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fschrei:一場早於MeToo的德國性別運動

「Aufschrei」一字,意為德文的「吶喊」。 

  #MeToo運動自2017年起延燒至全球各地,鼓勵了許多受到性侵犯的女性積極發聲,且至今仍在持續發酵。由於網路傳播的優勢,#MeToo運動的成效相當顯著,令許多保守社會都開始注意性別平權的議題,例如南韓。除了《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本身,包含翻拍電影與其中演員的討論,幾乎都涉及了性別議題。除此之外,「N號房事件」與近日因性醜聞輕身的首爾市長朴元淳,都加劇了南韓社會對於性侵犯問題的關注。

 

  #MeToo運動的遍地開花使網路的優勢不言而喻,而這正是當今第四波女性主義運動(編註)的特點之一。然而,要說到利用網路優勢的性別運動,便不可忽略早在2013年就出現的德國 #Aufschrei運動。兩者之間有許多共通點,不僅平台都是推特,也同樣都是被性侵犯醜聞所引發:2013年1月24日,擔任記者的辛姆萊希(Laura Himmelreich)於《亮點》周刊發表了名為〈男人的垃圾話〉(Der Herrenwitz)的文章,指控自由民主黨(FDP)政治人物布呂德勒(Rainer Brüderle)對其性騷擾。辛姆萊希描述一年前在訪問布呂德勒的過程中,對方不僅用輕挑的言語騷擾她,還親了她的手,甚至盯著她的胸部說:「你穿起 Dirndl(巴伐利亞的女性低胸傳統服飾)一定很好看。」儘管這篇文章與相關報導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布呂德勒堅持不道歉。他甚至還在一年多後出書表示,自己所受到的批評不公正。

 

  儘管如此,這起事件使德國社會開始對性侵犯議題產生了強烈的關注,而女權人士薇佐列克(Anne Wizorek)決定在推特上建立一個主題標籤,以彙整相關的經驗分享。她之所以採用「Aufschrei」一字,亦即德文的「吶喊」,就是希望喚醒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中性侵犯問題的關注,同時意味著解放與不再隱忍。這個運動的成效不僅相當顯著,#Aufschrei更成為了歷年來最被廣泛使用的德文標籤。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透過這個標籤分享自身經歷,#Aufschrei運動的規模也像是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關注重點甚至延伸至包含所有生理與心理性別的議題。然而,薇佐列克對於這個運動的成功喜憂參半,因為廣大的迴響意味著,性侵犯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嚴重。她甚至引用了德國聯邦家庭事務部的數據說道:「有超過一半的女性都遭受過性暴力。」


  不難想像,#Aufschre運動除了引起共鳴,也引來了批評,例如作家凱莉(Birgit Kelle)便針對辛姆萊希的遭遇諷刺地說道:「或許把對象從布呂德勒換成喬治.克隆尼,同樣的行為就從性騷擾變成調情了。」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僅因為在推特上發表了標註#Aufschrei的貼文,便收到了大量的謾罵與恐嚇訊息。然而,這並沒能嚇退薇佐列克,反而更堅定了她為性別平權奮鬥的心。她之後參與了許多爭取性別平權的團體與活動,並常受邀演講,更於2014年出版了《吶喊不夠:女性主義從今天開始》(Weil ein Aufschrei nicht reicht: Für einen Feminismus von heute)一書,談論女性主義之於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許多自身經驗。


  儘管#Aufschrei運動因為語言的隔閡,沒能抓住全球民眾的目光,但美國的《紐約時報》仍在2013年1月底就注意到了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騷動,並撰寫了相關的報導(German Politician’s Remark Stirs Outcry Over Sexism)。很難說這對之後的#MeToo運動有沒有產生影響,能確定的是,#Aufschrei運動已使德國社會改頭換面,一如薇佐列克所說的:「這個標籤打破了話題禁忌,使人們對這類議題更加敏感。」除此之外,寫下性騷擾指控的辛姆萊希也在2017年肯定地說道:「當時有許多人不相信,德國存在性別歧視的問題,但現在已經沒有人會這樣質疑了。」

 

 

編註:第四波女性主義就其本身是否存在,以及若存在的話其與其他時期女性主義運動的特徵差異是什麼,是否只因為網路媒介的串連就可界定其為有議題創新性、有組織、有共識、有趨勢性的一場「全球性運動」,截至目前為止並未像第二與第三波那樣有普遍的共識。

 

 

既然您在這裡… 您知道MPlus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非營利網站嗎?我們秉持「思想自由」與「價值共享」的信念,希望打造一個不受商業操控、專注在讀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認同我們正在努力呈現的觀點,請您點擊以下的贊助連結。只要新台幣50元,您就可以支持我們,而且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