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女性的生活是用家務勞工堆砌起來的

十八世紀英國政治家George Clive一家人和膚色不同的幫傭畫像。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進入職場,她們待在家的時間自然減少。儘管如此,維持家庭日常運作仍需要有人做飯、打掃、照顧孩子。大多數美國家庭為夫妻都出外工作的雙薪家庭,而誰該負責家務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於是家務的「第二輪班」不成比例地落在了女性身上。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有一半女性表明自己每天都在做家務,例如打掃房間或洗衣服,而男性的比例僅有19%。同時,美國女性照顧孩子的時間也是男性的兩倍之多。為了減輕「第二輪班」的負擔,一些經濟能力較佳的家庭選擇雇用家務勞工(80%以上為女性),最終形成了一個現象:世界各地有經濟能力負擔家務勞工的女性能自由地追尋自己的事業,是因為其他女性幫他們打理家務(照顧孩子、做飯和打掃房間)。

 

  記者梅根‧史塔克(Megan Stack)在新書《女性的工作:對工作與家庭的反思》(Women’s Work: A Reckoning With Work and Home)講述她自己雇用家務勞工的經歷,而她有時間寫書也是因為家務勞工替她照顧孩子和家庭。

 

解決家務勞動是上層社會女性追求進步與平等的典範,但這樣的進步與平等卻依賴長期處於底層社會的貧困女性。

 

  梅根的回憶錄發生在中國和印度,她離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駐外記者工作後,懷著第一個孩子在那裡生活。在中國和印度,她都雇用了家務勞工——保姆、幫傭和廚師——好讓自己有時間寫作。

 

  梅根受訪時表示,她當初沒有多想就決定雇用另一名女性到家裡做全職工作,但很快她開始經歷一些令她驚訝的事情,其中包括信任、愛和嫉妒的情感因素、把住家變成辦公室的企圖,以及金錢與種族權力失衡的道德矛盾,她說:「我沒有預料到,當我越適應當一個母親,我就越感到不自在。因為我看著身旁正在工作的保姆,心裡不禁想起:『她也是母親,那誰正在照顧她的孩子?』」

 

  她繼續說:「對大多數女性而言,這對雙方都是最好的選擇。對於許多外地移工女性,這是她們能領到體面薪水為孩子支付教育費用且為數不多的工作機會之一。因此,我不認為我能夠指責這個現象,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我們都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才是。」

 

美國學者受訪時被孩子亂入,而鏡頭後慌張的南韓籍妻子,卻一度被許多白人當成「亞裔保姆」。家務勞動問題不僅是性別分工問題,也與種族議題有關。

 

  解決家務勞動是上層社會女性追求進步與平等的典範,但這樣的進步與平等卻依賴長期處於底層社會的貧困女性。性別分工的問題解決了嗎?顯然沒有,它只是變成外包給其他女性來做而已。家務勞動問題演變成這樣,原因牽涉到政治決策者最不關心的三種人口結構:女性、窮人和有色人種。

 

  梅根說:「這是一種潛在的社會意識,認為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事情不是那麼重要。我確實想把這本書的重點放在性別方面,畢竟這種勞動力更多是關於女性似乎與種族無關,但在我的家裡種族議題明顯到令人不安。我的兩個兒子都是白人,當他們看到有色人種的女性為我們工作時,他們腦袋接收到的資訊會變成什麼?我們又教了他們什麼?這個事情一直困擾著我。」

 

  即使梅根與雇來家裡工作的女性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聯繫和關係,但她認為家務勞工不應被視為家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她說:「當你告訴自己員工是家庭的一部分時,你就把他們置於不專業和不受控的局面。你會開始認為『她是家庭的一份子,所以她應該不介意在休假日來幫忙,因為她很愛我的孩子啊!』但這不像請阿姨或婆婆來幫忙照顧孩子那樣,在這段雇傭關係中你掌控了所有權力,當界線模糊不清造成混淆,只會讓原本就處於弱勢的女性變得更弱勢。」

 

「這不像請阿姨或婆婆來幫忙照顧孩子那樣,在這段雇傭關係中你掌控了所有權力,當界線模糊不清造成混淆,只會讓原本就處於弱勢的女性變得更弱勢。」

 

  書中還提到有些雇主經常把家務勞工排除在生活照和故事之外,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存在,梅根認為這反映出人們對於雇用家務勞工的矛盾心理,她說:「這個現象很詭異,因為在英國殖民印度時期,殖民者如此不加掩飾自己的優越,並以擁有僕人自豪。有很多老照片真的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例如小男孩站著拿扇子為斜躺的白人搧風,而他們的臉上絲毫沒有表現歉意。但我們現在身處在不同的時代,知道這樣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們刻意隱瞞。」

 

  但更讓梅根吃驚的是,她發現隱瞞其實是雙向的。許多擔任家務勞工的女性從農村來到城市,她們不願告訴家人自己真正的工作內容,假裝自己只是普通上班族,因為幫人做家務似乎是一種很羞恥的工作。梅根在北京聘請的保姆,每天早上都會穿上秘書套裝出門,然後到梅根家再換上短褲和短袖。當她下班離開的時候,她會特地換回套裝,只是為了搭公車回家時體面地穿越這個城市。

 

 

圖片出處:rose [email protected]

 

參考報導:Atlantic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