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以超指數往崩解奔去的這個世界:《規模的規律和秘密》

《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中文版書封。

 

  《規模的規律和秘密》從生物代謝率探討生物體成長與壽命長度的關聯,進而將研究視角延伸至更大型的社會組織體,企圖從量化研究中推導出能夠處理跨領域問題的統一觀點,以解釋為何城市的特殊結構使其相較於公司更能夠長久生存。這是作者與聖塔菲研究院的研究團隊耗費十數年的研究成果。在這部跨領域的巨著中,有兩個貫穿全書的主題:其一是從規模的縮放,觀察與歸納生物圈及城市、公司生存型態的普遍性,二是能量的輸入與轉化對個體成長與壽命的影響,兩者皆可視為本書的理論核心。

 

  現存體制能否因應以創新介入崩解的進程

 

  書中第一個引起我興趣的觀點是「能量」。生物個體需要能量才能生存或成長,任何個體在運作的過程中,皆無可避免產生能量的消耗,這些看起來不過是物理學上的常識。而作者厲害之處在於將這些常識連結到規模縮放與能量代謝的關係,進一步破除線性思考的迷思,推導出城市不同於一般有機體的「超線性」縮放現象。

 

  過去也曾在討論區域性經濟發展的文章中,接觸到將城市(或經濟體)與有機體連結討論的學說,然而大多是著重於其類似於生命體,構成部分相互關連進而形成一個可以自我循環的完整系統。而本書則聚焦在兩者間同中有異的部分,城市的成長過程中,並不會隨著規模增加而系統性地節省能量,反而是系統性地強化。它的規模縮放不是線性的,而是超線性、超指數的。我認為這個觀點的提出非常重要,因為這代表了人類現在最主要的生存空間、也是為文明發展帶來主要動力的組織體——「城市」,它的演化並非人類能夠以一般性的經驗加以預期,甚至會超出人類的掌握(實際上可能早已超出掌握了)。而這樣看似簡單的認知建構,對於本書的終極關懷「為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找到一個永續生存的方向」至關重要。畢竟再如何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心力的研究與理論,如果缺乏一個讓人產生共感的研究目標,終究也出不了象牙塔。

 

  我們必須體認到,城市演化是以超指數的速度在進行,這代表的是如今人類社會問題的出現和結果的發生都會超乎常識、超乎人類過往生存經驗地快速,當我們有所意識時,往往已經不及反應。然而,我們現存的體制,有能力因應這樣每每令人措手不及的衝擊嗎?作者提出「介入」這個持續擴張走向瓦解的進程並「重設」參數的方式是——「創新」,意即透過新的典範轉移推遲擴張的進程。且創新與創新的間隔必須愈來愈來快,否則將無法停止這個往崩解的終局加速奔馳而去的進程。

 

  然而,回顧人類社會過去一次次的創新所推進的演化過程,新的典範轉移除了帶來生活模式的重塑,也代表利益分配的重新調整,以及許多人企圖忽視卻無法否認其存在的,在過程中被剝削或排除的族群或價值。這些問題恐怕是如同本書一般企圖追求更廣泛、整合性的統一架構時,特別容易(或可說必然會)被忽略的一環,縱使這樣的結果並非研究者或理論的本意。

 

「為什麼公司會死亡,而城市不會?」

 

  如何認知到存續並非公司的存在目的

 

  除了城市以外,公司的存續也是本書研究的主題之一。作者從公司的生命週期觀察到公司後期會成長趨緩,因為能量的輸入趕不上需求。相較於城市更類似有機體,呈現的是次線性縮放,以規模經濟取勝,致力於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的方式,追求利潤極大化,與呈現超線性縮放的城市生存型態截然不同。城市相對來說,具有內部資源多元,且自由流動的特性,因為去中心化而比較無法期待資源使用的效率。因此就如同有機體般,公司的成長趨緩甚至靜止是必然的,公司的老化和消亡亦然。

 

  作者在書中再三把公司和城市互為類比,並以擲地有聲的標題「為什麼公司會死亡,而城市不會?」引導讀者一步步了解規模的縮放在不同個體所呈現的普遍性。然而,我認為有必要去釐清的是公司與城市,本來就是存在目的截然不同的組織體。對持續獲利的追求,造成公司經營者傾向維持原有的獲利模式,意即其無意或無能承擔改變可能帶來的風險。然而,本書的研究卻顯示,如果無法追求創新,選擇固守著穩定與均衡,終將因成長趕不上能量消耗而走向消亡。這對經營者來說是一個弔詭的情況,獲利是公司這個組織的存在本質,尤其在各種籌資方式因應規模擴大的需求陸續出現後,經營者更無法不面對愈來愈多的股東對公司的期待;但同時,公司也是一個完全人為且受到人類社會規制的組織體,管理上不可能仰賴其中的構成要素自行運作。如組織設計相關理論所提到的,隨著公司逐漸成熟,來自內部及外部的期待與壓力,皆為促使公司在管理上制式化、官僚化、階層化,以確保公司能因應日益複雜的系統,使其走在穩定的軌道上。

 

  兩種方向,短期來看都是為了維持獲利,長期來看卻可能導致公司不一樣的發展與結局。看似兩難,但我認為經營者有必要先行釐清的前提問題:是這間公司到底為什麼而存在?在組織生命週期的理論中,制式化階段的下一步是精密化階段,此時的公司會轉而透過社會控制和自律取代正式控制,管理團隊任務趨向簡單化,使各團隊間的功能形成交叉或區隔。我的理解這其實就是本書所說的:去中心化、增加彈性、盡可能使內部資源自由流動,形成一個透過構成要素間交互作用以持續生存下去的有機體,至少是傾向於此的一種企圖。這理論似乎有個假設,也就是公司都必須永續存在,所以我們在制式化程度高到使公司成長停滯時,就必須開始採行這個精密化的手段以進入上述的階段。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並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能耐實踐變革,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變革。如同本書所提及的,世界上每一百萬家公司只有45家有辦法活過100年,而且大多數經營的是高度專業化的利基市場,他們所追求的不是創新,而是長期穩定的品質。而這些古老的公司在現代人類社會中卻也一一面臨生存危機。也許公司這樣一個因應人類進行經濟活動的需求應運而生的組織體,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也有相異的任務。

 

  面對公司近乎必然衰亡的命運,對於經營者,或是身處這個由公司主導經濟運作的社會的我們,更具實質意義的也許是,該如何正確地認知一間公司是為何而存在?該如何在公司不必然持續存在的認知下作出最符合公司存在目的的決策?也許我們更應該體認到的是——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如此,整個社會也許才能夠發展出更妥善的方法及更正向的態度,因應即將滅亡的公司,及其所衍生的各種社會經濟問題。

 

 

  從研究方法與限制得到的啟發

 

  可能是受限於自身知識領域的侷限,閱讀本書時比起深入了解作者舉出的各種數據理論推導,我對於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呈現出的嚴謹態度印象更為深刻。社會科學的困難,在於它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避免出現標準答案;它企圖歸納出一個能夠解釋特定現象的理論,卻也一再排斥過於系統性、一致性的觀點;它是奠基於人類社會活動而生的領域,卻時常被認為無法真正貼近人們的生活。更不用說社會科學相對於自然科學,無法有明確的實驗步驟作為研究的依歸。社會實驗是充滿危險性的,無論以何種方法進行的社會觀察總是充滿不可測的變數。

 

  而本書的研究嘗試量化龐大的資料,並從多重角度切入盡力避免量化數據的片段性,使得這份研究成果對於不熟悉相關知識的讀者來說,能夠達成突破既有認知的效果,同時也不會出現許多社會科學研究被直觀(但片面)地認為只是學者個人經驗性與感受性的自說自話。

 

  另外,這本書也誠實揭露研究的限制,反映在對城市與公司研究的差異上(及本書章節篇幅的巨大落差上)。城市的長期發展資料、構成要素間的互動網絡關係,因為多數來自政府或是開放的生活空間,故相對容易取得。但公司是私人組織,除非法令要求否則沒有揭露的誘因,作者指出這個先天限制導致了公司發展研究上的困難。而延續前本文前段對於公司生存目的的思考,公司終究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方式之一,而城市則代表了更廣泛的生存環境。如果今天我們投注龐大資源企圖往人類的永續發展更進一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研究限制反而可以視為一種研究方向的指標。

 

  同時,這本書也展現了跨領域知識的重要性。數學模型、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經濟學,這是一個任何界線都愈來愈模糊的時代。也許這份研究的關懷主題太過宏大,而最終回歸到個人層面所能帶來的啟發,或許就是在人類生命有限的時空維度中,認知到所處世界的多面性與不可預測性,使自己始終保持著一個彈性的狀態,在即將到來的奇點前,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姿態吧。

 

 

書籍資訊:

書名:《規模的規律和祕密:老鼠、小鳥、雞、大象,和我們居住的城市,隱藏規模縮放的規律, 掌握其中驚奇的祕密,也同時掌握企業和地球的未來》 Scale: The Universal Laws of Growth,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the Pace of Life in Organisms, Cities, Economies, and Companies

作者:Geoffrey West

出版:大塊文化

日期:2017

[TAAZE] [博客來]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