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傳遞聖火其實是納粹發明的

1936年柏林奧運。

 

  1936年7月20日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的隆重儀式上,正午的炎陽在拋物面鏡反射下聚焦點燃了奧運聖火。在古老遺跡與十幾名身穿潔白長袍的婦女環繞下,希臘跑者康斯坦蒂諾斯‧康狄利斯(Konstantinos Kondylis)赤裸上身將火炬伸進炙熱的火盆,並以右手高舉聖火,完成傳遞奧運聖火的第一步。這是一場史詩般、為期12天的活動,目的地為1936年主辦夏季奧運的柏林。

 

  儘管這場盛會看似重演古希臘奧運傳統,但其實這完全是一部現代政治劇,而且全部由納粹德國策劃與出資。古希臘人雖然在古代奧運使用聖火,但他們從來沒有接力傳遞過聖火。前所未有的「傳遞聖火」其實是柏林奧運主要組織者卡爾‧丁姆(Carl Diem)的創意,他想像3000多名火炬手將聖火從古代奧運的起源地,接力傳遞到柏林的奧林匹克體育場,並點亮第11屆奧運開幕式上的主火炬。

 

  1931年,丁姆積極協助爭取把夏季奧運的主辦權授予柏林,但在希特勒於1933年上任德國總理後,柏林的前途一片茫然。因為希特勒對現代奧運嗤之以鼻,他曾斥之為「猶太人與共濟會的發明」,但最終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成功說服元首,理由是夏季奧運是最能展現納粹德國的國際舞臺,而傳遞聖火更是激動人心的開幕式。希特勒崇尚古希臘人,深信納粹是其合法繼承者。雖然丁姆並不是納粹黨員,但他的傳遞聖火概念被納粹當成強大的宣傳工具,不僅連結古代奧運與現代奧運,更暗示古希臘與第三帝國的關聯性。

 

「傳遞聖火」看似重演古希臘奧運傳統,但其實這完全是一部現代政治劇。

 

  傳遞奧運聖火的儀式從奧林匹亞開始,整個準備過程都由德國人完成。德國軍火製造商克虜伯(Krupp)製作了鋼殼的火炬,並採用德國化學家所設計的鎂帶燃燒,無論天氣狀況好壞,火炬都能維持不滅;德國的蔡司光學公司製造用來點燃聖火的反射鏡;德國汽車公司歐寶(Opel)的汽車負責載運備用火炬,跟在火炬手的後方。

 

  戈培爾則負責確保德國媒體對聖火傳遞廣泛報導,包括從傳遞路線發回的電台廣播,他還委託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將過程拍成納粹的宣傳影片《奧林匹亞》(Olympia),並於1938年上映。在古希臘神話的氛圍下,萊芬斯坦自行打造了她想要的畫面:她對奧林匹亞真實的點火儀式鏡頭並不滿意,她覺得康狄利斯不符合古代奧運火炬手的理想形象,於是在夏季奧運結束後,他找來另一名火炬手到柏林,重新拍攝了電影裡出現的點火儀式。

 

1936年柏林奧運上的希特勒。

 

  奧運聖火的傳遞路線超過2000英里,從希臘出發,途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途中保加利亞的東正教牧首為它祈福,匈牙利的吉卜賽音樂家為它獻上了小夜曲。當聖火於1936年7月29日晚間抵達維也納時,在1934年未遂政變中刺殺奧地利總理的奧地利納粹份子高唱納粹黨歌,並高喊著:「希特勒萬歲!」他們用難聽的字眼咒罵奧地利奧運代表隊的猶太隊員,並疾聲譴責奧地利總理。戈培爾為此發表了一份極為諷刺的聲明,裡頭寫道:「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利用奧運聖火,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1936年7月31日上午,奧運聖火在捷克邊境受到5萬名德國人夾道歡迎。第二天,德國長跑運動員弗里茨‧席爾根(Fritz Schilgen)高舉火炬,在10萬名觀眾面前進入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席爾根是優秀的運動員,也是奧運代表隊的選手,他以「年輕的雅利安人外貌與優雅的步伐」被選為最後一棒火炬手。在點燃主火炬前,他跑向希特勒的包廂,完成連結第三帝國與奧林匹斯山的任務。

 

柏林奧運時的街道。

 

  不到兩年後,希特勒吞併了奧地利,維也納的納粹份子像迎接聖火那樣熱情歡迎元首。不久後,德國人高舉武器行納粹禮,而不是做出善意的手勢,手上拿著克虜伯機槍,而不是克虜伯火炬,並沿著當年運動員在東歐傳遞聖火的路線進行侵略。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夏季奧運直到1948年倫敦奧運才再次舉辦。雖然傳遞聖火是敵人發明的活動,但英國的奧運組織者仍然延續了這項儀式,直到今天。

 

  「傳遞和平聖火」在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大陸上進行,作為和平的象徵,第一棒火炬手、希臘下士康斯坦蒂諾斯‧迪米特利斯(Konstantinos Dimitrelis)卸下武器、脫去軍裝並高舉著燃燒的聖火,再一次從古老的奧林匹亞起跑。

 

 

原文出處:History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