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霸凌、攻擊和虐待的家庭中怎麼辦:《親情,也需要界線》

培養同理心。與孩子一起辨識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文|Eric Maisel

譯|黃庭敏

 

  有些家庭的特徵是霸凌、攻擊或虐待,有時候這種行為嚴重到犯法的程度;即使還沒有如此嚴重,這些情況仍然是殘酷傷人的。更糟糕的是,這些殘酷行為會傳染下去。爸爸欺負自己的大兒子;兒子自己知道被欺負的感覺有多麼可怕,理應更清楚知道這樣不好才對,卻反過來欺負弟弟。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似乎只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傷害別人,而非提醒我們不要傷害別人──這是人性中令人遺憾的特徵!

 

  霸凌的情況經常是發生在年紀較長的兄姊欺負年紀較小的弟妹。我的當事人瑪雅,到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仍然覺得每次與哥哥們互動時都會被欺負,而家裡的經濟主導權仍全部由他們做主,作風強硬。雖然他們長大後就沒有像小時候那樣打過她,但是每當他們在場,她仍然會感受到在生理上備受威脅,並相信如果她挺身反抗,他們當中隨便哪一個人都準備好要動手攻擊她。

 

  欺凌和攻擊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伴侶可能以心理上的霸凌或肢體上的恐嚇去欺負另一半;父母則可能對孩子採取攻擊和虐待的行為;祖父母也可能在肢體上虐待和欺負孫子;青少年則可能情緒失控,對父母動粗。

 

  最後一種互動狀態可能聽起來令人驚訝,但,事實上,家中青春期的孩子確實較常是惡霸、虐待者或侵略者。

 

  孩子暴力對待父母的事件雖然較少被聲張,但是實際發生的頻率卻不比父母對孩子施暴的比例低。我曾經採訪經營「擊敗暴力循環諮詢機構」(Breaking the Cycle Consulting)的婚姻和家族執業治療師羅莉.里德(Laurie Reid),她便觀察到下列情況:

 

  了解孩子對父母虐待的重要關鍵是,要知道它肯定不是這個階段發生完之後就會結束的。這種形式的家庭暴力⋯⋯被定義為「孩子以任何一種傷害、貶低他人的行為,對父母或照顧者造成生理及心理或經濟上的憂慮痛苦⋯⋯」父母經常感到尷尬無助,甚至求助無門,因為害怕吃上官司,這種發生於家中的暴力行為也很少被舉報。父母為了避免遭受公共和社會體系的審判而淡化暴力及虐待行徑,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當孩子突然產生攻擊父母的行為時,大多數父母經常會認為只是孩子一時發作的脾氣,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但是當這些行為變成虐待時,就不再是小問題,而是需要立即解決的大問題。

 

  也許你家裡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嚴重到這個程度,但是也接近霸凌了。如果你身為家長,孩子的欺凌行為讓家庭生活變得有害身心,以下是雪莉.高登(Sherri Gordon)在網站 Verywell.com 上提供的辦法:

 

  •不要忽視手足之間的粗暴行為。雖然手足互相吵架和捉弄是正常的,但是絕不應該忽視長期惡劣的行為,無論是在言語還是肢體方面。

  •認識孩子的朋友。孩子的朋友往往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在霸凌方面,同儕壓力是非常強大的力量。

  •和孩子談論霸凌行為。確保你的孩子知道生活中原本就充滿不同意見,但是打人、罵人和責怪,從來都不是解決之道。

  •培養同理心。與孩子一起辨識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一定要問孩子的問題是:當別人以他對待他人的方式對待自己,他做何感想。

  •立即停止霸凌行為。如果你發現孩子是霸凌者或網路霸凌者,請採取措施,立即終止這樣的行為。一定要迅速採取行動,並面對合理的後果。

 

有些家庭的特徵是霸凌、攻擊或虐待,有時候這種行為嚴重到犯法的程度;即使還沒有如此嚴重,這些情況仍然是殘酷傷人的。

 

  以意志力、勇氣及專注當下來解決問題

 

  我的當事人,瓊的情況是這樣的。

 

  過去一年裡,一些極度糟糕的事情逐漸浮現在瓊的生活中。她的先生是一位相當成功的醫生,從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就經常欺負她。他的性格讓她害怕,他總是在她面前嘲笑或指責他的病人,每次他侮辱她、她的家人或他們的朋友時,她都會嚇得臉色慘白。儘管如此,她還是學著容忍他惡毒傷人的言語。現在新的狀況是,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子,已經十一歲了,開始步上他們爸爸的後塵,有樣學樣。

 

  他們變成了小壞蛋,嘲笑她、拒絕聽她的話、重複爸爸的羞辱言語,與爸爸合作而變成了壞蛋三人組。瓊請求他們不要這樣,卻反而再度被嘲笑。

 

  先生覺得她的擔憂很荒謬,並且樂於與兒子們一國。當她試圖與父母解釋發生的情況時,他們也不想聽。即便她與兩位姊妹關係良好,但是與其他家人分享這樣的感受和擔憂,卻又讓她感到為難丟臉,她不知道該怎麼做。

 

  瓊和我解釋了所有狀況,我要她想想,如何使用她的工具箱。她想到兩個辦法。首先,她相信如果自己能更專注處理當下的情況,兒子比較不可能欺負她。其次,她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更清楚地表達自我,別再猶豫,也別總是一直道歉。我要她把這兩個辦法轉化為具體行動,她則想出了兩個行動。

 

  首先,當兒子欺負她時,她決定什麼也不說,穩穩不動,以目光震懾他們,她要讓兒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旦他們感覺到她的存在,她就會說:「不可以再這樣說我。」

 

  我們同意,她需要意志力和勇氣來解決這個問題,她也說一定要努力試試,也要表現出更專注當下的能力,再和我報告結果。

 

  三天後,我收到了她的電子郵件,瓊寫道:

 

  我做到了。兩個兒子在午餐時嘲笑我幫他們做三明治的模樣,我立刻停下手邊進行中的三明治料理,站在那裡,盯著他們。起初他們只是在笑( 繼續嘲笑),然後,他們的笑聲變得有些緊張了。最後,亞當說:「怎麼了,媽媽?」我以非常緩慢而有力的語氣說:「不可以再這樣說我。」

 

  他們只是盯著我看,不過,我覺得有點不一樣了。之後,他們就比較安靜⋯⋯而且不那麼惡毒⋯⋯

 

  我不知道,可能是好事發生了。

 

不關愛你的父母不會為了你日後的獨立而事先籌劃,你需要學習離家在外求生的技巧,這個任務落在你自己身上。

 

  當受害者是兒童時

 

  當然,更常見的情況是孩童受到虐待,施虐者則是大人。

 

  那麼,孩童在施暴家庭中又該如何保護自己?根據研究人員卡本奈(Carbonell)、雷因赫茲(Reinherz)和畢爾茲里(Beardslee)的說法,兒童使用的兩種主要方法是「有計劃的逃避」及「尋求和啟動支持」:

 

  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把「逃避」視為在逆境中經常使用的應付策略(儘管效果有限),但是我們聽到受訪者所描述的情況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他們並不否認環境確實很艱辛,但也沒有表示自己都是順從而被動的;相反的,他們談到在逆境中的逃避方式,通常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採用了積極和有計劃的策略,保護自己免於傷害。在逆境中使用逃避方式的受訪者描述到,他們為了避免遭受到暴力情況,確實發展出一套策略。受訪者還強調社會支持在他們人生中的重要性。在參與者可能沒辦法獨自找到應付的方法時,轉向他人並尋求幫助,確實提供了一種管道。

 

  訣竅 釐清事情,誰站在你這邊?

 

  在家庭中遭受暴力的兒童和年輕人,以下是我給的建議。

 

  如果你經歷了霸凌、粗暴行為或被虐待,可以的話,請在家族中尋找盟友。你的家族中是否有人知道你被欺負,並且認為這樣不對?這個人可能是祖父母、阿姨或叔叔,或表兄弟姊妹 —— 現在科技這麼進步,即使對方住在世界的另一邊,要與盟友保持聯繫也是很容易的。這個人可能會成為可信賴的知己,你可以和他傾訴心事,你的情緒才不會一直被壓抑,你的遭遇才有宣洩的出口。

 

  但是,盟友不僅僅是可信賴的知己:這個人是與你一起計劃的人,也可能用其他的方式干預或幫助你。列出家族中的每個人,無論年紀多大或多年輕、住得是近還是遠,把盟友候選人全都畫星做記號。聯絡他們其中一個人,並告訴對方:「我需要告訴你一件事,可以嗎?」如果沒有成功(那個人似乎不太關心或同情心不足),試試你名單裡的下一位人選,試著至少找到一位盟友!

 

  也試著在家庭之外建立盟友,盟友永遠不嫌多!你可以找老師、學校輔導員、教練、主日學老師,或像社工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幫忙,他們的工作是要保護你。無論是尋求援助、揭露家庭祕密,或展開各種可能必要的過程,最終可能涉及社工人員的介入和刑事訴訟。當然,這樣一來似乎很可怕 —— 你的生活可能會面臨巨大的破壞和變化。但是,如果你受到傷害,就必須考慮尋求援助;尋找盟友也是選擇之一。

 

  對於處在這種困境的青少年,運用智慧、把眼光放遠,對他們也有好處。心理學家瑪麗.哈特維爾—沃克(Marie Hartwell-Walker)如此建議:

 

  說起來可能不公平,但是我們仍需面對現實。不關愛你的父母不會為了你日後的獨立而事先籌劃;當你搬出去的時候,他們只會高興而已。你需要學習離家在外求生的技巧,這個任務落在你自己身上。列出你需要會做的事情,從自己洗衣服到管理財務,然後著手學習如何實際去做。找份工作並開始存錢,這樣你就可以在高中畢業那天立刻脫離家庭,自己租一個地方住。取得好成績,並請學校輔導員幫助你找到獎學金,以便你可以離家去上大學。

 

  在霸凌、攻擊和虐待的家庭中運用智慧

 

  你必須隨機應變,才能在霸凌、攻擊或虐待的家庭中生存下來。

 

  以下有一些需要運用智慧的事情提供你參考:

 

  •爸爸下班回家之後,是否變得特別惡劣、行為粗暴,到了晚上再晚一點的時候就變得比較溫和(或者只是更想睡覺)?如果是這樣,當他剛回到家時,請避開他才是明智之舉。

  •當姊姊聽到你在學校表現優異時,她會特別虐待你嗎?那麼就不要與她分享你在學校的成就,才算聰明。

  •酒精或毒品跟家人問題有關嗎?那麼,去了解「幫助人們戒酒戒毒的計劃」並考慮參加戒癮治療會議才是明智的。

  •你喜歡嘲弄家裡的惡霸嗎?那樣真的對你有用嗎?如果沒有,停止那些嘲弄行為吧!

  •施虐者是偶爾來拜訪的人,比如叔叔,還是祖父母?他或她要來的時候,你會先被通知嗎?當他或她來訪時,確保自己離開現場,或安全地待在你的房間裡,才是明智的。

  •總是霸凌你的這個成年人,是否會無預警的來到你家?那麼當他或她突然出現時,想辦法盡快離開家裡,或讓自己待在上鎖的房間內確保安全,才是上策。

  •你確實知道家庭運轉的模式嗎?那就將你明白的資訊轉成你的優勢,這麼做才是上策!

 

我們想盡法子要應付這些挫折,結果用的方法反而傷害了自己,然後又成為另一個令人沮喪的局面。

 

  練習 改變要趁早

 

  我們都背負著從周遭而來的重擔:沒有成就感的工作、沒有愛的婚姻、我們所愛的人有煩惱、來自大環境的威脅,或挫敗的希望和夢想。當然,也包括了我們在本單元中討論的所有情況――生活在霸凌、攻擊和虐待的家庭中,這些情況都會損害我們的心理健康。

 

  通常,這些情況不易改變。事實上,知道自己必須改變的人通常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才能真正做出改變,這種情況很常見。有時候改變永遠不會發生,痛苦仍然存在。當我們繼續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很容易覺得生活令人沮喪。我們想盡法子要應付這些挫折,結果用的方法反而傷害了自己,然後又成為另一個令人沮喪的局面:現在我們不僅要處理原本沒有成就感的工作,還要面對過度購物、看A片、酗酒或吸毒等問題 ―― 因為我們用了錯誤的法子來逃避原始的問題。

 

  以下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想像一下,你知道自己需要改變。假設你要找個盟友,來支持自己努力結束正遭遇到的霸凌行為;找到盟友可能很困難,要花很久的時間。有個小步驟:請替這項挑戰取名為,「要趁早」。

 

  當然,只說這幾個字不會改變你的情況。不過,這麼做會讓這個念頭在你的腦海中突顯生根,讓你更有自信,感覺更有能力來改變。這個口號標誌著可能性:也許這個改變確實可以早點發生,而非一等再等。它會激發你的大腦尋找解決方案,並一再提醒你。口號本身不是改變,卻能打開改變的大門。

 

  改變牽涉到風險。即使只是對自己建議「需要改變」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之前可能下定決心的計畫都未曾實現,反倒擔心再次失望。這時,需要的是勇氣。從工具箱中取出你的勇氣,找出你在處境中需要做出的改變,然後,告訴自己:「改變要趁早。」

 

  把這個口號說個幾遍,讓這些話在你體內反覆迴盪。如果這句話最後激發了你做出改變,恭喜你!或者,即使你沒有真正開始改變,請讓這句簡單的話起個頭,支持自己繼續改變。

 

  「改變要趁早」,這句話多麼具有威力!請試試這個練習。

 

(本文為《親情,也需要界限: 認清10種家庭問題X8種告別傷害的方法,找回圓滿的自己》部分書摘) 

 

《親情,也需要界線》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親情,也需要界限: 認清10種家庭問題X8種告別傷害的方法,找回圓滿的自己》 Overcoming Your Difficult Family: 8 Skills for Thriving in Any Family Situation

作者:Eric Maisel

出版:大好書屋

日期:2019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