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曼第伯格:維基百科編者與他們的地理

邁可‧曼第伯格的視覺專案「列印維基百科」。

 

文|Michael Mandiberg
 

 

  在這個政治極端分化、演算法強制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s)、事實被當成假新聞被忽視的時代,維基百科已經成為少數幾個讓人們聚在一起共同書寫現實的地方之一。我們將視為一種公用事業,歐美地區對它的信任不亞於對新聞台的信任。

 

  但我們對維基百科的編者知之甚少。我們只知道任何人都能編輯,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在編輯:事實上,維基百科的編者不成比例地來自北方世界(Global North)的「順性別白人男性」。我們也知道它跟大多數網路事物一樣,一小群編者做了大部分的編輯工作。基本上就是這樣:為了提高使用者留存率,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自己的研究焦點也是那些編者的動機,而不是其他使用者不願編輯的原因。

 

  邁可‧曼第伯格(Michael Mandiberg)在先前執行的視覺專案「列印維基百科」(Print Wikipedia)計畫中發現了一個數據集,能夠更瞭解維基百科編者的地理位置。每次在維基百科進行編輯都會記錄增加或刪除的文本、編輯的時間和編者的帳號名稱,歷史紀錄是維基百科促進透明精神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匿名的,你也能看到每個人在做什麼。當編輯者沒有登錄帳號時,網站也會記錄使用者的IP位址。曼第伯格分析了所有對英語維基百科進行的8.84億次編輯,蒐集與定位了4300萬個編輯過英語維基百科的IP地址,並且統計了至少對一則條目進行過一次編輯的860萬個帳號。

 

  曼第伯格的成果是一組地圖集,讓人們第一次知道數百萬名志願編輯者在維基百科上建立與維護了什麼。或許更重要的是,哪些地區的人很少編輯,以及為什麼。

 

2018年維基百科編輯活躍度。

 

  這張地圖顯示了按美國郡縣分類的編輯者比例。它包含了許多清晰的圖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極低的編輯活動橫跨了北美大草原,從達科他州到西德州;在美國南方,除了卡羅萊納州和佛羅里達州,以及特定城市像密西西比州傑克遜、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和亞特蘭大以外,其他地方的編輯活動也相對較少。

 

  這個現象似乎與宗教虔誠度呈反比:宗教虔誠度越高的地區,維基百科編輯活動程度較低;宗教虔誠度越低的地區,編輯活動程度也較高。當然,現代百科全書主要是世俗的工程:第一部大型百科全書,畢竟是在啟蒙運動中誕生,並採取了當時基進的方法,根據理性而非神學來編篡內容。

 

  在維基百科上,宗教虔誠度較高的區域可能不那麼活躍,這種可能性在「保守百科」(Conservapedia)得到了一些支持。「保守百科」成立於2006年,旨在反對維基百科創始人的「自由主義偏見」,它最受歡迎的文章包括《同性戀議程》、《相對論的反例》、《同性戀與肛門癌》和《恐龍》(它們提出恐龍是在創世紀第六天被創造的觀點)。不難想像,維基百科可能很難吸引那些確信神創論的人,因為這些資訊無法通過維基百科所規定的獨立與可靠來源核實。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根植於一本2000年來幾乎沒有改變的書,那就不會對一本不斷被改寫的百科全書那麼有興趣,更別說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地區宗教虔誠度。

 

  與此同時,雖然許多編輯活躍度低的地區為北美平原和洛磯山脈的共和黨重鎮,但編輯活躍度並不是依循投票趨勢。一些搖擺州在整個州都呈現了大量的編輯活動;而在其他州,這種活動分佈並不平均。同樣地,有內部政治分裂歷史的州,例如加州和紐約州,也有不符政治傾向的高度編輯活動(例如歷來支持共和黨的橘郡和聖地牙哥)。保守的紐約州北部與紐約市同樣願意貢獻心力,除了兩個北部的縣(路易斯和漢密爾頓),這兩個縣也是該州宗教與政治上最為保守的地區。

 

  如果維基百科是一個讓人們用真相達成共識的地方,那麼這些編輯活動模式表明確實有效,部分原因是人們來自不同政治傾向的地區,特別是包括搖擺州在內,而可信度透過不同政治光譜的編者互動建立起來。

 

  編輯模式也反映到其他人口結構:阿帕拉契和南方的編輯活動似乎與人口密度、收入、教育和網路普及率相關。是因為與別人親近讓你更想共同參與,或者只是因為現實層面:若沒有收入買電腦,沒有網路,沒有受過教育學會使用格式,編輯就會變得很困難?理想主義的維基人或許傾向認為是前者,但南方鄉村長期的貧困似乎更可能是主因。從東德州到維吉尼亞州,這些編輯活躍度低的地區涵蓋了美國非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這增加了收入、教育、網路普及率與種族不平等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可能性,這些都是阻礙參與的因素。

 

  按照這種模式,美國原住民社群似乎也受到類似因素的阻礙:低教育程度、高貧窮率和缺乏網路。幾乎所有美國原住民人口占多數的縣的編輯率都很低。

 

  大多數的美國原住民郡縣,以及南方貧窮的黑人郡縣都沒有參與編輯,這個現象令人憂心。這種缺席並不是一種選擇——對其他虔誠教徒來說可能是——而是由於地區之間的不平等而無力貢獻付出。此外,維基百科社區的拓展形式還不足以覆蓋這些鄉村地區,因為面對面聚會、編輯課程和大學課程都需要群體密度才能成功。

 

編者最多的前五名都曾經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他們占了所有編者近75%。

 

  雖然近一半的編輯者來自美國,但從國際角度來看,美國只是英語殖民遺產的一部分。編者最多的前五名都曾經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他們占了所有編者近75%。

 

  全球的編輯模式也依循大英帝國的特定地理輪廓:雖然非洲各地的編輯活動比其他大陸要少很多,但更活躍的國家大多是前英國殖民地;說法語的西非則是編輯活動最低的地區之一。印度是英語維基百科的第三大貢獻者,他們專注於編輯英語維基百科,而且對編輯印地語或孟加拉語維基百科興趣不大。這是英語的殖民遺產及其在社會和經濟流動中的結果,另一部分是因為英語維基百科的吸引力:印度有92%的維基百科流量都來自英語版,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知識,無論如何都會先選擇有讀者的地方。

 

  維基百科地圖顯示了編輯活動較少的其他地區,包括亞洲部分地區、中東和中美洲,以及前蘇聯國家(特別是與其周圍的歐洲地區相比)。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模式反映了收入、網路普及率和教育程度。在其他國家,原因似乎更可能是戰爭(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葉門)或專制政權(緬甸、朝鮮)影響。

 

邁可‧曼第伯格。

 

  這些地理的編輯趨勢在過去15年內保持一致。正如先前研究的那樣,維基百科編輯量從2002年到2005年增長,至2008年達到巔峰,並在過去10年裡略為下滑,但仍保持相對穩定。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IP數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IP的地理定位並非完美,曼第伯格一直小心避免落入IP位址的陷阱,因為動態IP會重新分配給新的使用者,所以它們照理說會四處移動,可能會降低舊數據的準確性。但這些地圖有助於驗證資料:事實上,每年的地圖趨勢都具有一致性。

 

  就像啟蒙運動本身一樣,現代百科全書有著與殖民主義糾葛的歷史。百科全書的目標是蒐集和傳播全世界的所有知識,但最終,它始終無法逃脫其殖民背景的偏見。如果維基百科想擺脫過去,真正實現編纂全人類知識總和的目標,就必須要全世界的人都進來參與。

 

 

原文出處:Atlantic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