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無戀的人能夠教會我們的事

如果我們多關注無性戀,或許對愛情和性行為會有更多地理解。

 

  無性戀(asexuality,無性向)作家與活動家茱莉‧桑德拉‧德克爾(Julie Sondra Decker)在著作《看不見的取向》(The Invisible Orientation)裡寫道:「無性戀並不複雜。它不是疾病,不是創傷症狀,不是一種習慣,不是選擇的結果,不是守貞誓言,也不是『自我救贖』的表現。我們沒有嚴謹的定義,自稱無性戀也不是自恃純潔或道德優越。我們不是單細胞生物,也不是植物。我們不是性別錯亂、反同性戀、反異性戀、反任何性取向、反女性、反男性、反任何性別或反性愛。我們不是在過渡階段,不是跟隨潮流趨勢,也不是叛逆。我們不是假正經,也不是因為找不到合適伴侶自稱無性戀。我們不一定害怕親密,也不需要任何人來『修復』我們。」

 

  無性戀通常被定義成「認為他人缺乏性吸引力」,這種定義為無性戀者提供許多可能性,他們可能經歷其他形式的吸引力、感受性刺激、擁有性幻想、自慰或與別人發生性行為,當然也能建立戀愛關係。

 

  這不是理論上的可能性或錯誤的定義,這才是許多無性戀者的生活。「無性戀能見度和教育網路」(AVEN)將一些無性戀者描述為「性喜好者」,這是一種「以身體或情感的方式尋找享受性行為的開放態度,樂於給予性愉悅而不是接受性」。此外,有大約四分之一的無性戀者對愛情毫無興趣,他們被定義為「無浪漫傾向者」(aromantic,無戀者)。

 

  這些事實還沒有被大眾理解,無性戀也沒有被認真看待。但如果我們多關注無性戀,或許對愛情和性行為會有更多地理解。例如我們知道愛情在剛萌芽的時候,並不需要涉及性吸引力或性行為,而且性能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來享受。

 

釐清一個人是否為無性戀是從他們對性吸引力的感受來判斷,而不是從他們是否擁有性慾或是否發生過性行為。

 

  在探討無性戀和愛情之間的關係以前,必須先釐清哪些是無性戀,哪些不是。這些區別在無性戀群體與相關研究中皆得到普遍認同。無性戀者約占人口的1%。無性戀者不像其他性取向的人,他們沒有對某人/某事感覺到性吸引力。性吸引不同於性慾、性行為或性刺激。性慾是指強烈想要性愉悅的渴望,但不一定是跟特定的人。性行為是為獲取愉悅和高潮所進行的行為。性刺激是身體對性慾或性行為期待或參與的反應。

 

  性吸引力、性慾、性行為和性刺激不總是互相關聯。舉例來說,甲可能認為乙很性感迷人,但不一定會想跟他做愛。或是甲可能覺得乙很迷人也想跟他做愛,但由於宗教因素必須守貞;反過來說,乙可能認為甲沒有性吸引力,但仍想與她做愛(可能是取悅她,或者是想生孩子)。或是雖然乙覺得甲有性吸引力也想跟他做愛,但自己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無法感覺到性刺激。

 

  許多無性戀者會有性慾,有些人也曾跟伴侶發生性行為或自慰,這可能會讓有些人很驚訝。但事實就是如此。性吸引力不是性慾的前提,研究這些經歷有助於讓我們更多理解慾望。例如,一項對無性戀者自慰經驗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性慾是「無定向的」,也就是沒有針對任何人。當無性戀者對他人產生幻想時,這種幻想通常更抽象,集中在浪漫的場景而非具體的個人身上,或者不是從第一人稱的角度。

 

  無性戀能見度和教育網路論壇上一名網友分享說:「這是第三人稱的場景;我是一個普通的男性角色,雖然有點像是我,但我與它是分離的,我從精神上觀看而不是參與其中。」另一位網友則寫道:「我幾乎總是想到虛構人物。我的幻想從未涉及我所認識的人,也從來沒有涉及自己。」布魯克大學的無性戀研究者安東尼‧柏格特(Anthony Bogaert)為此創造新詞「無身份的性行為」(autochorissexualism),定義為「自身與性目標/性刺激對象之間的脫節;可能對性事有幻想或刺激反應,但並不渴望成為性行為的參與者」。

 

  由於有些無性戀者有性慾,也發生過性行為,所以無性戀不應該與所謂的性慾低下症混為一談。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員安德魯‧辛德勒(Andrew Hinderliter)指出:「無性戀社群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把無性戀視為現存人類的性(human sexuality)中的『正常變異』部分,而不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

 

  無性戀的持續性使它通常被視作一種性取向,就像雙性戀是一個人對男性和女性都感到性吸引力,而無性戀則是對任何人都沒感到性吸引力。柏格特指出,只有當人們表明自己從未感受到性吸引力時,才會定義成無性戀,因此性慾低落或禁慾主義者並不是無性戀。釐清一個人是否為無性戀是從他們對性吸引力的感受來判斷,而不是從他們是否擁有性慾或是否發生過性行為。理解任何人的性取向也是如此,性取向無法得知一個人的性慾、性刺激或性行為。

 

  理解一個人的性取向也無法得知他們對性的開放程度,有些無性戀者可能單純對性行為不感興趣,但也有些無性戀者(跟其他性取向一樣)則對性的概念排斥或反感。有些人只對自己參與性行為反感,有些人對性保持中立態度,有些人則在特定的環境和原因之下發生性行為,包括滿足伴侶、試圖感受親近某人、放鬆紓壓等等。劍橋大學社會學家馬‧卡雷根(Mark Carrigan)引用一名無性戀者保羅(Paul)的言論,保羅在採訪中告訴他:「假設我跟一個穩定交往的對象發生性關係(不是無性戀者,而是有性慾的人),我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安撫與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我也不會覺得勉強。能為他們付出,不僅是因為他們想要,也是我們同心的象徵。」

 

  無性戀中還有一種極少感受到或無法感受他人浪漫吸引力的群體被稱為「無浪漫傾向者」,他們通常不會想追求戀愛關係,但不一定代表他們逃避穩定的關係,有些人會追求名為「QPR」(一種類柏拉圖式的夥伴關係),包括陪伴和承諾,但避免「傳統」的愛情期望。2014年,無性戀能見度和教育網路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25.9%的無性戀者是「無浪漫傾向者」。其他多數無性戀者對愛情則抱持開放態度,也希望發展戀愛關係。

 

  特別重要的是,無性戀和無浪漫傾向都不妨礙其他形式的人際吸引,他們也會被聰明、有趣、美麗或活潑的人吸引,或是對沒有這些特質的人毫不在乎,區別只在於他們對這些人並不會感到性或浪漫吸引力。

 

當我們審視無性戀時,就會發現沒有理由堅持無性的愛情一定不完整。

 

  我們可能會接受在某些情況下,愛情可以在沒有性的情況下存在,例如人們因為生理殘疾而無法進行性行為,或者衰老不再對性感興趣。然而,在哲學文獻和傳統社會觀念中,依然普遍預設愛情必然有性的存在,或者愛情在缺乏性吸引力和性行為時不完整。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61%的受訪者認為良好的性關係對成功的婚姻成功至關重要。

 

  性關係經常被認為是區分愛情和其他如友誼等感情的方式,性愛似乎已經是愛情「內建的預設行為」,所以我們期待與伴侶發生性行為,甚至也會因為沒有性生活而結束一段關係。此外,有規律的性生活通常被視為一段健康浪漫關係的標誌,而缺乏性生活則是「出了問題」的徵兆。這或許是因為性被普遍認為是最強烈或最完整的親密形式。然而,當我們審視無性戀時,就會發現沒有理由堅持無性的愛情一定不完整。

 

  一些案例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無性戀愛情的模樣,2012年出版的《無性戀:簡介》(Asexuality: A Brief Introduction)描述說:「我曾經戀愛過,她會闖進我的夢境,也佔據了我的腦海,我每天都跟她聊上好幾小時。每當看見與她有關的東西我會微笑,我會因為她說的話開懷大笑,我想和她共度每時每刻,也想跟她分享我的生活。我們之間沒有秘密,閉上眼睛時我能看見她的臉,她出門時我能感覺到她的撫摸,我在微風之中聞到她的髮香,我在寂靜中聽見她的聲音。她就是我的一切,而我只是對做愛沒那麼感興趣。」

 

  2018年Reddit論壇上的另一篇留言寫道:「這就像『普通』的戀愛關係,除了當你睡覺時就是真的在睡覺,而不是抓著生殖器官蠢蠢欲動。你仍然愛著對方,覺得對方漂亮可愛,深情地彼此擁抱、撫摸和幸福地親吻,期待與他們共度時光。你會幫他忙,一起出門約會,夢想著一起生活,也會爭吵誰要洗碗。你分擔他的快樂與痛苦,鼓勵他盡其所能,聆聽他抱怨工作。你們也會互相開玩笑,或者特地做某些事情希望他開心。你仍然早起工作看著他還在賴床,在安靜的早晨感到平靜。真的,除了缺少性暗示和主動的性愛,我不認為有什麼差別。」

 

  這些描述清楚地表明,一部分無性戀者享受在愛情裡所有的「非性」部份,這些非性的部份在關係中也顯得更為親密。無性戀的存在讓我們意識到,愛情與性之間的關聯性有必要減少。但值得記住的是,一些無性戀者擁有也享受性,根據定義無性戀者可以在沒有性吸引力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認真對待無性戀者的經歷,我們有理由認知一種更寬廣的美好性愛觀點,它包含了不同種類的吸引力、慾望和愉悅。

 

無性戀者的性經驗表明,我們對吸引力與享受的概念太過偏頗。

 

  性,尤其在戀愛關係裡應該是親密和愉快的,但性吸引力是必要的嗎?有些人可能認為互相吸引是美好性愛的必備條件,因為如果沒有性吸引力,性愛就不可能是兩廂情願的事。當然這種「一致性」是任何美好性愛的必要條件。但是把對方是否有感受到性吸引力與性行為是否兩廂情願畫上等號卻是錯的。對某個人有沒有感受到吸引力,都無法證明隨後的性行為是否為兩廂情願;事實上,性暴力是可以也確實會發生在相互吸引的關係之中。

 

  就像美好性愛可能不需要明顯的性吸引力那樣,享受性愛也不總是要具備性愉悅。一些無性戀者對性刺激不感興趣,但會因為其他原因發生性行為。性愉悅是生理上的愉悅,只有透過性行為才能經歷。但無性戀醒我們,性可以用多種形式來享受。正如不同種類的吸引力可以激發性接觸一樣,所以也有不同種類的愉悅。雖然對很多人來說,性刺激是性愛的核心,這或許是沒錯,但注意以下兩點重要的相關問題:不是所有的愉悅皆為性行為獨有;我們通常也不會單憑一項行為來斷定整體。

 

  比如瑪麗雖然不是美食家,對烹飪也沒有興趣,但她卻可能樂意參加某間高級餐廳的開幕晚宴,只因為她的女兒是主廚。吃這頓飯為瑪麗帶來自豪感與社交方面的快樂,而她得到的快樂也不是烹飪給予的快樂。這件事在別人耳中聽起來符合邏輯,我們會說瑪麗想去參加宴會,而且樂在其中。套用到性行為也是如此:一個人可能想和另一個人發生性行為,從性行為中得到快樂,但他所得到的快樂不一定是性愉悅(假設性愉悅必須牽扯到性吸引力的話)。這種區別幫助我們認識到,在沒有性愉悅的情況下,性愛仍然可以從其他方面帶來快樂。

 

  關注無性戀擴大我們對愛和性的理解。首先,無性戀者在戀愛關係中的經歷讓我們體悟到,性行為對於表達愛意和親密關係來說並非必要。其次,更有趣的是,無性戀者的性經驗表明,我們對吸引力與享受的概念太過偏頗。性可以有很多種享受的方式,但不是所有方式都建立在性吸引力或性愉悅上。挑戰這些假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主流觀點導致社會對愛情和性的看法過於狹隘,並對何謂愉悅的戀愛關係和性關係產生不必要且痛苦的疑惑。

 

 

原文出處:Aeon

 

(本文得以問世,有賴於MPlus×嘖嘖小額訂閱計畫的支持)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