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幼兒聰明?陪他玩音樂比閱讀更有效

新研究表明,定期陪伴孩童進行隨興的音樂創作比閱讀更有益。 

 

  激發孩子潛能的關鍵確實存在於音樂中,但先忘了莫札特效應和小小愛因斯坦,不用急於幫孩子購買號稱提升認知發展的玩具,也不用急著讓孩子去學樂器。相反地,試著和孩子一起玩音樂比較有效。新研究表明,定期陪伴孩童進行隨興的音樂創作比閱讀更有益。

 

  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一項涉及3,000多名兒童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觀察孩童「非正式的家庭音樂教育」和日後認知與社交情緒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發現,從兩歲到三歲,在家裡進行非正式的音樂創作能提升孩子的讀寫、計算和社交能力,並在五歲以前提升注意力和情緒調節能力。

 

  藉由分別衡量音樂與閱讀的影響並結合樣本,研究者發現非正式的音樂活動比陪伴看書還有效,其中最顯著的是積極的社會行為、注意力調節,以及影響較小但仍然重要的計算能力。

 

  長期以來,音樂與心理和社會發展的關係一直受到父母、科學家和哲學家的關注。研究表明,音樂對大腦的影響特別強烈,接受音樂課程的學生智商有所提高。學習樂器有助於學生的課業表現,透過音樂活動也能減緩老化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父母把音樂「外包」給別人以前,應該先嘗試與孩子一起發掘音樂。

 

  但除了關注學齡前孩童外,這項研究還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該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孩子需要非正式、隨興且陪伴性(通常是跟父母)的音樂活動,本質為一種趣味的社會體驗。簡單而有趣的音樂活動對計算和讀寫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嘗試即興創作一首數數字歌曲,或者根據熟悉的曲調編出新的旋律,音樂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將創造力、聲音與面對面互動融合在一起。

 

  越來越多家長送年幼的孩子去專業的音樂課程,這當然不是壞事。然而,閱讀卻很少以這種「外包」的方式進行,研究建議,父母把音樂「外包」給別人以前,應該先嘗試與孩子一起發掘音樂。

 

我們生來就對聲音感到好奇,並抱持著嬉鬧的態度,隨興發出聲音也能讓蹣跚學步的孩子感到愉悅。

 

  我們生來就對聲音感到好奇,並抱持著嬉鬧的態度,隨興發出聲音也能讓蹣跚學步的孩子感到愉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玩」音樂的原因;如果專業的音樂課程淪為僵化制式的教育,那麼很容易適得其反。

 

  因此,重拾這種感覺對陪伴過程很重要,研究邀請了父母與幼兒一起使用手邊的任何工具「玩」音樂。人聲是很好的開始,廚房櫃子裡也有很多現成的「打擊樂器」。口哨和鈴鐺可能是下個階段,接著是玩具鋼琴和其他樂器。

 

  你也會發現這種好處是雙向的——如果孩子可以教大人什麼,那就是如何玩樂。所以多花時間陪孩子一起「玩」音樂,也沒有什麼能取代父母的親自參與。

 

 

參考報導:Conversation

 

圖片出處:Jamie McCaffrey@flickr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