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等多久才可以移情別戀:《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改編自法國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的半自傳。

 

  在《奧德賽》的故事裡,佩涅羅珀長久等待著丈夫奧德修斯。史詩講述奧德修斯從戰場歸來,途中遭遇海神的阻撓,在地中海迷航多年。佩涅羅珀留守家中,等不到丈夫的音訊,日漸面臨改嫁的壓力。為了拖延時間,佩涅羅珀聲稱自己得先織好一件壽衣,才能回應男人們的求婚。而她在白天編織,又在夜晚偷偷拆線,以致衣服沒有完成的一天。憑著針線的技藝──這項傳統的婦德──佩涅羅珀成功保住了貞潔。

 

  同樣是關於戰爭中的女人,《莒哈絲的漫長等待》的故事卻不盡相同。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的半自傳,講述的是她在二戰時期的經歷。德軍佔領法國期間,莒哈絲與丈夫侯貝參加反抗運動,唯丈夫不幸遭到納粹逮捕,從此失去了音訊。如同佩涅羅珀,莒哈絲也成為了半個寡婦,獨自承受著壓力──但那不只是改嫁的壓力,更是守貞的壓力。畢竟丈夫可是對抗納粹的英雄,妻子怎麼可以不顧他的死活,在丈夫受難的同時背叛他?

 

  本片的原著是莒哈絲在戰時寫下的日記,戰後集結出版,書名題作《痛苦》。

 

莒哈絲的《痛苦》。

 

  為了找尋丈夫的下落,女主角確實飽受良心的折磨。片中,莒哈絲不惜利用身為作家的名聲,接近一名仰慕自己的蓋世太保,以便打聽丈夫在獄中的消息。而組織同伴馬斯可洛一面協助莒哈絲的搜索,一面又親近寂寞不安的她,兩人關係曖昧不清。莒哈絲周旋於敵友之間,忠義眼看難以兩全,而丈夫的情報還是不見天日。

 

  本片的前半部,便是圍繞這種「女間諜」的故事類型。為了保持忠誠,不得不暫時背叛──電影同樣表現了這類戲劇張力。不過,本片沒有《色.戒》那樣的露骨橋段,大多時候只是點到為止。況且電影演到一半,戰爭就結束了,間諜故事也就跟著中斷。隨著大批德軍從法國撤離,那名蓋世太保便中途下場,再也沒有出現。此後,電影進入一個緩慢的節奏,只見升起的希望一再落空,丈夫的歸來遙遙無期。於是敘事的線索變得沒有進展,就像佩涅羅珀手裡的織布,才剛織好就又拆開。

 

  佩涅羅珀在等待的同時不斷編織,莒哈絲則是利用紙筆度過漫漫長日。如同前述,本片改編自莒哈絲的戰時日記,鏡頭也拍出了女主角埋首寫作的情景。奇怪的是,莒哈絲卻在全書/全片的開頭聲稱,她根本不記得自己寫過這些文字。這些日記也確實埋沒了幾十年,直到1985才出版成冊,中間的漫長歲月像是遭到遺忘。如同佩涅羅珀把縫好的衣服鬆開,清除時間的線索;莒哈絲也把寫好的日記拋諸腦後,捨棄了戰爭的記憶。直到多年以後,莒哈絲才再度拾起當年的日記,改編成這本半真半假的自傳小說。一旦她重新編織那些文字,也就回到丈夫不在的時光,延續了那場漫長的等待。

 

為了找尋丈夫的下落,女主角飽受良心的折磨。

 

  不過,故事還是迎來了悲傷的結局。等到最後,不成人形的侯貝終於從集中營歸來,莒哈絲也細心照顧他直到康復;接著兩人離婚,莒哈絲轉而跟馬斯可洛交往。電影的結尾,莒哈絲躺臥在風和日麗的地中海濱,畫外音的獨白娓娓道出這一切。照理來說,遭到「兵變」的是丈夫侯貝,理當是他受到最大的傷害;但事實表明莒哈絲同樣留下創傷,因為戰爭的記憶在多年後又復返,促使莒哈絲寫下《痛苦》的往事。

 

  相較於戰場上的男人,女人在戰爭中的創傷,或許是受到忽視的話題──史詩裡,不只是奧德修斯沉浸在戰友死去的悲痛,佩涅羅珀也被迫反覆編織壽衣,受困於永無止盡的悼亡工作。

 

  幸而莒哈絲的工作不再是徒勞的家務,而是昇華成為永恆的藝術。莒哈絲在戰後創作豐沛,往後更是撰寫《廣島之戀》的電影劇本,推動了法國電影的新浪潮。本片也利用了類似《廣島之戀》的內心獨白,可惜有些失手,不算是令人滿意。倒是飾演莒哈絲的演員表現亮眼,演技具有說服力,支撐了整部電影。

 

  片中最吸引我的一個鏡頭,就是莒哈絲抽著菸的畫面──她的食指和中指夾著香菸,拇指撥動著無名指上的婚戒,表情若有所思。香菸(籠統地說,陽具的象徵)與戒指(陰道的象徵),在她靈活的手裡掌控自如,彈指之間把握了性別的意象。當然,就算不考慮這種性象徵的解讀,演員的身體姿勢本身也具有足夠的魅力了。

 

 

 

電影資訊

《莒哈斯的漫長等待》(La douleur)-Emmanuel Finkiel,2019[台灣]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