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她們在女性主義小茶館

紐約的「河畔茶館」。

 

  當你聽到「小茶館」這個詞,可能會聯想到維多利亞風格的場所,裡面坐著佩戴珍珠項鍊的女性。然而,如果生活在20世紀之交的蘇格蘭或20世紀初的美國,你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回到1878年的格拉斯哥,你可以到凱特‧克朗斯頓(Kate Cranston)新開的皇冠茶館(Crown Tea Rooms)吃東西。凱特的哥哥斯圖爾特(Stuart Cranston)是一位茶葉零售商,他有個絕妙的點子:早在第一間茶館開張的三年前,他的店裡已經擺上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提供客人茶和點心。在禁酒運動的高峰期,不含酒精的午餐場所概念逐漸流行起來,克朗斯頓的茶館(共四間)也是新興潮流的一部分,主要為商人提供簡餐。而早在茶館出現在百貨公司和郊區以前,這些茶館的目標客群主要為女性。

 

  在美國,女性不僅是茶館的理想客群,而且幾乎所有茶館皆為女性擁有。這些茶館的規模起初很小,主要是中產階級女性空出家裡的房間,或者在花園裡擺幾張桌子供應街坊鄰居茶和簡餐。這種現象並非美國獨有,英國婦女也用烤餅、蛋糕和茶來賺錢。然而,當時女性進入職場能被社會接受的途徑只有幫人烹煮食物和打理家務,但這些工作內容與她們平常在家做的事情(而且還沒有薪水)差不多。

 

茶館的規模起初很小,主要是中產階級女性空出家裡的房間,或者在花園裡擺幾張桌子供應街坊鄰居茶和簡餐。

 

  基於種種原因激起了女性「經營自己茶館」的渴望,一些女性開始租用或借用穀倉、老屋和磨坊當作簡易茶館,將烹飪和其他食物準備工作挪到家裡或小爐子上進行。在20世紀初,茶館除了是單身女性想就業的解答,它也很適合那些希望補貼家用的寡婦或主婦,以及暑假休息但想繼續工作的教師(許多人原本會在長假到觀光勝地擺攤幾個月)。

 

  女性開設茶館的動力是什麼?根據美國作家辛西婭‧布蘭迪馬特(Cynthia Brandimarte)的文章指出,最主要的因素與女性不能獨自在公共的普通餐廳用餐有關。酒館和飯店產業都由男性主導,有些場所甚至不歡迎女性,而女性只能與男伴同行才能出入大部分場所。

 

  因此,通常設在家庭或類似家庭環境的小茶館提供了女性獨自用餐的機會——無論是午餐休息時間的職業婦女、購物完畢想歇腳的貴婦,或是結伴出遊的閨密。她們在小茶館裡感到很舒適,而女店主也為自己提供的食物比餐廳和飯店供應的肉類和馬鈴薯大餐更清淡和更新鮮而感到自豪。

 

茶館的廚房。

 

  20世紀初的書籍提到茶館往往是想傳達一個訊息給讀者:女主角和她的朋友是獨立女性,不需要男人護送她們外出吃飯。雖然在現代人眼裡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茶館卻是破除這種傳統束縛的重要角色。

 

  你可能覺得餐廳在桌上擺蠟燭和鮮花營造家庭氛圍很理所當然,但其實佈置方式並不總是如此。歷史學家珍‧惠特克(Jan Whitaker)的文章探討了20世紀初餐廳的「家庭氛圍」趨勢。在這個時代以前,餐廳只被分成上流社會和下層社會,並不存在中產階級餐廳,但作為茶館老闆的中產階級女性卻改變這種既有模式。到了1940年代,這股風潮已經成為一種產業規範。

 

  茶館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禁酒令。突然之間,那些原本就不依賴酒精飲料營利的餐廳變得相當受歡迎,有些人還把茶館戲稱為「禁酒餐廳」(T-rooms)。茶葉歷史學家簡‧佩蒂格魯(Jane Pettigrew)則提到,英國的茶館與禁酒和婦女參政運動有密切關聯,當時茶館成為女性追求社會改革的溫床。

 

20世紀初的餐廳紛紛開始營造「家庭氛圍」的用餐環境。

 

  雖然在美國幾乎沒有連鎖茶館,但許多茶館具有共同特色:它們通常用殖民地時期的傢俱和地毯裝潢,尤其以古董裝飾聞名,女店主有時也會把古董賣給有興趣的食客。正如現代茶館多為維多利亞風格,早期茶館也被復古風所吸引,但維多利亞風格過於奢華,因此早期茶館樸素的木製傢俱和錫制燈具反而給人一種清新健康的感覺。

 

  雖然早期茶館的溫馨氣氛讓它成為女性可接受的場所,但許多業主也採取不同策略來吸引更多顧客,特別是波西米亞風盛行的格林威治村。到了1920年代,這裡隨處可見茶館的蹤影,而它們的特色是通常有著異想天開的主題和不穩定的營業時間,而且多數茶館都仰靠熟客維持營運。除了牆壁和傢俱的色調簡單,其他裝潢都沐浴在鮮豔色彩之中,這種趨勢最終蔓延到村外的其他茶館。

 

  惠特克引用《美國烹飪》(American Cookery)雜誌對大蕭條時期茶館的描述:「當女性聽見『茶館』時,她想到的是『有昏暗燈光和蠟燭的舒適場所』;牆壁和傢俱映照著紅光;她也許會邀請朋友來吃一頓美味的午餐和閒話家常。」茶館除了吸引女性,惠特克還發現男性也很喜歡這種感覺像家的餐廳。儘管大多數茶館都在1950年代末關閉,但它們成功地轉變女性的用餐環境與文化。

 

格林威治村的「瘋帽匠茶館」。

 

 

參考報導:Jsto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