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交配了喔:頭髮上的大蝴蝶結秘史

在1940年代,十幾歲的少女所配戴的蝴蝶結髮飾,暗示她們已經發育到論及婚嫁的程度。

 

  蝴蝶結髮飾具有悠久歷史,從上世紀左右開始成為了女性化的象徵,在1940年代,十幾歲的少女所佩戴的蝴蝶結髮飾,暗示她們已經發育到論及婚嫁的程度。但歷史資料表明,情況並不總是如此。

 

  在18世紀的歐洲,蝴蝶結髮飾最早被歐洲上層階級的成年男性佩戴,他們以大蝴蝶結裝飾頭髮,以展現其富裕與奢華的形象。雖然當時女性也留誇張的髮型,但她們通常不是佩戴蝴蝶結,而是一些較大的裝飾物和珠寶。

 

在18世紀的歐洲,蝴蝶結髮飾最早被歐洲上層階級的成年男性佩戴。

 

  法國大革命後,奢華的服飾和髮型引起人民不滿,因此蝴蝶結髮飾日漸減少。到19世紀時,男童普遍會用蝴蝶結把頭髮綁在頸後。

 

  儘管19世紀的女性會戴髮飾和帽子,但直到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蝴蝶結髮飾才真正開始流行普及。如今,蝴蝶結髮飾最常見的意義與天真無邪的孩子有關,例如溫柔、親切和順從等女性特質。

 

莫札特小時候也綁著蝴蝶結髮飾。

 

  在1942年的二戰期間,「我們能做到」的戰時宣傳海報廣泛出現在工廠,鼓勵婦女到工廠工作。這張海報描繪了一名活躍的女性舉起手臂展現力量,頭上則戴著打上蝴蝶結的紅白條紋頭巾。女性的身體表現得強壯有力,蝴蝶結的尺寸顯得很小。在這種情況下,蝴蝶結髮飾變得實用,不再只是單純的裝飾,它可以包覆住女性的頭髮而不干擾勞動。

 

80年代迪斯可音樂明星喬治男孩的大蝴蝶結造型。

 

  1980年代,兩位流行偶像瑪丹娜和喬治男孩分別戴上蝴蝶結作為女性表演的象徵。瑪丹娜以顛覆性的方式戴上蝴蝶結,在調侃女性身體被社會約束的同時,又表現出極其性感的形象。少女的蝴蝶結、棒棒糖、白色婚紗、十字架上的宗教肖像與她展現的性感和外向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諷刺女性是如何被天真、童貞和女性化特質的刻板印象所束縛。

 

  與此同時,喬治男孩在這個時期打上大蝴蝶結髮飾來表現女性化特質,他強調社會普騙以為蝴蝶結應該由女性展現,但其實不該侷限在女性身上。

 

1900年左右(日本明治晚期)女學生的流行髮型與上學服裝。

 

  如今,蝴蝶結髮飾與女性化特質仍然密切相關,遊戲和流行文化也經常看到以蝴蝶結髮飾區分性別的手法。

 

  過去幾年,蝴蝶結重新流行並延伸至時尚消費,許多名流開始以蝴蝶結裝飾頭髮。雖然歷史上有許多男性戴過蝴蝶結髮飾,但這股風潮似乎還沒有回歸的跡象,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蝴蝶結才能從男性的領結轉移到頭髮上。如果真的重新流行起來,我們也會曉得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圖片出處:simpleinsomnia@flickr

 

參考報導:Conversation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