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的顏色決定牠的社會地位

長頸鹿的顏色不僅是一種基於年齡的特徵,還可能是一種第二性徵。

 

  澳洲昆士蘭大學瑪德琳‧凱斯爾(Madelaine Castles)領導的團隊在《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期刊所發表的新研究表明,雄性長頸鹿的顏色揭示了牠們的行為與社會地位:與顏色淺的長頸鹿相比,顏色深的長頸鹿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但行為也更孤僻。

 

  研究團隊對生活在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的66名雄性長頸鹿,進行了長達12年的觀察。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矛盾,先前的研究認為長頸鹿的顏色深淺與年齡有關,而與社會地位無關。

 

新研究利用1793張照片,並計算出個體的群居性與社交性。

 

  這項新研究利用1793張照片,並計算出個體的群居性與社交性(以獨處或與群體相處時間來表示),結果支持了這個新的觀點:大多數長頸鹿的顏色隨著時間演進而變深,但這種趨勢也有明顯的例外。

 

  凱斯爾在新聞稿說:「我們現在知道,長頸鹿顏色可能表明雄性的身體狀況,並作為展現競爭能力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單純代表年齡。」

 

  被觀察的66隻雄性長頸鹿中,有9隻長頸鹿的顏色隨著年齡增長反而變蒼白,有些則保持年輕時的淺色,從未從淺棕色轉變為深黑色。研究者解釋:「這說明長頸鹿的顏色不僅是一種基於年齡的特徵,還可能是一種第二性徵。」

 

  研究指出,深色的雄性長頸鹿透過一種「通常成功但存在風險」的交配策略來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淺色的雄性長頸鹿會和雌性成群結隊行動,而深色的雄性長頸鹿則獨自遊蕩,在不同群體之間移動,尋找發情的潛在伴侶。

 

淺色的雄性長頸鹿會和雌性成群結隊行動,而深色的雄性長頸鹿則獨自遊蕩,在不同群體之間移動,尋找發情的潛在伴侶。

 

  凱斯爾說:「相比之下,體重較輕、不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則在逆境中做出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當社會地位高的雄性不在旁邊時,牠們就會跟在雌性身旁,期待可以幸運獲得交配機會。」

 

  與雌性保持密切接觸對年輕、不占主導地位的雄性有幾種好處。研究顯示,延後繁殖為這些長頸鹿提供足夠的時間繼續成長和增進身體素質——這個決定對牠們「往後的生活具有益處」。與此同時,研究者寫道,發情期的雌性也可能更願意與熟悉的雄性交配,而不是陌生的雄性。

 

  這項新發現表明,長頸鹿的顏色與非洲獅的鬃毛功能類似,都是向潛在伴侶展現自己的價值與社會地位。研究進一步指出,獅子鬃毛的生長和顏色也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但同樣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包括受傷、睾丸激素、營養狀況和環境溫度。

 

  研究者下一步將確定顏色如何反映出雄性長頸鹿的身體狀況,他們認為長頸鹿的顏色與獅子鬃毛一樣,可能與睾丸激素、環境壓力、飲食、基因或多種因素的結合有關。

 

 

原文出處:Smithsonian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