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只有一百本嗎?」艾西莫夫一百年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第一任妻子葛楚‧布魯格曼(Gertrude Blugerman)曾問他:「如果你沉迷寫小說,寫了一百本書,最後卻錯過了人生,你在死前會說什麼?」他回答:「什麼?只有一百本嗎!」艾西莫夫在1969年出版的第一百本書《第100號作品》(Opus 100)裡記述了這個事件,而他一生撰寫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了500冊。

 

  艾西莫夫的官方生日為1920年1月2日,這個日期是由他的父母選定,他實際上可能在1919年11月左右出生。三歲時,艾西莫夫一家從蘇聯小鎮彼得羅維奇移民到美國,定居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他的父親開了一間糖果店,店裡同時也賣報刊雜誌。這間店是所有家庭成員都參與其中的家族事業,而艾西莫夫深受雜誌吸引,特別是色彩豐富的科幻刊物。

 

  艾西莫夫是記憶力很好的天才型學生,輕鬆地讀完了小學到高中。在他的自傳第一部(他出版過兩本自傳,後來又出版了兩本補充內容的自傳)中,談到了自己奇特的讀書方式:他會在回家的路途中閱讀一整個學期的課本,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開過。他後來受訪時被問到有沒有曾經忘記過什麼,他表示有次在背美國國歌的第二段,確實有那麼一瞬間想不起來開頭怎麼唱。

 

  艾西莫夫就讀於塞斯洛初級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在布魯克林的分校,兩年制的專科學校),並於1939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因為塞斯洛學院在1938年停辦)。艾西莫夫在大一的時候原本想主修動物學,但後來發現動物學必須解剖貓,於是決定改為主修化學。

 

  1939年,艾西莫夫的第一本科幻小說發表在《驚駭科幻小說》(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雜誌上。他靠販售小說繳完了大學學費,包括後來取得的化學碩士學位。1942年,艾西莫夫開始在費城海軍造船廠從事化學研究。與此同時,儘管他自認是一名三流作家,但還是繼續販售小說,直到1941年中篇小說《夜幕低垂》(Nightfall,又譯日暮)登上《驚駭科幻小說》封面獲得肯定。次年,基地系列的第一個故事出版。在此期間,他也動筆展開第一部機器人小說,並於1950年出版了《我,機器人》(I, Robot)。

 

艾西莫夫一生撰寫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了500冊。

 

  1945年9月,艾西莫夫加入美國陸軍,服役九個月後光榮退伍。他回到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並於1948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波士頓大學接受第一份(也是唯一一個)學術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科幻小說的發展。戰後,科幻雜誌的數量大幅增加,圖書出版商也很快地跟進。隨後的太空時代和成功發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等事件,也為科普領域帶來大量的出版機會。1953年,艾西莫夫與兩名同事合著了生物學教科書。這件事成為開展系列作品的契機,因為寫書的收入——包括科幻小說和其他書籍——很快就超過了在大學任教的收入。

 

  當艾西莫夫因為沒有進行任何研究被校方譴責時,他的回答是:「我認為寫作就是我的研究。」想也知道,不久後他就遭到校方停職。在此之前,他已經被升任為享有終身教職的副教授,在經過兩年努力爭取後,校方保留他的副教授頭銜。不過最後,艾西莫夫還是選擇離開教職專心寫作。

 

  1972年,艾西莫夫在受訪時說:「科幻作家和讀者並沒有親手把人類送上月球,但他們創造出一種輿論氛圍,促使把人類送上月球的目標變得能被接受。」

 

  此時的艾西莫夫已經出版了他的第一百本書,事後證明一百本只是剛開始。很快地,他撰寫的主題從《聖經》乃至人體越來越廣泛,出書的頻率也越來越快,經常每一個月出一本。

 

基地系列經典書封。

 

  艾西莫夫是受歡迎的公眾演說家,更是科幻大會的常客。儘管他已經贏得當時「三大」科幻作家之一的美譽,但他仍顯得平易近人。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組織:包括門薩學會、人文主義協會(被任命為名譽會長)、貝克街分隊(愛好賞夏洛克‧福爾摩斯作品的社團)以及「暗門蜘蛛」(一個午餐社團,也是小說系列裡杜撰的「黑寡婦俱樂部」靈感來源)。

 

  據說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曾問艾西莫夫,作為一個「無所不知」的人是什麼感覺,艾西莫夫回答他:「我只知道被『別人譽為無所不知』的感覺。」還有一次,一位編輯鼓勵艾西莫夫寫自傳,他抗拒地回信:「但我還沒有完成任何事情。」一年後,他帶著厚重的草稿交給編輯。當編輯對稿件長度提出異議時,艾西莫夫轉身離開,但不久後又帶著另一份同樣厚重的草稿給他。據說編輯回答他說:「如果你真的完成了什麼事情,又會寫出多麼長的東西?」

 

  艾西莫夫毫不避諱稱讚其他人對他的影響。他將發明「機器人三定律」的功勞歸給編輯約翰‧坎貝爾(John W. Campbell),因為是他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名言告訴了他,而這句話啟發艾西莫夫寫出了《夜幕低垂》,愛默生的名言寫道:「如果繁星每隔千年才出現一晚,那人類將如何景仰與崇拜,並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憶。但是,這些美麗的使者每晚現身,用勸誡的微笑點亮宇宙。」

 

  艾西莫夫的小說都基於這樣的假設:人類能夠透過冷靜和邏輯性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在他的非小說作品中,經常應對複雜人性的混亂現實。雖然後者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並沒有統計數據,但艾西莫夫以簡單的語言傳達難懂的科學思想的能力,自那之後可說是無人能及。

 

  艾西莫夫曾經告訴一位朋友,如果要說自己真的有什麼困擾,那就是對寫作的強烈渴望。艾西莫夫希望死的時候,鼻子是卡在打字的兩個按鍵之間。但事與願違,第二任妻子珍妮特在他死後才證實,艾西莫夫於10年前接受心臟手術時因輸血感染了愛滋病。他的醫生希望艾西莫夫對此事保密,擔心這件事會傷害到他的家人,以及影響人們接受必要手術的意願。艾西莫夫於1992年死於併發症,享年72歲。

 

 

原文出處:Science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