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部隊》:是你嗎,約翰韋恩?這是我嗎?

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金甲部隊》,描述一群男孩被徵召加入越戰。

 

  一群懵懂無知的男孩受到越戰戰況告急的徵召而進入部隊,接受一連串不人道的訓練,成為海軍陸戰隊的精英分子。他們懷著滿腔熱血,願意為國奮勇殺敵、馬革裹屍、拯救深陷共產鐵幕中的越南百姓們。不過,在真正到了戰場上之後,他們才發現,情況好像不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單純,這場戰爭到底是助民抑或是害民?在這部由大導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戰爭片鉅作中,敘事手法採特別的二段式敘事,讓我們得以自綽號「小丑」的主角眼中一窺這場影響世界甚鉅的戰爭背後的辛酸以及被捲入其中的人們所面臨的矛盾和衝突。

 

  在第一部分中,導演讓我們看見了軍隊制式化教育的殘酷。鏡頭帶我們來到了南卡羅萊納的派瑞斯島,一個個乳臭未乾的小毛頭在這裡剃除三千煩惱絲準備接受一連串的訓練成為陸戰隊健兒,等待著他們的是惡魔般冷酷而殘忍的訓練士官長哈曼。在此飾演哈曼士官長的李艾爾米本身就是軍人世家出身,原本身為本片軍事指導的他獲得導演賞識而接演此角。在戲中,為了訓練這些毛頭小子成為戰場上的殺人機器,他的手段嚴厲而殘酷,狠狠地如剝皮般層層剝去每個新兵的尊嚴、自由、個性和思考。一句句極為難聽的粗口連珠價噴出,將他們貶得比陰溝裡的蛆蟲還不如,名字、父母、長相到身材無一不罵。在他嚴厲而無情的管束下連跟士官長的信仰不同都能讓這些可憐的大兵被痛打一頓。這些踐踏尊嚴的辱罵以及對長官無條件的服從在軍隊裡可謂常態,為了訓練出高效率的殺人機器,個人意志的存在是被絕對禁止的,唯有群體一統的思想才是軍隊裡的生存之道。但是這種被壓抑的心境是絕對不可能被穩定的控制著,如此不容犯錯的,如鋼鐵一般的紀律總有一天會帶來恐怖的後果。

 

這些年輕人是否知道自己即將迎接什麼命運?

 

  在這些新兵中有一個名為萊納的胖子,他因為憨厚的長相和緩慢的動作被哈曼盯上,還被他取了「傻瓜天兵」這個可笑的綽號。在訓練過程中他不停接受士官長的辱罵和虐待,雖然身為小隊長的主角「小丑」曾對他數度伸出援手,從疊被、站哨、擦鞋到清槍都不厭其煩的教導他,但生性愚笨的萊納就是學不來,甚至還連累同排的弟兄一起受罰。某天晚上,萊納在床上被弟兄們狠狠地打了一頓,身為他唯一好友的小丑不僅沒有勸架,還在最後往萊納的肚子上補了五六下,這幾下痛擊徹底擊碎了萊納的理智。深夜,萊納無助的哭聲響徹寢室,無論小丑多麼努力的摀住自己的耳朵都無法阻止它鑽入自己的腦內。

 

  在毆打事件之後,萊納徹底精神崩潰了,從以前那個嘻皮笑臉的傻瓜變成一具面無表情的行屍走肉。大家甚至看到他在清理槍支時對著槍喃喃自語,不過沒有人在乎這些,因為這不都是軍隊裡的常態嗎?軍隊的工作不就是負責把人逼瘋嗎?而且,在魔鬼般的士官長身邊接受訓練的日子都緊迫得快窒息了,哪有餘暇去關心一個操練進度落後的胖子?在群體中或許弱者就是注定要被強者欺凌的,如此對弱者選擇排擠的冷漠讓無助的萊納被拖進了更深的深淵。不過如萊納這樣的情形正是軍隊裡最需要的—沒有自我意識的完美戰士。繼續跟隨著哈曼士官長進行地獄般的訓練,萊納已經能夠完全掌握哈曼的要求並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陸戰隊員,這讓士官長喜出望外並直呼:「你這個胖子終於覺醒了!」殊不知,服從命令奮勇殺敵已是他腦中僅存的唯一想法。結訓典禮當天晚上,寢室廁所裡發狂似的操練著手中那把M-14步槍並大聲吼著陸戰隊口號的萊納在一槍擊殺趕來訓斥的士官長後飲彈自盡。導致他落得如此下場的主因並不是毒舌的士官長或軍隊制式化的教育,而是當他受到欺凌屈辱時,相對強勢者對他這個弱者的排擠和疏遠。

 

萊納在廁所中的畫面過於經典,哲學家紀傑克也曾重現此一場景作為致意。

 

  在第二部分裡,場景來到了越南前線。小丑這時已是戰地記者,負責戰事的報導。在這段中導演反覆的利用軍人間的對話來讓我們看見這些大兵們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包含對於戰死越南兵屍體的不敬和對越南女性的輕浮,從這些小細節都能看出來他們對於這場戰爭的輕視與鄙夷,甚至在接受戰地記者採訪時,對於這場戰爭的意義他們都支支吾吾,還有人認為他們被國家所託付隨時準備槍殺的越共軍民是無辜的。這些對於戰爭意義的遲疑與困惑從小丑在片中重複多次的台詞更顯而易見:「是你嗎,約翰韋恩?這是我嗎?(Is that you John Wayne? Is this Me?)」

 

  約翰韋恩是一名美國的西部片與戰爭片演員,他所演出的角色都是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雄或指揮十萬大軍,英氣凜然的士官長等角色。在那個年代,銀幕上的約翰韋恩就像我們的柯俊雄,是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代言人。不過在當時沒人在乎過戰爭的意義,大家只喜歡看著約翰韋恩指揮大軍奮勇殺敵的英姿,並期盼著有天他們也能上到戰場,像約翰韋恩那樣為國捐軀,服務國家。到了60年代,這些看著他的愛國戰爭片長大的士兵們真正到了越戰戰場,才發現戰爭根本不是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單純,一代愛國英雄成了人們眼中的諷刺象徵,諷刺戰爭的殘酷以及電影裡對軍隊生活的美化是多麼的可笑。我是像約翰韋恩那樣的軍人嗎?現在我在做的這件事符合我的本性嗎?我應該在這裡操著重機槍,屠殺這些和我不曾謀面的越南民眾嗎?

 

  如此的認知困惑也出現在小丑的衣著上:戴著漆上「BORN TO KILL」(天生殺手)字樣頭盔的他在胸口佩戴著一個和平徽章,矛盾的視覺衝突表達著榮格對人的二元性理論,即是集體無意識和個人潛意識間的交戰,我到底是為和平而來的天使還是殘殺生靈的地獄使者?在新兵訓練營中他們喊著的口號:「我愛為山姆大叔(美國)服務,讓我看清我是誰。」所以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中南半島小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甚麼?我真的是為了把自由與民主帶給這些深陷鐵幕中的越南人民而來到此地燒殺擄掠嗎?在這些大兵當中有一個綽號「野獸」的火爆分子,看著他不禁使我想起了在第一部分末尾時自盡的萊納,這個有著大量戲份的角色忽然喪命,卻在第二部分以另一種形式繼續活著。在野獸的頭盔上寫著的「I AM BECOME DEATH」(吾乃死亡)好似是萊納自冥界發出的吶喊。

 

小丑戴著漆有「BORN TO KILL」字樣頭盔,卻在胸口佩戴著和平徽章。

 

  我們可以在片中看出野獸的無情,這正是被在訓練營中受到同袍欺凌的萊納所槍殺的哈曼士官長希望塑造出的,一個無情的殺人機器。一個萊納被個人的潛意識吞入了地獄,另一個萊納被集體的無意識賦予新生,成為了野獸。所以野獸深知目前所做的,號稱維護和平的行為毫無意義。就像他接受戰地記者採訪時所說的:「你以為我們在這裡殺害這些越南佬是為了自由?這根本只是屠殺。」在之後接受記者採訪的其他士兵,也沒能答得上來,大家千里迢迢到這裡打仗,為的到底是甚麼?這些大兵們愛國,也愛好和平,但是憑甚麼要他們為了創造和平而殺戮?這或許是個永遠無法被解答的矛盾。

 

  全片最後長達20分鐘的順化城攻防戰中,小丑的小隊幾乎被完全殲滅。

 

  原本以為將面對大軍壓境而性命難保的他們,萬萬想不到將他們打得幾近全軍覆沒的狙擊手竟然只是一個女孩。要知道,在這些士兵眼中,女性的唯一角色是供作樂用的玩物,他們萬萬沒想到會有這天,被自己輕視踐踏的「東西」狠狠的整了一頓。為了替被槍殺的同袍弟兄報仇,小丑往這個女孩的頭上開了一槍。在這段的配樂中導演加入了一串金屬彈匣的敲擊聲,這個聲音在新兵們於訓練營半夜毆打萊納及萊納自殺時早已出現過,在此我將他解釋為小丑在面對心理上重大難關時的一個提示音。希望成為如約翰韋恩般的戰爭英雄的小丑曾笑著對記者的採訪鏡頭說著自己上場殺敵光榮故里的願望,卻在新兵分發時選擇了大後方的新聞工作;上了前線成為步槍兵後躍躍欲試,渴望殺戮,卻在最後面對瀕死的敵人,開不出結束生命的那一槍。他的兩種情緒衝突,有著強烈的矛盾,體現出人類道德底線與戰爭殘酷的化學變化。但在最後小丑仍屈服於集體的意識,殺了少女狙擊手。個人潛意識終將被集體無意識給吞噬。

 

  這些大兵們在夜色中繼續前行,他們回憶著往事,慶幸自己仍然活著,並幻想著能回到家鄉,像年輕時那樣繼續在那個燠熱的夏日午後做著和外貌甜美的校花翻雲覆雨的腥羶妄想。不過那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了,他們已經成長,不再是那個懵懂無知的男孩。戰爭徹底改變了他們,從裡到外。在順化城如同但丁地獄的火海廢墟中行進著的美國大兵們,慷慨激昂地唱著米老鼠進行曲。在煉獄般的廢墟中響起的這首兒歌標誌著在血腥殺戮中勝出的,光榮的大美國主義。有趣的是,在二戰時期,就像約翰韋恩一樣,米老鼠也曾被當作政戰宣傳的象徵,不過到了60年代的美國,它反而被認為是俗濫的,迂腐的,和約翰韋恩扮演的戰爭英雄角色下場雷同。這在此或許可解讀為導演對於這種集體認同的鄙視,和對優越主義自我美化的荒謬可笑所做出的反諷。這些自小看著米老鼠卡通長大的陸戰隊健兒在戰場上已然被塑造成了無情的殺人機器。被集體無意識吞沒的他們口中吟唱的兒歌就像個人意識殘存的碎塊,就像幽靈,仍徘徊依附在他們身旁。

 

對越南人也好,美國人也罷,這場戰爭到底為的是什麼?

 

  導演庫柏力克在本片中巧妙的利用各種鏡頭語言及角色之間對話和互動時的反差與矛盾,帶出了反諷式的反戰思考,讓觀眾深深體認到戰爭的殘酷以及人類對彼此發動戰爭的行為是何等的可笑及愚蠢。越戰,大多數人對於這場戰爭的印象不乏一架架如獵鷹盤旋於蓊鬱叢林上的軍用直升機和手持鮮花披頭散髮疾呼愛與和平的嬉皮士們。這場發生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戰役不只標記著民主與共產陣營的角力,更在血雨腥風和槍林彈雨中喚醒了人性的光輝,進而觸發一波可說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戰運動。他對世界的影響重大而長遠,從心理層面到戰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都十分可觀,更令人嘆惋的是這麼大量的消耗和傷亡換來的卻不是這場戰爭所希望達成的目標,越南最後依然是赤化了。

 

  這場戰爭就像當時身為美國學生民主社盟的卡爾.奧古斯比所說:「自由主義慣以反共來合法化他們的行為,這種意識型態不過是以戰爭的虧損掩飾他們現在面臨的財務困境,因此他們將青年送入其他國家參戰。不說威逼而說是保護他們,甚至說投在越南的燒夷彈是人道愛的一種。」可見這場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甚至和反共無關!在越南雨林裡熊熊燃燒著的,是一代人民對於美軍藐視越南人民人權的批判,以及對於這場戰爭的怨念和指控。不過存在於所有人民心中,不論美越,最多的應該還是困惑吧。

 

電影資訊

《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 -Stanley Kubrick,1987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