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史上最年輕的哲學教授:馬庫斯‧加百列

馬庫斯‧加百列。 

 

  當波昂大學教授馬庫斯‧加百列(Markus Gabriel)在2008年7月完成其教授資格論文後,同時也為德國哲學史寫下了新的紀錄。他以28歲成為了德國史上最年輕的哲學教授,甚至比被稱為哲學神童的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還早。要了解這項驚奇,便需從德國的學術體制談起。

 

  德國的傳統學術體制並不存在台灣的「助理教授」與「副教授」職位,換句話說,德國唯一的教授職位就是「正教授」。也因如此,光是拿到博士學位,在德國並無法成為教授,只能以講師資格在大學授課。要獲得教授資格,則必須在完成博士論文後,再撰寫一部更專精的教授資格論文,經審查通過才能獲得教授資格(Habilitation)。德國的學術規範嚴謹,完成博士論文通常需耗時4至7年(視個人及專業領域而異),而教授資格論文則需更長的時間(連弗萊堡大學「海德格教席」退休教授Günter Figal都花了11年),許多人甚至一輩子都無法完成。依據加百列教授在波昂大學官網上的資料,他僅花了3年就完成了博士論文,接著只再花3年又完成了教授資格論文。

 

除了使一般讀者接觸哲學,加百列擔任客座教授與演講的足跡也遍佈全球。

 

  毫無疑問的,加百列是哲學界的當紅人物,他還在2009年與被稱為「哲學界貓王」的斯洛維尼亞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合著了《神話、瘋狂與笑聲:德國唯心論中的主體性》(Mythology, Madness, and Laughter: Subjectivity in German Idealism)一書。加百列2013年出版的著作《為什麼世界不存在》(Warum es die Welt nicht gibt)使他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他在書中以自己的「新現實主義」(Der Neue Realismus)哲學為基礎,說明他為什麼認為,除了世界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存在(甚至獨角獸與精靈)。在接受《時代週報》(Die Zeit)的訪問中,他首先對於「存在」的本質提出了反問:「或許獨角獸與精靈在現實生活中真的不存在,但還是有關於他們的傳說,而這種在想像中的存在不也是一種存在嗎?為什麼只有物理性的存在是存在?」這本書引人入勝的標題成功地吸引了許多一般讀者的目光,並在一年內就賣出了近兩萬本。

 

  除了使一般讀者接觸哲學,加百列擔任客座教授與演講的足跡也遍佈全球,舉凡美國、英國、法國、巴西、墨西哥、日本、中國……等。即便如此,研究重點之一為德國唯心論的他,始終將根留在波昂大學,主授認識論,並同時擔任北威州國際哲學研究中心(IZPH)負責人。德國與法國向來是歐陸哲學重鎮,而從前提到哲學,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德國大學便是曾有胡賽爾與海德格坐鎮的弗萊堡大學。如今馬庫斯・加百列的名氣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哲學家造訪波昂,能否使波昂大學因此成為新的德國哲學中心,值得期待。

 

圖片credit:

MARKUS HINTZEN PHOTOGRAPHYdeutschlandfunk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