖為當時青少年參加搖擺舞會的盛況。

 

  與此同時,另一位傳奇樂手葛倫.米勒(Glenn Miller),也悄悄帶著他的大樂隊登上時代的舞台,早年的米勒並不得志,曾輾轉在好幾個樂隊擔任長號手,經濟方面更是拮据;總算在三十年代中期搭上搖擺樂的列車,並且在流行之上成功豎立起個人編曲和演奏的風格。此時聲名大噪的米勒也選擇與新成立不久的二十世紀福斯簽約,為其電影作曲也參與演出;在1941年《太陽谷小夜曲》(Sun Valley Serenade),米勒不但在這部愛情脫線喜劇片中粉墨登場,並且帶著大樂隊演奏〈Chattanooga Choo Choo〉等創作曲,當年及隔年全美觀眾頓時陷入如傳染般的瘋狂,隔年專輯發行毫無意外達成百萬銷售紀錄,事後也很難分清大家究竟是喜歡音樂還是電影,或兩者皆是。

 

電影中另一首較為輕快短小的迷人樂曲〈In the Mood〉: 

 


 

 

  如同當時許多大樂隊的樂手,1942年38歲的米勒在個人音樂事業的頂峰,毅然選擇從軍報國,起先空軍因為他年紀太大而拒絕,而在他寫信說服由他組織軍樂隊才同意他入伍;身處後勤支援單位理應能平安渡過戰時,卻於1944年12月前往法國準備投入聖誕節勞軍的途中,因飛機墜毀而陣亡(一說是被友軍誤擊)。一代傳奇樂手驟逝的背後,似乎隱約預告著以大樂隊編制為表演形式的搖擺樂熱潮逐漸趨緩;四十年代初期,以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迪吉.葛拉斯彼(Dizzy Gillespie)為首的一群年輕樂手開始聚集,他們嘗試更為即興、不和諧的旋律及和聲,藉此擺脫大樂隊編制的創作束縛,紐約哈林區的明頓俱樂部(Minton Playhouse)則見證新一代的咆哮樂(bebop)崛起。

 

《一首歌的誕生》宣傳劇照,由左至右分別為Charlie Barnet、Tommy Dorsey、Benny Goodman、Louis Armstrong、Lionel Hampton。

 

  搖擺樂與好萊塢電影的故事尚未落幕,二戰結束後,向來以砸錢不手軟著稱的雷電華電影公司,一次邀請古典好萊塢時期的兩大巨擘,霍華.霍克斯和比利.懷德擔任導演和編劇,兩人聯手製作1948年的彩色電影《一首歌的誕生》(A Song Is Born);固德曼和丹尼.凱(Danny Kaye)在電影中飾演正在編纂音樂百科全書的兩位教授,一次他們在夜總會中遇到女歌手維珍妮亞.美玉(Virginia Mayo),為了躲避警察盤問她那不知去向的阿飛男友,於是兩位教授帶她前往避難的地下室,而她也邀請熟識的眾街頭樂手給兩位教授大開眼界,一場爵士樂跨時代競技的同學會也就此展開(電影片段)。那是離MTV、LIVE DVD問世還很遙遠的時代,這部電影巧妙地填補這項空缺,使二十、三十年代曾紅極一時的傳奇樂手有機會齊聚一堂,也為日後的爵士樂迷留下不朽的珍貴片段。

  

路易斯.阿姆斯壯獨奏演唱〈A Song Is Born〉版本:

 


 

 

同場加映:

 

  Groovie Movie》是一部十分鐘左右的有趣短片,當時電影公司通常會製作剪輯短片、新聞片穿插在放映中換拷貝盤的空檔時間,這部短片便為介紹伴隨著搖擺樂走紅,而在當時年輕人間最夯的吉魯巴(jitterbug)舞蹈教學。

 

 

 

圖片Credit:

A song is born poster

Bradford Timeline@flickr

ALAMO drafthouse cinema

epiclectic@flickr

Take The "A" Train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