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實境裡尋找失蹤者:朱嘉漢《裡面的裡面》

《裡面的裡面》書封。 

 

  關於白色恐怖的文學書寫,在近代資料逐步釋出、輿論鬆綁之後可以不再歪曲形變,透過語言上的隱匿或轉化躲避敏感話題,但同時當代寫作者也面臨了新的挑戰:在形式上,如何找出呈現歷史真實樣態以外的另一條路徑?文學並非僅是過往的再描摹,虛構要選擇注入哪處史實縫隙,是作家在下筆前的重要思索;在內容上,則必須持續思考歷史創傷延伸而來的現代意義,當我們在各個作品裡不斷回溯、被拋擲到那個威權背景之下,還有什麼是我們沒看見的?是我們應當注意卻總是忽略的細節?從這兩個方向思考,《裡面的裡面》翻開內裡複雜皺摺後,或許都能給我們不錯的答覆。

 

  《裡面的裡面》故事開始於台灣共產黨員潘欽信的逃亡,他窩藏在大姊家的閣樓裡,奇蹟式的躲過了憲兵追查,隨後便坐船潛逃到香港。以他的潛逃為核心,向外輻散出周遭人們生活樣貌、以至於往後生命上的漣漪:信仔的妻子廖盆開始潛藏故事,拒絕滿足他人對寡婦的想像、遠在滿州國做翻譯的哥哥阿仁察覺了語言的透明、從來沒有展現笑容的大姊潘笑自此不再走出房間,以及藏起那遺傳才思的外甥阿寬。信仔的失蹤像是引力強大的黑洞,隱然拉扯偏離他們各自的思路軌跡,紊亂躁動或平靜隱藏,顯見了不同身分在當時背景下的微型縮影。

 

  閱讀初期,讀者並不能輕易發覺故事原貌,宛若拼圖,必須收集完幾個篇章才能逐漸看見目的地。這一方面是因為作品並非傳統敘述手法──並非著重於外在的場景細節,反而聚焦於人物內心的辯白,不斷雕琢種種概念。這些都可以讓讀者更清楚,角色對於當下處境的思考是什麼、他們各自的疑惑與苦痛來自於何處、從接受刺激到觸發行動的過程中,他們想了些什麼。但作者為什麼要虛構這些不見於史冊的心緒景況?特別是以一種異於當代背景的說話腔調,讓作品立基於湮滅歷史,卻又像來自於現代的恍惚錯置感。

 

  這就像是場文學上的第一人稱虛擬實境。

 

  所謂第一人稱不是指稱敘述中使用「我」來當代稱,而是指作者明顯潛藏於角色內在,透過信仔、阿寬或潘笑的骨血皮相來詮釋他們自身的靈魂。當然,某些創作論中認為所有角色都是作者的潛在延伸,他們所說的話也必然出自作者,在經過修飾和修飾後,讓他們是生而為人,才成為角色;反倒在《裡面的裡面》之中,角色明顯成為一道謎題,是「實境」,透過作者不斷以自身語言揣測、質疑和探詢,方才逐漸還原成人,擁有人的那些悲歡喜樂,這是「虛擬」。於是讀者在當中發現眾人各異的心靈圖式,便不僅僅困宥於那個時代,作者從現代的觀點與思維替他們回答,賦予延伸的普遍性。死亡、時間、消失等概念在白色恐怖時期跟在現代有什麼區別?它們背後是被什麼事物推動著?一條條詞彙就像透光孔隙,向前窺探著生活在往日威權下的秘密。

 

  書名《裡面的裡面》的意象,最初便出現在首章,當信仔被迫躲在閣樓逃避追捕時,他是個折疊的男人,不只意味著在肢體上被空間限制,更指著在心理層面的壓迫,被上述所言抽象名詞不斷壓縮的過程。怎麼樣的人會被概念困住?那必定是個正在思考的主體,當他目睹了現實景況的殘破兇猛,他只能向內探求,直到最裡面的裡面,那裏他才能生存,也才有自由。

 

  當中最為核心的概念繫連在信仔和外甥阿寬身上,分別代表著失蹤以及追尋兩種概念。潘欽信是歷史上實存的人物,也是作者家族史中的神祕剪影,無論是尋問親戚或是查找資料,大部分都是得到空白答案,也因為此空白,讓書寫有增生可能,得以填寫進作者自身的想法,包括在追查憲兵褲襠前體悟的屈辱、在獄中面臨轉向與否的噤聲。在更大層次上,這個「失蹤」綰合於信仔共產黨的身分,在史料上遺漏的文獻失蹤,被查緝追捕的人身失蹤,以至於整個世代中某種共相的失蹤。如書中所說,這是一個以「以抹除為前提的命運」,因為被抹除而存在,聽起來很弔詭,這必須要從阿寬的開始說起。

 

  那天晚上驚鴻一瞥,阿寬看見了信仔躲到閣樓裡,他們之間有條隱形鎖鏈牽連著。阿寬是家族裡承繼信仔智識的後代,信仔教會了他語言,也告訴他知識的力量有多強大,關於人文思潮如何得以形塑這個世界。但信仔失蹤卻對他造成了更巨大的反動,他逐漸變得嚴肅沉悶,僅僅認份做個教書匠,將那些曾經為之喜悅激昂的想法閉鎖起來,只對兒子女兒教學紫微斗數,學習法律商業而成為有用的人。文學藝術,以及其內裡承載對於美好世界的純粹想像,那些都被深藏進記憶深處。

 

  這條血脈雖然被截流,但它仍在家族涓滴不息,最終讓寫作者得以生長茁壯。最後一章〈遠方的信〉觀點特殊,章中主角不是那個時代信仔周遭的人,而是經過幾十年之後的後代,對於那些失蹤感到好奇,逐步敘寫他抽絲剝繭家族上游的過程。他可視為寫作者自身的化身,對於社會科學種種理論嫻熟,像是信仔傳至阿寬的特質再現於後代子嗣上,發現家族史中竟然有台灣共產黨的黨員,一方面讓他感到歷史召喚的眩暈,另一方面對於那失蹤感到十分好奇。以此角度而言,被抹除成為了作者發現、追尋、以至於重構信仔的核心緣由,這道被抹除的傷痕如此沉默,卻在後世識者心中再度喧囂起來,「以抹除為前提的命運」是雙向橋梁,它必須建立在已逝者及追述者之間,前者遺落,後者掇拾,將這些材料貼補前者的同時,前者又遺落了更多線索,不僅是史料相關,更是關於真理、關於生命,關於未來。

 

  書中有一句話這麼說,「如果你並沒有切身之痛,理論的威力不過是種智力的消遣」──重點不在於你有多熟稔於國族幽靈、結構性、意識形態等艱難學術,而是有沒有宛若第一人稱體驗過的切身之痛:知道躲藏不只是躲貓貓遊戲、消失不只是幾通未接來電、死亡不僅是肉體上的消逝,唯有你進入了虛擬實境,挖掘這塊曾經被政權暴力撕裂過的土地,你才能知道,裡面的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書籍資訊

書名:《裡面的裡面》

作者:朱嘉漢

出版:時報出版

日期:2020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